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癥前額葉的磁共振波譜研究
本文選題:抑郁癥 + 磁共振波譜分析; 參考:《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年15期
【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譜(1H-MRS)分析研究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前額葉的代謝改變。方法:收集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4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組)和23例健康青少年(對照組),應用多體素1H-MRS技術測量前額葉白質(zhì)和灰質(zhì)內(nèi)N-乙酰天門冬氨酸鹽(NAA)、膽堿復合物(Cho)、肌酸(Cr)等代謝物的水平。結果 :抑郁癥組左背外側前額葉白質(zhì)NAA/Cr、Cho/Cr較對照組顯著減低[NAA/Cr:1.67±0.32,t=3.126,P=0.004;Cho/Cr:1.28±0.30,t=2.362,P=0.024],抑郁癥組右背外側前額葉白質(zhì)NAA/Cr較對照組顯著減低[NAA/Cr:1.65±0.26,t=2.969,P=0.006],兩組間雙側前扣帶回灰質(zhì)的代謝物無明顯差異。結論:前額葉白質(zhì)的代謝異常參與青少年抑郁癥的發(fā)生過程,這些改變發(fā)生在疾病發(fā)生過程的早期。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metabolic changes of frontal lobe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1H - MRS ) . Methods : The levels of metabolites such as NAA / Cr : 1.67 鹵 0.32 , t = 3.126 , P = 0.004 , Cho / Cr : 1.28 鹵 0.30 , P = 0.006 , Cho / Cr : 1.28 鹵 0.30 , P = 0.006 , Cho / Cr : 1.28 鹵 0.30 , P = 0.006 , Cho / Cr : 1.28 鹵 0.30 , P = 0.006 , Cho / Cr : 1.28 鹵 0.30 , P = 0.006 respectively .
【作者單位】: 濱州醫(yī)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171303)
【分類號】:R74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漢榮,姚彬,余毅震;fNIRI技術對漢語閱讀障礙兒童工作記憶的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04年04期
2 馬漫修;王麗娟;于洪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與治療[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年09期
3 岳文浩,毛雪琴,王夢欣;兒童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病因與發(fā)病機理[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2期
4 何淑華;靜進;;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6年07期
5 肖婷;柯曉燕;蘇艷麗;潘恒足;楊宏宇;洪珊珊;杭躍躍;儲康康;;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工作記憶功能的腦近紅外成像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年12期
6 蘇艷麗;柯曉燕;潘恒足;楊宏宇;洪珊珊;杭躍躍;肖婷;儲康康;;高功能孤獨障礙兒童抑制功能的腦近紅外成像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6期
7 吳漢榮,姚彬;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覺編碼和詞語成分加工機制的功能性近紅外光學成像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年01期
8 David Siever;;注意力與學習的視聽夾帶技術在治療注意缺陷障礙中的應用[J];醫(yī)療保健器具;2007年09期
9 林久鑾;周文靜;劉曉燕;張光明;王東明;羅陽;石巖芳;劉曉華;宋憲成;胡翠麗;;MRI陰性難治性兒童額葉癲沲的腦電圖特點及外科治療(附25例分析)[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8年11期
10 姚燕濱;;ADHD的病因與病程和預后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池霞;洪琴;郭錫熔;童梅玲;張敏;陳榮華;費莉;郭梅;潘曉勤;;鹽酸哌甲酯對SHR大鼠行為及前額葉突觸超微結構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2 龔輝;李成軍;甘茁;李婷;駱清銘;;用近紅外光譜術監(jiān)測漢語閱讀障礙兒童前額葉皮層活動[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3 朱焱;蘇林雁;劉軍;李飛;;對立違抗性障礙兒童在執(zhí)行沖動控制任務時腦功能的初步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季衛(wèi)東;黃頤;郭蘭婷;楊闖;;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val/met多態(tài)性和漢族抽動穢語綜合癥認知功能關系研究[A];2005年中國神經(jīng)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楊靜 ;陳霖 ;卓彥 ;譚力海;;關于中文閱讀障礙兒童工作記憶特點的腦成像研究[A];第一屆全國腦與認知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宋然然;吳漢榮;;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認知過程局部腦血氧變化的近紅外光學研究[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7 高成華;;嬰兒早期爬行經(jīng)驗的獲得(文摘)[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3年
8 張微;;“熱”執(zhí)行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閱讀障礙(RD)兒童言語工作記憶的影響差異[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廣東省韶關市粵北第三人民醫(yī)院 張程峧;兒童多動癥的四個誤區(qū)[N];健康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姚陽;Tourette綜合征動物模型腦內(nèi)5-羥色胺和多巴胺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王利鋒;兒童期創(chuàng)傷相關抑郁癥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wǎng)絡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洪琴;Homer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關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施澠;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事件相關電位改變[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3 劉冬柏;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反應抑制功能的磁共振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黃成玲;情緒因素對ADHD兒童任務切換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吳東青;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靜息fMRI低頻振幅與功能連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6 蘇艷麗;高功能孤獨癥兒童抑制功能的近紅外成像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肖婷;高功能孤獨癥和ADHD患兒抑制功能的腦近紅外成像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41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84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