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與卒中后抑郁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09:39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被定義為中風前不存在的抑郁癥,并在中風的時間背景中發(fā)生。PSD可在卒中發(fā)病后不久出現(xiàn),可在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后的數(shù)周和數(shù)月內(nèi)觀察到[1]。常見表現(xiàn)為焦慮、悲傷欲哭、情緒低落甚至自殺。自殺是精神疾病最嚴重的后果之一。自殺意念、自殺企圖及其他與自殺有關的行為,尤其是在抑郁過程中出現(xiàn)。
【文章來源】: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20,15(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小膠質細胞
2 小膠質細胞與炎癥
3 小膠質細胞與色氨酸-kynurenine通道
4 小膠質細胞與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性
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膠質細胞與缺血性腦卒中研究進展[J]. 潘赫男,李俐濤. 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20(01)
[2]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中NMDA受體調控NLRP3-caspase-1通路的作用及分子機制[J]. 謝瑱,郭生龍,雷琦,曹冰清,康濤,郭生龍.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8(06)
[3]腦卒中后抑郁大鼠額前皮質小膠質細胞表達BDNF及其受體TrkB[J]. 陳敏,付萬里,戴丹,師佳,李洋洋,李云.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7(06)
[4]石菖蒲等五味中藥抗抑郁作用的實驗研究[J]. 胡霜,馬義澤.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09(11)
本文編號:3238950
【文章來源】: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20,15(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小膠質細胞
2 小膠質細胞與炎癥
3 小膠質細胞與色氨酸-kynurenine通道
4 小膠質細胞與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性
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膠質細胞與缺血性腦卒中研究進展[J]. 潘赫男,李俐濤. 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20(01)
[2]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中NMDA受體調控NLRP3-caspase-1通路的作用及分子機制[J]. 謝瑱,郭生龍,雷琦,曹冰清,康濤,郭生龍.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8(06)
[3]腦卒中后抑郁大鼠額前皮質小膠質細胞表達BDNF及其受體TrkB[J]. 陳敏,付萬里,戴丹,師佳,李洋洋,李云.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7(06)
[4]石菖蒲等五味中藥抗抑郁作用的實驗研究[J]. 胡霜,馬義澤.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09(11)
本文編號:3238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38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