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癥不同類型之間生物、社會心理因素及執(zhí)行功能的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4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振蘭;姚紹敏;;老年抑郁癥認知行為干預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13期
2 衛(wèi)雪虹;;57例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年12期
3 趙雪梅;李冰;劉麗香;;住院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17期
4 李桂華;;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心理因素特點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11年21期
5 王興華;王光耀;;遠離抑郁 歡喜過年[J];家庭醫(yī)學;2011年02期
6 何曉英;彭華生;陳娟;鐘景頁;徐賢華;李春梅;熊子宜;;護理程序在老年期抑郁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1年07期
7 岳麗萍;;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特征及可能致病因素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年14期
8 高國旗;;正心湯加減治療老年抑郁癥48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年08期
9 楊媛;毛稚霞;程娟;;舍曲林聯合解郁湯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10 曾蓉;;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玉卉;張紅星;郭金娥;方潤嶺;;認知性心理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康復的影響[A];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石玲t(yī) ;;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護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汪麗芳;桂琳;王慧英;鄒麗娟;;實施家屬健康教育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A];全國第13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老年抑郁癥治療專家指南[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鄒韶紅;張亞林;張勇;柳娜;曹玉萍;;新婚夫妻婚前暴力社會心理因素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王曉璇;胡月英;湯惠璇;高鎮(zhèn)松;;酒精依賴者的社會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及護理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卜力;馬辛;;關于老年抑郁癥藥物治療和ECT的臨床相關問題[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孫秀萍;李騰飛;劉進修;劉新民;;參遠苷抗抑郁作用的初步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9 吳愷;;老年抑郁癥[A];第四屆貴州省醫(yī)學會老年分會學術會議暨首屆老年病新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呂永良;吳愛勤;;老年抑郁癥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詠霞;治療老年抑郁癥有“三忌”[N];大眾科技報;2005年
2 蘇亮 施慎遜;老年抑郁癥的識別和治療[N];健康報;2004年
3 邱慧琳;老年抑郁癥的器質性誘因[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4年
4 記者 秦軍 通訊員 胡玲 韓芳;老年抑郁癥不容忽視[N];浙江日報;2001年
5 林饒;非藥物治療老年抑郁癥[N];民族醫(yī)藥報;2009年
6 山東省威海市立醫(yī)院心理門診 王希寶;關注老年抑郁癥[N];健康報;2009年
7 洪宇宙;識別老年抑郁癥[N];中國老年報;2004年
8 鄭州大學一附院精神醫(yī)學科主任 李幼輝 時仲省整理;老年抑郁癥須綜合治療[N];健康報;2009年
9 韓詠霞;老年抑郁癥患者如何選藥[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10 云南大理州第二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福新;如何調適老年抑郁癥[N];保健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麗飛;老年抑郁癥證候與中醫(yī)體質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孫軍;首發(fā)抑郁癥患者藥物治療前后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俞鳴;卵巢癌危險因素及其易感基因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余立群;不良心理應激對人卵巢上皮性癌發(fā)生、發(fā)展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張艷萍;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yī)心理思想的影響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劉盈;氟西汀治療重性抑郁障礙藥效學作用與5-HT_(1A)R基因C(-1019)G多態(tài)性及磁共振腦結構成像的關系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任力杰;抑郁癥及其認知功能的事件相關電位、腦形態(tài)學及功能影像學的時空模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拜爭剛;循證方法在社會醫(yī)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楊士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10 胡華;抑郁癥動物模型與腦血管因素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冬云;老年抑郁癥不同類型之間生物、社會心理因素及執(zhí)行功能的比較[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司夏櫻;皮質醇,硫化脫氫表雄酮及其比率與中老年抑郁癥及其認知損害的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蘇瑞冰;老年抑郁癥的病機特點及防治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5年
4 呂永良;老年抑郁癥心理社會因素與電生理免疫功能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5 楊燕;視覺事件相關電位P300在老年抑郁癥臨床特征評定中的作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陳浙麗;老年抑郁癥持續(xù)認知功能損害的隨訪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7 王濤;IL-6、IL-2和HRV在老年抑郁癥中的變化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8 張將星;制約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9 徐曉超;合肥市城市社區(qū)老年抑郁癥衛(wèi)生服務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周成超;安徽省某農村社區(qū)老年抑郁癥衛(wèi)生服務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07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0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