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團體咨詢模式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7-06-09 22:09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團體咨詢模式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產生和不斷的發(fā)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 N N I C)2009年1月13日發(fā)布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達2.98億,手機網民數達1.137億。人們對于互聯網的用處主要集中在在網絡求職、網絡購物、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四個方面。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便捷的信息溝通和情感傳遞,另一方面網絡依賴這種新型的心理疾病也引發(fā)了使用者的社會適應、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的不良表現。網絡依賴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導致性格、人際關系、社會功能上的損害。高校大學生是網絡使用的重要人群之一。大學生因為網絡依賴而導致的在學業(yè)、生活、以及心理上的損害時常見諸于報端。根據王梁調查(Young氏網絡依賴量表),輕度依賴(40分~60分)的占29.3%,較重依賴(60分~80分)和嚴重依賴(80分~100分)的分別占10.3%和4.1%。如何幫助人數眾多的網絡依賴大學生群體,成為心理學工作者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本研究旨探索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團體咨詢有效模式與方法。2008年3月從我校15個學院1-3年級在校學生中,隨機抽取8595名同學,用Young氏網絡依賴問卷進行篩查。從篩查對象中,隨機抽取出160名Young氏網絡依賴問卷≥40分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咨詢組(80例)和對照組(80例)。在對大學生網絡依賴成因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網絡依賴的焦點,針對不同的焦點分別制定咨詢主題,集中干預20小時,采用焦點、連續(xù)團體咨詢模式對網絡依賴大學生進行干預,即連續(xù)兩天20小時咨詢,隨后,每周一次5小時強化咨詢,連續(xù)四次。三個月后,再用Young氏網絡依賴問卷測查和行為測查問卷進行評估。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措施。干預結果表明:團體咨詢干預后,咨詢組Young氏網絡依賴診斷問卷均分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得知焦點、連續(xù)式團體咨詢對網絡依賴大學生干預效果顯著,網絡依賴學生癥狀減輕,隨訪半年未見明顯復發(fā)。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焦點、連續(xù)團體咨詢對在校網絡依賴大學生進行干預,是一種效率高、效果顯著、操作性強的一種干預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依賴 團體咨詢 干預效果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49.9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前言11-21
- 1.1 問題的提出11-15
- 1.1.1 網絡依賴的產生及其定義11-12
- 1.1.2 互聯網與大學生群體12-14
- 1.1.3 大學生與網絡依賴14-15
- 1.2 國內外關于網絡依賴的原因、診斷、和干預15-19
- 1.2.1 關于網絡依賴原因的分析15-16
- 1.2.2 網絡依賴的界定與診斷標準16-17
- 1.2.3 網絡依賴的干預17-19
- 1.3 本研究的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之處19-21
- 1.3.1 國內高校對于大學生網路干預方法評述19-20
- 1.3.2 研究的目標、主要內容和創(chuàng)新之處20-21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1-27
- 2.1 被試21
- 2.2 研究工具和材料21-22
- 2.3 研究設計22-23
- 2.4 研究程序23-27
- 2.4.1 被試入組條件23
- 2.4.2 團體咨詢的方案與實施23-26
- 2.4.3 效果評估26
- 2.4.4 統(tǒng)計方法26-27
- 第三章 結果27-29
- 3.1 一般資料27
- 3.2 咨詢組與對照組前后結果比較27
- 3.3 兩組組間比較27-28
- 3.4 咨詢中組咨詢前后各個因子分比較28
- 3.5 咨詢前后咨詢組網絡依賴各個程度者比例變化28
- 3.6 咨詢組咨詢前后網絡使用自評報告分析28-29
- 第四章 討論與分析29-46
- 4.1 本次團體咨詢特點與運用的咨詢理論29-37
- 4.1.1 團體心理咨詢的特點29
- 4.1.2 團體咨詢的理論框架體系29-37
- 4.2 量表的選擇和臨床標準的界定37
- 4.2.1 網絡依賴量表選擇37
- 4.2.2 網絡依賴臨床標準的界定37
- 4.3 團體咨詢的有效性分析37-38
- 4.4 集中、強化、連續(xù)式團體咨詢方案的作用機制38-43
- 4.4.1 團體咨詢本身的作用機制39
- 4.4.2 集中、強化、連續(xù)式咨詢方案的作用機制39-43
- 4.5 本研究對于網絡依賴干預的實證性分析43
- 4.6 本模式對高校網絡依賴干預的推廣性分析43-44
- 4.6.1 大學生網絡依賴的特點43
- 4.6.2 高校的心理師資現狀43-44
- 4.6.3 本模式的特點44
- 4.7 本研究的缺陷與不足之處44-46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46-47
- 5.1 結論46
- 5.2 展望46-47
- 致謝47-48
- 參考文獻48-51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51-52
- 附錄52-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銘怡;章曉云;黃崢;張智豐;聶晶;;大學生網絡關系依賴傾向量表(IRDI)的初步編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2 張懷民;張麗;;談大學生網絡心理依賴[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3 吳芳;;網絡使用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年03期
4 倪曉莉;陳思路;顏虹;;網絡依賴行為研究及其干預模型的理論構建[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張宏宇,魏文風,王岳森,崔亮;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心理分析及應對[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5期
6 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6年06期
7 白羽,樊富珉;大學生網絡依賴及其團體干預方法[J];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8 宋志英;;大學生網絡依賴行為的表現、成因及對策[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白羽;樊富珉;;團體輔導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年04期
10 路英智,張勤峰;網絡成癮現象[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年05期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團體咨詢模式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6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4367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