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者心理彈性的潛在類別及其抑郁差異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12-11 07:19
本文關鍵詞:失獨者心理彈性的潛在類別及其抑郁差異比較
【摘要】:目的:了解失獨者心理彈性的分類特點及不同類別間抑郁差異。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使用一般資料調查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彈性量表(CD-RISC)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湖南省185名失獨者進行入戶調查。結果:1失獨者的心理彈性可以分為3個潛在類別,分別為韌性-力量組(42.2%),一般彈性組(35.7%)和低韌性組(22.1%)。2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在韌性-力量組(OR=0.96)和一般彈性組(OR=0.77)所占比例更大,女性在低韌性組所占比例更大;城市或城鎮(zhèn)失獨者在韌性-力量組(OR=1.76)、一般彈性組(OR=2.47)所占比例更大;60歲的失獨者在在韌性-力量組(OR=0.79)、一般彈性組(OR=0.82)所占比例更大。3韌性-力量組抑郁得分顯著低于其他兩組(F=38.601,P=0.000),一般彈性組和低韌性組之間抑郁得分的差異沒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失獨者的心理彈性有明顯分類特征,不同潛在類別中性別、家庭所在地、年齡組有著不同分布。應及時關注和干預低韌性的、居住在農(nóng)村、老齡的失獨父母,以改善其抑郁情緒。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護理心理學研究中心;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BSH137)
【分類號】:R749.4
【正文快照】: 近年來,在獨生子女政策背景下產(chǎn)生的失獨者這一特殊社會群體受到廣泛關注!笆И毤彝ァ笔侵釜毶优恍宜劳,家庭中已婚婦女年齡在49歲以上,夫妻雙方只生育過一個子女,且現(xiàn)無子女存活的家庭;“失獨者”則是指“失獨家庭”中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1]。根據(jù)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以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朱清;范方;鄭裕鴻;孫仕秀;張露;田衛(wèi)衛(wèi);;心理彈性在負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癥狀之間的中介和調節(jié):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為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4期
2 潘鑫;;基于心理彈性評價心理治療聯(lián)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產(chǎn)后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4年05期
3 史從戎;張曼華;王宇;來源;高保興;喬曉春;;我國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素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年01期
4 葛華;孔田甜;關素珍;劉繼文;;創(chuàng)傷后應激患者心理彈性水平的研究[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5 魏焱;;淺析影響兒童心理創(chuàng)傷痊愈的因素[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年09期
6 ;[J];;年期
,本文編號:1277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2775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