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難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癥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49.4
【圖文】:
圖 1. CUMS 和氟西汀抗抑郁治療對大鼠體重和進食量的影響A,體重,B,日攝食量。*P<0.05,**P<0.01,***P<0.001 與對照組相比。
-47-圖 2. 4 周氟西汀抗抑郁對抑郁大鼠行為學指標的影響A,大鼠基礎糖水偏愛指數(shù)和 4 周刺激及氟西汀治療后的糖水偏愛值,B,強迫游泳試驗各組大鼠不動時間,C,D, E,各組大鼠在新奇抑制攝食試驗中的表現(xiàn):C,在新奇環(huán)境中大鼠到光亮中心的主動取食時間,D,返回自己籠中后開始進食的時間,E,返回籠中后 15min 內(nèi)大鼠取食的鼠糧的質(zhì)量。*P<0.05,**P<0.01 與對照組相比,#P<0.05,##P<0.01 與氟西汀治療有效大鼠相比。
-48-圖 3. 抑郁大鼠氟西汀治療后海馬齒狀回 COX-2 標記陽性細胞。A,對照組,B,抑郁模型組(CUMS),C,氟西汀治療有效組 FLX(+), D,氟西汀治療無效組 FLX(-)。E,Western blot COX-2 蛋白統(tǒng)計分析結果,示抑郁大鼠海馬 COX-2 表達明顯升高(P<0.01)氟西汀治療有效后明顯下降,而氟西汀治療無效大鼠 COX-2 表達明顯高于氟西汀治療有效(P<0.01)。F,海馬 PGE2 濃度,結果提示:CUMS 大鼠海馬 PGE2 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氟西汀治療有效后基本恢復正常水平。標尺:100μm。*P<0.05,**P<0.01 與對照組相比,#P<0.05,##P<0.01 與氟西汀治療有效大鼠相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贏;;氟西汀的臨床應用[J];醫(yī)藥導報;2007年06期
2 劉治軍;傅得興;孫春華;遲家敏;陳乃宏;;抗抑郁藥物相關的藥物相互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2007年06期
3 徐娟;度洛西汀有可能替代氟西汀成為抗抑郁暢銷藥[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2年06期
4 何美蓉 ,宋于剛 ,何春容;氟西汀治療胃排空延緩的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02年09期
5 梁戰(zhàn)華,唐樹良,劉晶;氟西汀治療急性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13期
6 劉健;;氟西汀和帕羅西汀治療難治性腸易激綜合征的比較[J];罕少疾病雜志;2008年05期
7 李宏軍;;抗抑郁藥物在男科疾病中的應用[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8年06期
8 張明廉,袁國楨,姚建軍,畢派,周德祥;吸煙與氟西汀療效和副作用關系的初步研究[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2年02期
9 吳新龍;林美華;李長明;張海濤;;氟西汀與多塞平治療32例老年抑郁癥對照研究[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5年06期
10 劉金英;甘露春;馮冬梅;梁頌游;;氟西汀與阿米替林治療老年抑郁癥對照研究[J];廣西醫(yī)學;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秀紅;唐賢祥;;氟西汀聯(lián)合氯米帕明治療抑郁癥療效觀察[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李玉柱;劉又寧;郝峰英;;氟西汀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10例報告[A];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著匯編[C];2001年
3 羅和春;沈漁(惃);Uriel Halbriech;孟凡強;趙學英;梁煒;譚春香;韓毳;周東豐;劉平;;電針治療重癥抑郁的療效——隨機分組、安慰劑、氟西汀雙盲對照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4 趙學英;孟凡強;梁煒;羅和春;;電針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甲襞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5 趙學英;孟凡強;梁煒;羅和春;;電針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甲襞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6 應益飛;葉劍輝;;度洛西汀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臨床對照觀察[A];2011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桂冠;蔣耀娟;;氟西汀片治療灼口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李海燕;周東豐;羅和春;;電針和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血小板蛋白激酶C的影響[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方建忠;梅其一;;丁螺環(huán)酮合并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A];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社臨床心身疾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瞿美霞;;抗抑郁藥物的不良反應[A];浙江省藥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園園 譯;阿戈美拉汀治療成人嚴重抑郁癥優(yōu)于氟西汀[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張倫;氟西汀市場前景廣闊[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3 張倫;抗抑郁良藥氟西汀[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4 游曙嵐;抗抑郁藥物市場分析[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0年
5 李賓;服抗抑郁藥物 5不宜[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6 陳福新;是放棄還是繼續(xù)[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9年
7 陶春祥;氟西汀的臨床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8 ;氟西汀市場潛力巨大[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2年
9 ;氟西。憾Y來的“看家”品種[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10 本報特約撰稿人 徐錚奎;“氟西汀奇跡” 還能延續(xù)多久[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瑩;藥物難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癥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楊福中;雌二醇和氟西汀對抑郁癥大鼠模型行為及5-羥色胺遞質(zhì)系統(tǒng)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3 楊燦;抑郁模型大鼠再次急性及慢性應激后海馬細胞支架的改變[D];武漢大學;2010年
4 姬仲;氟西汀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及離體海馬神經(jīng)元缺氧-復氧損傷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劉德祥;氟西汀抑制脂多糖誘導的小膠質(zhì)細胞炎癥介質(zhì)釋放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劉政疆;精神應激與心律失常發(fā)生機制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郭興杰;氟西汀與去甲氟西汀的分析方法及大鼠體內(nèi)藥動學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2年
8 戴飛鋒;氟西汀對內(nèi)皮素-1誘導的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與凋亡失衡的保護機制[D];武漢大學;2012年
9 周婕;新型環(huán)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備及其對氟西汀對映體的拆分[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黃新艷;神經(jīng)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介導氟西汀抗抑郁作用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錫球;氟西汀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療效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姜薇;氟西汀的手性拆分及機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馮學敏;抗抑郁藥氟西汀對小鼠肝臟脂質(zhì)代謝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曹賀;鹽酸氟西汀及其類似物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王寶蕊;氟西汀中間體的合成及拆分[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石海霞;脫離低壓低氧環(huán)境對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建的影響及氟西汀的干預作用[D];青海大學;2011年
7 周冉;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氟西汀對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畢涌;抑郁癥皮膚交感反應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何萍;氟西汀早期干預卒中后抑郁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10 王銀虎;新型抗抑郁藥物Prx-00023的合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511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5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