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癥患者尋求專業(yè)幫助影響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21:26
目的:回顧影響神經癥患者最終到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尋求專業(yè)幫助的主要原因,以便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有針對性,提高精神衛(wèi)生服務的有效利用率。方法:調查2007年10月至12月期間,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以及武漢市心理醫(yī)院門診部就診的神經癥患者共167人。以此為研究對象,他們均符合入組標準:①符合CCMD-3神經癥的診斷標準;②無其他軀體疾病;③無明顯理解與表達困難;④本人同意參加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用自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將178份問卷由上述兩個醫(yī)院門診工作人員負責發(fā)放,共回收有效問卷167份。自編問卷中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影響求助行為的7個主要因素(采用是非回答);當事人的自我效能感問卷;社會容認度的自編問卷。采用SPSS15.0版本統(tǒng)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相關分析、多個影響因素使用多選項頻數(shù)分析,以及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假設一:在影響神經癥患者求助行為的諸多因素中,有效性、問題性質嚴重程度、自我效能感和社會容認度依次為主要因素。假設二:七個因素中,有效性、自我效能感和社會容認度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關,其中有效性和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相...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
2. 文獻綜述
2.1 神經癥的概述
2.1.1 神經癥的概念和特征
2.1.2 概念的演變
2.2 神經癥的相關研究進展
2.2.1 恐怖癥的研究進展
2.2.2 廣泛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研究進展
2.2.3 強迫癥(OCD)的研究進展
2.2.4 軀體形式障礙的研究進展
2.2.5 神經衰弱的研究進展
2.3 求助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
2.3.1 國外對求助行為的研究
2.3.2 國內求助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
2.3.3 本研究的目標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研究工具
3.3 統(tǒng)計方法
3.4 研究假設
4. 研究結果
4.1 神經癥患者一般人口學資料(見表1)
4.2 神經癥患者求助行為的原因分析(見表2)
0.05),受測者的男女應答分布情況(見表3)"> 4.3 表1中可見男女性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受測者的男女應答分布情況(見表3)
4.4 影響求助行為的多個因素的相關分析(見表4)
4.5 預測變量對結果變量的Logistic回歸結果
5. 討論
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歸因、自我效能和社會容認度對心理求助行為的影響[J]. 夏勉,江光榮. 心理學報. 2007(05)
[2]抑郁障礙青少年及其父母的求助行為[J]. 程文紅,劉漪,范娟,唐惠琴,李敏,王祖承.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06)
[3]心理求助行為:研究現(xiàn)狀及階段-決策模型[J]. 江光榮,夏勉. 心理科學進展. 2006(06)
[4]深圳市神經癥流行病學調查[J]. 張毅宏,胡紀澤,胡赤怡,高歡,張翔,唐卓如,陸亞文,吳懷安,張繁新,李紅,段衛(wèi)東.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6(07)
[5]神經癥與路徑依賴[J]. 許又新.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03)
[6]淺析當代中國人心理求助行為的主要誤區(qū)[J]. 李強. 社會. 2004(07)
[7]心理求助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 余曉敏,江光榮.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4(06)
[8]大學生心理求助行為研究[J]. 江光榮,王銘.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3(03)
[9]抑郁癥患者就診機構的選擇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 毛佩賢,湯宜朗,蔡焯基,蔣峰,賀佳麗.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6)
[10]體象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J]. 何家聲,何倫,魯龍光,楊雪花,鄧旭陽.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1(03)
本文編號:3257189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
2. 文獻綜述
2.1 神經癥的概述
2.1.1 神經癥的概念和特征
2.1.2 概念的演變
2.2 神經癥的相關研究進展
2.2.1 恐怖癥的研究進展
2.2.2 廣泛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研究進展
2.2.3 強迫癥(OCD)的研究進展
2.2.4 軀體形式障礙的研究進展
2.2.5 神經衰弱的研究進展
2.3 求助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
2.3.1 國外對求助行為的研究
2.3.2 國內求助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
2.3.3 本研究的目標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研究工具
3.3 統(tǒng)計方法
3.4 研究假設
4. 研究結果
4.1 神經癥患者一般人口學資料(見表1)
4.2 神經癥患者求助行為的原因分析(見表2)
0.05),受測者的男女應答分布情況(見表3)"> 4.3 表1中可見男女性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受測者的男女應答分布情況(見表3)
4.4 影響求助行為的多個因素的相關分析(見表4)
4.5 預測變量對結果變量的Logistic回歸結果
5. 討論
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歸因、自我效能和社會容認度對心理求助行為的影響[J]. 夏勉,江光榮. 心理學報. 2007(05)
[2]抑郁障礙青少年及其父母的求助行為[J]. 程文紅,劉漪,范娟,唐惠琴,李敏,王祖承.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06)
[3]心理求助行為:研究現(xiàn)狀及階段-決策模型[J]. 江光榮,夏勉. 心理科學進展. 2006(06)
[4]深圳市神經癥流行病學調查[J]. 張毅宏,胡紀澤,胡赤怡,高歡,張翔,唐卓如,陸亞文,吳懷安,張繁新,李紅,段衛(wèi)東.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6(07)
[5]神經癥與路徑依賴[J]. 許又新.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03)
[6]淺析當代中國人心理求助行為的主要誤區(qū)[J]. 李強. 社會. 2004(07)
[7]心理求助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 余曉敏,江光榮.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4(06)
[8]大學生心理求助行為研究[J]. 江光榮,王銘.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3(03)
[9]抑郁癥患者就診機構的選擇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 毛佩賢,湯宜朗,蔡焯基,蔣峰,賀佳麗.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6)
[10]體象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J]. 何家聲,何倫,魯龍光,楊雪花,鄧旭陽.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1(03)
本文編號:3257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571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