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腦缺血所致血管性癡呆與NF155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31 11:03
本文關鍵詞:慢性腦缺血所致血管性癡呆與NF155的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①通過手術對實驗大鼠的雙側頸總動脈進行結扎,制備慢性血管性癡呆動物模型。②觀察缺血后大鼠的行為變化。③研究缺血后大鼠不同時間點NF155的表達以及缺血性腦血管病與血管性癡呆的關系。并探討NF155在血管性癡呆大鼠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中的意義。 方法: (1)選用Wistar大鼠50只,,隨機分為模型組、對照組。對模型組應用大鼠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法(2VO)制備慢性前腦缺血致血管性癡呆動物模型,對照組僅有手術過程而未行雙側頸總動脈結扎。 (2)采用Morris水迷宮對各組大鼠于手術前及手術后檢測并評分。比較手術前后及各組間的差異。(3)術后15天、30天和60天分別于各組取10只大鼠,斷頭取腦。將部分腦組織制成切片,行ELISA染色,統(tǒng)量NF155的表達。 結果: 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術后15天、30天和60天學習記憶能力明顯下降,15天時最為明顯。ELISA染色顯示癡呆組大鼠NF155于15天時下降較為明顯,30天及60天時下降較前緩慢。說明腦缺血損傷后會導致腦白質(zhì)病變至NF155表達減少。 結論: 通過結扎大鼠的雙側頸總動脈確實可以使大鼠的學習及記憶功能減退,成功制備動物模型。血管性癡呆大鼠認知功能、記憶功能減退與白質(zhì)脫髓鞘及神經(jīng)束蛋白155的表達有關,是構成血管性癡呆的機制之一。
【關鍵詞】:血管性癡呆 白質(zhì)脫髓鞘 神經(jīng)束蛋白155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49.13;R-33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4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4-20
- 2.1 實驗動物14
- 2.2 實驗方法14-20
- 2.2.1 實驗動物分組和血管性癡呆大鼠模型制備14-15
- 2.2.2 Morris 水迷宮行為學檢測15-17
- 2.2.3 組織標本的制備與檢測17-19
- 2.2.4 統(tǒng)計方法19-20
- 第3章 結果20-23
- 3.1 Morris 水迷宮結果20-22
- 3.2 NF155 的染色表達結果22-23
- 第4章 討論23-28
- 4.1 實驗的可行性分析23-24
- 4.2 NF155 與慢性腦缺血所致血管性癡呆的關系24-26
- 4.3 實驗的創(chuàng)新點26-28
- 第5章 結論28-29
- 附圖29-33
- 參考文獻33-39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取得科研成果39-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
本文編號:409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4092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