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10年學校群體性癔癥的計量分析
本文選題:學校 切入點:群發(fā)性 出處:《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年17期
【摘要】:目的了解我國1991-2010年學校群體性癔癥的流行特征,為避免以后這一現(xiàn)象在學校中發(fā)生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方法通過文獻檢索,收集1991-2010年20年175篇文獻,對其中描述詳實并診斷明確的107起學校群體性癔癥暴發(fā)事件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結果在107起學校群體性癔癥暴發(fā)事件中,70起是由公共衛(wèi)生事件引發(fā),24起由精神因素引發(fā)。癔癥發(fā)生的最大群體是中小學生,且女性高于男性,春季發(fā)生最多,發(fā)生在農村及鄉(xiāng)鎮(zhèn)的事件數(shù)要高于縣市。結論學校是群體性癔癥的高發(fā)場所,學校群體性癔癥一旦發(fā)生將會對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兒童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應正確了解"群體性癔癥"的知識,禁用體罰、諷刺、羞辱等教育方法,并采取一系列積極的措施來預防癔癥的發(fā)生,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避免強迫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而應帶領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從而預防癔癥的發(fā)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mass hysteria in China from 1991 to 2010,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henomenon in schools.Methods 175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991 to 2010 by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107 cases of school mass hysteria outbreak were analyzed.Results among 107 school mass hysteria outbreaks, 70 were caused by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24 by mental factors.The largest group of hysteria occurred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female was higher than the male, and the most occurred in spring, the number of incidents in rural and townshi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unty and city.Conclusion the school is the high incidence place of group hysteria. Once the school group hysteria occurs, it will have serious influence on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children. Therefore,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or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group hysteria.Ban corporal punishment, sarcasm, humiliation and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take a series of posi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steria. In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should avoid forcing their children to attend various counselling classes.We should lead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all kinds of beneficial social activities, cultivate children's positive and healthy psychology, strengthen children's ability of resisting setbacks,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steria.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大學醫(yī)學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
【基金】:衛(wèi)生部衛(wèi)生行業(yè)科研專項項目(201202010)
【分類號】:R749.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定芳;凌欽偉;;一起小學生群體性癔癥的調查報告[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8年S2期
2 王曉娟;賀喜元;李玉肖;周麗麗;;在校學生癔癥發(fā)病原因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3 彭曉,王玉敬;群體性癔病成因特征與控制初探[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4 戚瑞豐;;學校群體性癔癥的處理[J];教學與管理;2007年22期
5 馬麗華;;中小學生的群體性癔癥[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4期
6 李小力;崔巍;;兒童癔癥50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年08期
7 馬春花;;兒童癔癥12例診治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年19期
8 孫雅仙,朱賢玉;一起學生群體性癔癥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年06期
9 張建芳,樊玉賢,李拉珂,鄭小軍;集團癔癥27例調查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年04期
10 曹國強,張其雷,賈榮盛,高玉英;農村預防接種群發(fā)性癔癥調查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紅芳;;預防接種誘發(fā)學生群體性癔病的防治措施[J];河北醫(yī)藥;2008年04期
2 王紅芳;;癔病學生的心理護理體會[J];河北醫(yī)藥;2008年07期
3 張國秀;;群體性癔病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年06期
4 黃曼;;警院新生軍訓期間“癔癥”狀況的調查[J];警官文苑;2008年04期
5 李建平,史麗娟,晏軍,危由忠,焦衛(wèi)紅;二起學校群體性癔癥的調查分析[J];江西食品工業(yè);2005年03期
6 鄭日真;;預防接種中群發(fā)性癔癥的流行特征及防范措施[J];內科;2009年02期
7 馬道瑞;付桂玲;嚴玉明;;一起食物中毒引發(fā)中學生群體性癔病的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6年02期
8 劉迪;;一起學校疑似食物中毒誘發(fā)群體性癔病的思考[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年08期
9 王素琴;李玉珍;;學生群體性癔癥處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1期
10 胡宏根;;某駐外公司勞務人員群體性癔病調查與處置[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1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連渝平,喻軍,方成根;兒童癔癥23例臨床分析[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3年03期
2 張洛靈,張瑜凡,朱琳,張現(xiàn)忠;針灸加暗示治療癔癥性失語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3年11期
3 王玉敬,李文亮,馬軍,馬玉珍,,王永獻,曹祥旭;一起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群體性癔病調查分析[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1998年02期
4 陳恩富,許鋒華;一起小學生飲用桶裝純凈水引發(fā)的群體性癔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1期
5 彭海珍;;20例兒童轉換型癔癥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年14期
6 唐強;李娟;王艷;;中國智障兒童的測評與治療現(xiàn)狀[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年09期
7 戴振威;預防接種中群體性癔癥樣反應誘發(fā)因素的探討[J];中國計劃免疫;2004年03期
8 梁志學,李冰,胡曉蘭,劉靜波,張彥國;學齡兒童群體性精神障礙13例報告[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年01期
9 張玉琴,劉晶紅,葉露梅;以軀體化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兒童癔癥52例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2年02期
10 王桂平 ,陳會昌;中學生面臨學習應激的應對方式及其與控制點、自尊和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沈愛軍;施向東;陸麗珍;梁雪金;;一起小學生群體性癔癥的調查[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9年03期
2 劉亞星;兒童群體性癔癥22例臨床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3年10期
3 張建雄;葉文碧;廖紅兵;葉根文;李永剛;;一起小學生群體性癔癥暴發(fā)調查[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8年02期
4 黃定芳;凌欽偉;;一起小學生群體性癔癥的調查報告[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8年S2期
5 藍榮偉;毛偉成;劉民哲;吳麗;蒙南新;;一起農村小學生群體性癔癥調查[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3年04期
6 孫應強,劉澤中,高培;一起兒童群體性癔癥調查報告[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1999年04期
7 朱德友;趙興全;;一起農村小學生群體性癔癥流行病學調查及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年01期
8 陳宗蘭,許衛(wèi)國,王志高;小學生注射PPD發(fā)生群體性癔癥的調查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00年01期
9 宮本宏;林獻丹;王曉敏;劉朝君;陳慕琳;;一起校園疫苗接種引發(fā)兒童群體性癔癥心理療法探討[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年02期
本文編號:17098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70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