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人語音交互對焦慮情緒舒緩效果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irtual huma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psychology and other fields, but its effect on anxiety has not been studied empirically. For this reason, a virtual huma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facial expression, limbs and voice interaction is built, and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n the anxiety relief effect of virtual human is carried out. A virtual human system with high degree of reality is built by the principle of stereoscopic displa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Virtual Human Toolkit development kit, the action drive and Chinese speech interaction of virtual human are realized. On this basis, the voice interaction mode is adopted for anxiety emotion. State-trait anxiety scale and ECG dat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oothing effect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virtual human systems with high fidelity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anxiety.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70134) 國家863計劃(2015AA016303)
【分類號】:R749.72;TP39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讀虛擬人[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3年10期
2 ;我國首例女虛擬人面世[J];醫(yī)學情報工作;2003年02期
3 方馳華,周五一,鐘世鎮(zhèn);虛擬人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外科雜志;2004年15期
4 魏高峰;王成燾;孫秋明;白雪嶺;;虛擬人技術在軍事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0年01期
5 李佳佳;宋曉;黃學霖;陳東明;;基于“軟切分”的虛擬人運動合成技術研究[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10年03期
6 徐洪飚;;基于傳輸協(xié)議的虛擬人切片提取算法研究[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劉強,朱文峰;中醫(yī)虛擬人的構建方法及態(tài)勢[J];中醫(yī)藥學刊;2003年10期
8 劉強,朱文鋒;中醫(yī)虛擬人的構建[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03年02期
9 王成燾;;中國力學虛擬人[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6年03期
10 柴慧臻,杜光偉,羅述謙,楊楊,李婧,王星,李芳薇,甘然然;中國第1例數字化女虛擬人的三維重建[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箴;;虛擬人社會性非言語情緒交互研究[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2007——全國第18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張番;陳穎;馮秀娟;溫文彪;常士楠;孫紅三;;智能化虛擬人操作行為仿真分析及實現(xiàn)[A];二○○一年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趙江;馮秀娟;孫紅三;溫文彪;鄭國磊;;虛擬人對目標物手捕獲的實現(xiàn)[A];2003年全國系統(tǒng)仿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何雪微;龔光紅;;虛擬人運動的動力學實現(xiàn)方法研究[A];2003年全國系統(tǒng)仿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盧曉軍;李焱;賀漢根;;虛擬人行走規(guī)劃仿真的研究與實現(xiàn)[A];全國第13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劉箴;;虛擬人的行為規(guī)劃模型研究[A];全國第16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周小建;向楠;朱思語;潘志庚;;基于視覺的虛擬人情感交互系統(tǒng)[A];第七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1)論文集【poster】[C];2011年
8 鄒沐昌;代玉仁;韓春穎;;虛擬人的體育運動實體仿真的研究與實現(xiàn)[A];中國圖象圖形學會第十屆全國圖像圖形學術會議(CIG’2001)和第一屆全國虛擬現(xiàn)實技術研討會(CVR’2001)論文集[C];2001年
9 胡維華;錢克寵;;娛樂型跑步機上三維場景與多角色虛擬人的融合設計[A];中國計算機圖形學進展2008--第七屆中國計算機圖形學大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楊長水;高文;王兆其;陳益強;;個性化虛擬人體模型驅動方法[A];第一屆中國情感計算及智能交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程樂華 (作者為中山大學心理系教授);長尾虛擬人:聚合人類時間和精力的長尾[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2 ;走近虛擬人[N];大眾科技報;2003年
3 記者 翁淑賢;“中國虛擬人男1號”問世[N];人民日報;2005年
4 趙何娟;程樂華:SNS將帶來新一輪社會變革[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5 騰 月;虛擬人何時為人類做替身[N];大眾科技報;2004年
6 奇 云;中國虛擬人男Ⅰ號“有血有肉”[N];大眾科技報;2005年
7 明江;虛擬人離我們有多遠[N];中國商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項錚;從切片到虛擬人[N];科技日報;2002年
9 孔德芳;揭開虛擬人的真實身份[N];科技日報;2004年
10 ;“中國虛擬人女1號”面世[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世廣;維修動作混合仿真及人機工效自動評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倪慧;自主虛擬人關鍵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李石磊;數據和模型混合驅動的虛擬人運動生成與控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葉綠;虛擬教育環(huán)境中虛擬人(角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浙江大學;2005年
5 羅冠;虛擬人的運動生成及控制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6 李小寧;虛擬人微觀仿真與宏觀交互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7 盧曉軍;維修仿真中虛擬人動作建模與行為控制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8 任利鋒;虛擬環(huán)境中的虛擬人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索寧;基于運動捕捉的虛擬人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10 向南;智能虛擬環(huán)境中虛擬人情感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文占朝;基于流演算的智能虛擬人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江蘇大學;2009年
2 甘凌云;基于模型分解的虛擬人骨架提取及其動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郝會龍;船舶操縱模擬器中虛擬人的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4 任帥;3D虛擬人手的構建與實時交互[D];蘭州大學;2015年
5 喬思航;基于多Kinect的個性化虛擬人三維建模[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6 張海博;單視角多姿態(tài)的人臉識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周乘龍;虛擬人衣飾著裝仿真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江濤;基于虛擬人技術的協(xié)同虛擬裝配系統(tǒng)設計[D];重慶大學;2015年
9 費婷婷;基于深度數據的虛擬人重建與蒙皮動畫算法[D];安徽大學;2016年
10 楊宇盟;虛擬人避障運動規(guī)劃與裝配操作動作庫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399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39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