血管性癡呆大鼠小腦頂核形態(tài)學變化及其凋亡機制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6 19:00
本文關鍵詞:血管性癡呆大鼠小腦頂核形態(tài)學變化及其凋亡機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血管性癡呆 小腦頂核 caspase-3 caspase-8 PARP-1 AIF Morris 水迷宮
【摘要】:目的 觀察血管性癡呆(VD)大鼠小腦頂核形態(tài)學變化,并初步探討小腦頂核損傷的凋亡途徑。 方法 選用健康SD大鼠,隨機分為兩組:假手術組及VD組,VD組再按照時間點分為1周組、2周組及1月組。采用Morris水迷宮對各組大鼠分別進行行為學觀察和測試;通過HE染色觀察各組大鼠小腦頂核形態(tài)學的變化;尼氏染色觀察大鼠小腦頂核神經(jīng)元變化;用TUNEL法檢測大鼠小腦頂核細胞凋亡情況;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1、AIF蛋白的表達變化。 結(jié)果 與假手術組比較,VD組大鼠在造模后1周、2周、1月不同時間點測得的Morris水迷宮逃避潛伏期明顯延長(p0.01),且呈逐漸增長趨勢,但2周組與1月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HE染色示假手術組小腦頂核細胞形態(tài)正常,而VD各組大鼠小腦頂核細胞表現(xiàn)為細胞體積縮小、邊界模糊及核固縮等變化,并隨造模時間延長損傷程度加重;尼氏染色可見VD各組大鼠小腦頂核細胞較假手術組明顯減少(p0.01);TUNEL檢測發(fā)現(xiàn)假手術組大鼠小腦頂核有零星凋亡細胞,而VD各組大鼠小腦頂核細胞凋亡數(shù)量較假手術組明顯增加(p0.01),且隨造模時間延長,凋亡細胞逐漸增加;免疫組化染色示VD各組大鼠小腦頂核細胞caspase-3、caspase-8、PARP-1及AIF均有陽性表達,且較假手術組明顯增加(p0.01),,變化趨勢與細胞凋亡變化相一致,但caspase-9未見陽性表達; 結(jié)論 VD大鼠小腦頂核發(fā)生了損傷,caspase-8介導的死亡受體途徑和PARP-1/AIF介導的非依賴caspase的途徑均參與了小腦頂核的損傷。
【關鍵詞】:血管性癡呆 小腦頂核 caspase-3 caspase-8 PARP-1 AIF Morris 水迷宮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9.13
【目錄】:
- 中文論著摘要4-6
- 英文論著摘要6-8
- 英文縮略語表8-9
- 前言9-10
- 實驗材料與方法10-15
- 實驗結(jié)果15-19
- 討論19-21
- 結(jié)論21-22
-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22-23
- 參考文獻23-27
- 附圖27-31
- 綜述31-41
- 參考文獻37-41
- 在學期間科研成績41-42
- 致謝42-43
- 個人簡介43-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范文輝;電刺激小腦頂核對血管性癡呆大鼠認知能力的影響(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34期
2 李德鵬,馬云川,蘇玉盛,尚建文,張琳瑛;老年性癡呆與血管性癡呆的~(18)F-FDG PET顯像分析[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1年04期
3 吳冰潔,張玉淼,岳崴,楊靜;電刺激小腦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近期療效[J];中國康復;2005年05期
4 張立紅;周永翠;王玉良;;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膽堿乙;D(zhuǎn)移酶的動態(tài)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年10期
5 譚興林,董為偉,楊期東;電刺激小腦頂核防治血管性癡呆的實驗研究[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04年06期
6 韓穎;崔鵬;王嬌蘭;劉胥蕊;;不同治療方法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1期
本文編號:527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5273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