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家庭環(huán)境與應對方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05:54
目的對伴有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的人格特征、家庭環(huán)境及應對方式進行研究,為抑郁癥的心理治療及預防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隨機選取抑郁癥患者200例,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自殺意念自評量表(SIOSS)、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CV)、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測評。結果抑郁癥伴自殺意念的發(fā)生率為38.5%。單因素相關分析顯示,EPQ的精神質維度與FES-CV的親密度、情感表達、知識性、娛樂性、組織性等因子呈負相關(P<0.05或0.01),與矛盾性、控制性因子呈正相關(P<0.05或0.01);神經(jīng)質維度與親密度、情感表達、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因子呈負相關(P<0.05或0.01),與矛盾性因子呈正相關(P<0.05)。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親密度、矛盾性分別進入以精神質、內外向、神經(jīng)質為因變量的多元回歸方程,積極應對方式分別進入以精神質、內外向為自變量的多元回歸方程,情感表達進入以精神質為因變量的多元回歸方程(P<0.05或0.01)。結論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人格特征,其家庭環(huán)境...
【文章來源】: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47(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
1.2.2 由培訓合格的精神科專業(yè)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對入組患者進行以下量表一次性評估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抑郁癥伴自殺意念發(fā)生率及一般情況
2.2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分布情況
2.3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與家庭環(huán)境相關性分析
2.4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與家庭環(huán)境、應對方式的多元回歸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宮頸癌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陳芳芳,孔靜嫻. 健康研究. 2019(06)
[2]武漢市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庭功能調查[J]. 楊光遠,郭玥,李聞天,徐漢明. 醫(yī)學與社會. 2019(10)
[3]社會支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關系[J]. 呂京京. 心理月刊. 2019(18)
[4]預防抑郁癥患者自殺問題的研究進展[J]. 冷傳芳,鄭偉,陳蕊,寧玉萍,楊欣湖,蔡東濱,向應強.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12)
[5]淺析高中生的焦慮、抑郁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J]. 潘彥玙,張小紅.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01)
[6]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分析[J]. 張涵,郭繼志,王瑞梅,朱宇航,胡善菊,莊立輝,董毅,羅盛.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6(07)
[7]抑郁癥認知障礙與社會功能的關系[J]. 況雷雨,吉峰.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6(03)
[8]漢密頓抑郁量表6項版本(HAMD-6)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李文波,許明智,高亞麗.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06(02)
[9]自殺意念自評量表的初步制定[J]. 夏朝云,王東波,吳素琴,葉劍輝.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2(02)
本文編號:3174801
【文章來源】: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47(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
1.2.2 由培訓合格的精神科專業(yè)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對入組患者進行以下量表一次性評估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抑郁癥伴自殺意念發(fā)生率及一般情況
2.2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分布情況
2.3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與家庭環(huán)境相關性分析
2.4 伴自殺意念抑郁癥患者人格特征與家庭環(huán)境、應對方式的多元回歸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宮頸癌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陳芳芳,孔靜嫻. 健康研究. 2019(06)
[2]武漢市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庭功能調查[J]. 楊光遠,郭玥,李聞天,徐漢明. 醫(yī)學與社會. 2019(10)
[3]社會支持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關系[J]. 呂京京. 心理月刊. 2019(18)
[4]預防抑郁癥患者自殺問題的研究進展[J]. 冷傳芳,鄭偉,陳蕊,寧玉萍,楊欣湖,蔡東濱,向應強.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12)
[5]淺析高中生的焦慮、抑郁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J]. 潘彥玙,張小紅.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01)
[6]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分析[J]. 張涵,郭繼志,王瑞梅,朱宇航,胡善菊,莊立輝,董毅,羅盛.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6(07)
[7]抑郁癥認知障礙與社會功能的關系[J]. 況雷雨,吉峰.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6(03)
[8]漢密頓抑郁量表6項版本(HAMD-6)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李文波,許明智,高亞麗.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06(02)
[9]自殺意念自評量表的初步制定[J]. 夏朝云,王東波,吳素琴,葉劍輝.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2(02)
本文編號:3174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1748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