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SLC6A5基因多態(tài)性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05 05:24

  本文關鍵詞:SLC6A5基因多態(tài)性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甘氨酸轉運蛋白 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 抗抑郁劑療效


【摘要】:目的在神經突觸傳遞過程中,氨基酸類神經遞質可分為兩類:興奮性氨基酸遞質,如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抑制性氨基酸遞質,如Y-氨基丁酸、甘氨酸。近年來有文獻指出,谷氨酸(Glutamate, Glu)能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能系統可能參與了抑郁癥的發(fā)病及抗抑郁治療過程。而甘氨酸,以及其受體、轉運體卻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研究甘氨酸轉運體基因(SLC6A5)多態(tài)性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以期能發(fā)現影響抗抑郁劑療效個體差異的遺傳學標記,為抑郁癥患者個體化治療提供新的依據。方法按照美國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共入組281例抑郁癥患者,予以單一抗抑郁藥物治療,并隨訪8周。采用漢密爾頓抑郁17項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評定抑郁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甘氨酸轉運蛋白(SLC6A5)基因的5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通過基因芯片進行基因分型;在治療6周末將入組患者分為有效組(HAMD-17減分率≥50%)和無效組(HAMD-17減分率50%),8周末將入組患者分為痊愈組(HAMD-17≤7分)和未痊愈組(HAMD-177分),運用SPSS 20.0軟件包采用t檢驗和Pearson's χ2檢驗比較組間人口學資料;haploview 4.0軟件包分析各位點的哈迪-溫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吻合度,最小等位基因頻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 MAF),每個位點基因分型成功的百分比(%gene)和連鎖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Unphased 3.0.13軟件分析單個位點的單倍型和等位基因與抗抑郁療效的關聯性;SPSS 20.0軟件包分析基因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結果1、通過對有效組和無效組、痊愈組和未痊愈組間人口學資料分析發(fā)現(1)在6周抗抑郁劑治療有效組和無效組間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家族史、發(fā)病次數及抗抑郁劑種類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兩組間HAMD-17項基線分數有顯著性差異(t=2.891,P=0.004);(2)在8周抗抑郁劑治療痊愈組和未痊愈組間年齡、受教育年限、家族史、發(fā)病次數、HAMD-17項基線評分及抗抑郁劑種類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未痊愈組中男性患者比例顯著高于痊愈組(χ2=6.069,P=0.014)。2、SLC6A5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1)在8周總體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1443551位點A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4.699,P=0.03017),但未能通過多重置換檢驗(P*=0.07999);攜帶rs3740870位點G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4.216,P=0.04004),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395);(2)在8周SNRIs亞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1805091位點G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6.031,P=0.01405),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126);在SSRIs亞組中,攜帶rs1443551位點A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4.566,P=0.03261),但未能通過多重置換檢驗(P*=0.07999);(3)在8周女性亞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1443551位點A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6.097,P=0.01354),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329):(4)在8周單次發(fā)作亞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3740870位點GG基因型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6.687,P=0.009714),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08199);3、SLC6A5基因SNPs不同等位基因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1)在8周SNRIs亞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1805091位點G等位基因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6.183,P=0.0129),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167);(2)在8周單次發(fā)作亞組中,攜帶SLC6A5基因rs3740870位點G等位基因患者的抗抑郁療效更佳(χ2=5.007,P=0.02524),且通過10000次多重置換檢驗(P*=0.015)。4、SLC6A5基因與環(huán)境因素交互作用對抗抑郁劑療效的影響以性別、年齡和HAMD-17項基線分數為協變量,進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未發(fā)現本研究中的SLC6A5基因的5個SNPs與負性生活事件或兒童期創(chuàng)傷的交互作用影響了抗抑郁劑療效。結論1、較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抗抑郁劑療效更好;2、甘氨酸轉運體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與抗抑郁劑療效有關;3、甘氨酸轉運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負性生活事件及兒童期創(chuàng)傷的交互作用可能不是影響抗抑郁劑療效的主要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9.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鐵榜,沈其杰;抗抑郁劑臨床應用的五個基本問題[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3年15期

2 王祖新;抗抑郁劑的選擇和注意事項[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3年12期

3 楊桂伏;常用抗抑郁劑的作用特點及選擇原則[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4年02期

4 黃素培,潘保中,蔣立新;住院精神病患者抗抑郁劑應用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年01期

5 胡昌軍;張志軍;劉立亞;;孕期服用抗抑郁劑對后代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年02期

6 李穎;高靖捷;;預防性應用抗抑郁劑對老年癡呆患者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年06期

7 ;鹽可能是天然抗抑郁劑[J];現代食品科技;2009年04期

8 孫振曉;于相芬;;抗抑郁劑所致多汗癥的研究現狀[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3年12期

9 褚玉雄;抗抑郁劑的選擇[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84年01期

10 劉正學;抗抑郁劑中毒[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8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梁建輝;;抗抑郁劑的跨膜信號轉導[A];第四屆中國新醫(yī)藥博士論壇論文集[C];1999年

2 浦夢佳;張志s,

本文編號:12537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2537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73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