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老年抑郁癥不同類型之間生物、社會心理因素及執(zhí)行功能的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12:18
【摘要】: 背景:目前老年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大量臨床研究發(fā)現老年抑郁癥是由人格特征、社會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些因素在不同類型的老年抑郁癥中的影響存在差異,并且臨床表現如認知功能損害也存在不同。目前,對此進行分類比較的研究還為數不多。 目的:比較不同類型老年抑郁癥的人格特征、社會心理因素、血管危險因素和執(zhí)行功能障礙的特點。為老年抑郁癥的早期識別、心理社會干預和治療提供幫助。 方法: 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DSM-Ⅳ)抑郁癥診斷標準且年齡60歲的患者。根據診斷進行臨床分型:早發(fā)性抑郁復發(fā)組( Recurrent geriatric depression,RGD ),晚發(fā)性抑郁組( Late onset depression,LOD),繼發(fā)性抑郁組(Secondary geriatric depression, SGD)。共收集90名受試者,每組受試者30名。對所有受試者均采用自制量表評定流行病學資料、采用Framingham研究評分方法收集主要血管危險因素、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評定人格特征、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及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了解社會心理因素、Stroop色字干擾測驗(Stroop color-word interference test ,CWI)、言語流暢性測驗(Verbal Fluence,VF)評定執(zhí)行功能。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結果: 1.RGD組神經質特征得分高于LOD組及SGD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LOD組及SGD組之間神經質得分無差異。三組之間人格特征的其它維度比較無顯著差異。 2.生活事件SGD組負性生活事件及健康因子得分均高于RGD組及LOD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GD組及LOD組之間負性生活事件及健康因子得分無差異。三組之間在其它生活事件得分上無差異。三組間社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之間均無差異性。 3.LOD組血管危險因素得分均高于RGD組及SGD組,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RGD組及SGD組間比較無差異。 4.LOD的執(zhí)行功能損害分值均高于RGD組及SGD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GD組及SGD組間比較無差異。 以上所有量表評定均取P0.05水平。 結論: 1.與RGD及SGD比較,LOD患者血管危險因素更為顯著,執(zhí)行功能損害更為嚴重。 2.與LOD及SGD比較,RGD患者的神經質特征更為突出。 3.與RGD及LOD比較,SGD的社會心理因素更為突出。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4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振蘭;姚紹敏;;老年抑郁癥認知行為干預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13期

2 衛(wèi)雪虹;;57例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年12期

3 趙雪梅;李冰;劉麗香;;住院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17期

4 李桂華;;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心理因素特點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11年21期

5 王興華;王光耀;;遠離抑郁 歡喜過年[J];家庭醫(yī)學;2011年02期

6 何曉英;彭華生;陳娟;鐘景頁;徐賢華;李春梅;熊子宜;;護理程序在老年期抑郁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1年07期

7 岳麗萍;;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特征及可能致病因素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年14期

8 高國旗;;正心湯加減治療老年抑郁癥48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年08期

9 楊媛;毛稚霞;程娟;;舍曲林聯合解郁湯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10 曾蓉;;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玉卉;張紅星;郭金娥;方潤嶺;;認知性心理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康復的影響[A];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石玲t(yī) ;;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汪麗芳;桂琳;王慧英;鄒麗娟;;實施家屬健康教育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A];全國第13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老年抑郁癥治療專家指南[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鄒韶紅;張亞林;張勇;柳娜;曹玉萍;;新婚夫妻婚前暴力社會心理因素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王曉璇;胡月英;湯惠璇;高鎮(zhèn)松;;酒精依賴者的社會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及護理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卜力;馬辛;;關于老年抑郁癥藥物治療和ECT的臨床相關問題[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孫秀萍;李騰飛;劉進修;劉新民;;參遠苷抗抑郁作用的初步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9 吳愷;;老年抑郁癥[A];第四屆貴州省醫(yī)學會老年分會學術會議暨首屆老年病新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呂永良;吳愛勤;;老年抑郁癥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詠霞;治療老年抑郁癥有“三忌”[N];大眾科技報;2005年

2 蘇亮 施慎遜;老年抑郁癥的識別和治療[N];健康報;2004年

3 邱慧琳;老年抑郁癥的器質性誘因[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4年

4 記者 秦軍 通訊員 胡玲 韓芳;老年抑郁癥不容忽視[N];浙江日報;2001年

5 林饒;非藥物治療老年抑郁癥[N];民族醫(yī)藥報;2009年

6 山東省威海市立醫(yī)院心理門診 王希寶;關注老年抑郁癥[N];健康報;2009年

7 洪宇宙;識別老年抑郁癥[N];中國老年報;2004年

8 鄭州大學一附院精神醫(yī)學科主任 李幼輝 時仲省整理;老年抑郁癥須綜合治療[N];健康報;2009年

9 韓詠霞;老年抑郁癥患者如何選藥[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10 云南大理州第二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福新;如何調適老年抑郁癥[N];保健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麗飛;老年抑郁癥證候與中醫(yī)體質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孫軍;首發(fā)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前后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俞鳴;卵巢癌危險因素及其易感基因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余立群;不良心理應激對人卵巢上皮性癌發(fā)生、發(fā)展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張艷萍;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yī)心理思想的影響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劉盈;氟西汀治療重性抑郁障礙藥效學作用與5-HT_(1A)R基因C(-1019)G多態(tài)性及磁共振腦結構成像的關系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任力杰;抑郁癥及其認知功能的事件相關電位、腦形態(tài)學及功能影像學的時空模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拜爭剛;循證方法在社會醫(yī)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楊士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10 胡華;抑郁癥動物模型與腦血管因素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冬云;老年抑郁癥不同類型之間生物、社會心理因素及執(zhí)行功能的比較[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司夏櫻;皮質醇,硫化脫氫表雄酮及其比率與中老年抑郁癥及其認知損害的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蘇瑞冰;老年抑郁癥的病機特點及防治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5年

4 呂永良;老年抑郁癥心理社會因素與電生理免疫功能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5 楊燕;視覺事件相關電位P300在老年抑郁癥臨床特征評定中的作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陳浙麗;老年抑郁癥持續(xù)認知功能損害的隨訪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7 王濤;IL-6、IL-2和HRV在老年抑郁癥中的變化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8 張將星;制約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9 徐曉超;合肥市城市社區(qū)老年抑郁癥衛(wèi)生服務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周成超;安徽省某農村社區(qū)老年抑郁癥衛(wèi)生服務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27078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078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6ba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