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過度概括化自傳體記憶與日常應激對抑郁癥狀影響的追蹤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過度概括化自傳體記憶與日常應激對抑郁癥狀影響的追蹤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自傳體記憶 概括化自傳體記憶 抑郁 多層線性模型 調節(jié)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生過度概括化自傳體記憶與日常應激對抑郁癥狀的影響機制。方法:以北京某高校204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學生日常社會和學業(yè)事件量表、自傳體記憶測驗和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每1.5月追蹤測量1次,共測量6次。結果:1隨著日常應激水平的增加,高水平概括化自傳體記憶的大學生,抑郁癥狀得分更高(β=0.04,F(1,529)=4.26,P0.05)。2隨著日常應激水平的增加,消極詞匯自傳體記憶測試中,表現(xiàn)出高水平概括化自傳體記憶的大學生,抑郁癥狀得分更高(β=0.05,F(1,529)=7.43,P0.01)。結論:過度概括化自傳體記憶可能在日常應激與抑郁癥狀的關系中起調節(jié)作用。
【作者單位】: 北京市學習與認知重點實驗室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
【基金】:北京市學習與認知重點實驗室基金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31200790)
【分類號】:R749.4
【正文快照】: 自傳體記憶是一種關于自我信息的記憶[1]。以往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自傳體記憶的概括化特征是抑郁癥狀的認知易感性因素,能夠有效影響抑郁癥狀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轉歸[2,3]。抑郁的認知易感-應激理論認為,具有高認知易感(例如概括化自傳體記憶特征)的個體,在遭遇應激性事件以后,可能發(fā)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凌宇;彭君;鐘明天;蟻金瑤;;應激與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預測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3期
2 鄭昕月;玄莉;楊露露;姚樹橋;肖晶;;大學生功能失調性態(tài)度與抑郁癥狀的關系:日常應激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健希;張麗;賀敏;強雪蓮;肖霞;黃鑠;張丹荔;湯茗;;產(chǎn)后抑郁程度的綜合評價及其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3期
2 張鎮(zhèn);張建新;;自傳體記憶過度概括化現(xiàn)象及其機制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2期
3 趙曉晶;馮正直;宋彬彬;劉慶英;梁小慶;李培培;宋新濤;廖成菊;黃賽;張麗麗;王鳳;;抑郁情緒大學生自傳體記憶具體性特點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4 王曉霞;蔣成剛;李靜;馮正直;;抑郁癥患者對正性情緒圖片增強和減弱認知重評的fMRI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高粵;沉思、抑制能力對抑郁與自傳體記憶過度概括化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磊;認知方式與自傳體記憶具體性的關系:執(zhí)行功能和記憶取向的作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柳艷松;64例抑郁癥患者自傳體記憶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趙曉晶;青年抑郁個體自傳體記憶的過度概括化特點及fMRI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5 李雪;情緒狀態(tài)和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自傳體記憶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6 原阿麗;過度概括自傳記憶的表現(xiàn)特點及其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銳;肖晶;楊曉來;朱熊兆;姚樹橋;;學生日常社會和學業(yè)事件量表中文版在大學生應用中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2 楊娟;章晨晨;姚樹橋;;高中生沉思與應激性生活事件對抑郁癥狀的影響:1年追蹤研究[J];心理學報;2010年09期
3 朱熊兆;羅伏生;姚樹橋;Randy P.Auerbach;JohnR.Z.Abela;;認知情緒調節(jié)問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2期
4 楊曉來;肖晶;郭銳;章晨晨;朱熊兆;姚樹橋;;心境與焦慮癥狀問卷簡式中文版在大學生中應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5 陳祉妍;楊小冬;李新影;;流調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國青少年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4期
6 蔡琳;朱熊兆;彭素芳;鐘明潔;張晟;;功能失調性態(tài)度問卷在青少年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7 蔡琳;鐘明潔;朱熊兆;唐秋萍;王芹;王海星;張逸;;抑郁性障礙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與認知情緒調節(jié)方式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2期
8 朱熊兆;蔡琳;蟻金瑤;姚樹橋;羅英姿;;功能失調性態(tài)度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預測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年08期
9 蟻金瑤;鐘明天;凌宇;張麗;朱熊兆;姚樹橋;;抑郁認知易感性在應激-抑郁中的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6期
10 蔡賽男;譚長連;;抑郁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柳艷松;周振和;吳震卿;王志強;王國強;;團體認知行為療法對輕度抑郁癥患者概括化自傳體記憶的干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10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萬利娟;李壽欣;;自傳體記憶概括化與情緒紊亂[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志恒;不同情緒狀態(tài)和自我概念下的自傳體記憶概括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孫欣欣;初中生抑郁個體自傳體記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高粵;沉思、抑制能力對抑郁與自傳體記憶過度概括化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72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17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