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元視角下精神病患者同伴支持體系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復元視角下精神病患者同伴支持體系的實證研究
【摘要】:文章對復元視角下同伴支持在精神病患康復服務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文章從復原理論的起源、同伴支持體系的影響因素及發(fā)展基礎、本土化實踐及探討等方面展開了研究。闡述了精神病患者互助組織搭建、精神病患家屬互助支持平臺打造、同輩群體的社會性支持網絡拓展是建構精神病患者同伴支持體系的重要路徑,對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有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作者單位】: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社會工作系;
【基金】: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復元視角下的精神健康社會工作實務研究”(XSPXBZC067)
【分類號】:R749
【正文快照】: 一、“復元”理論和同伴支持概念的起源與發(fā)展(一)復元理念的起源和發(fā)展伴隨20世紀50年代的去住院化運動,社區(qū)康復服務獲得了長足發(fā)展。到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精神病患的社區(qū)康復服務開始提倡精神疾病患者進入社區(qū)照顧。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康復者運動,出現(xiàn)了讓患有精神疾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丁瑜;李會;;住院康復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實踐中的充權 一個廣州的個案研究[J];社會;2013年04期
2 楊可欣;;社區(qū)精神康復與社會工作介入——對杭州朝暉工療站的個案調查[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3 丁振明;俞宏彬;顏麗芳;;社會工作小組介入精神康復的現(xiàn)狀與未來發(fā)展方向[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劉繼同;孔靈芝;嚴俊;;心理學與社會工作的本質區(qū)別及其對構建中國精神健康社會工作實務模式的啟示[J];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5 劉繼同;嚴俊;孔靈芝;;生物醫(yī)學模式的戰(zhàn)略升級與精神健康社會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繼同;;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醫(yī)務社會工作的歷史回顧、現(xiàn)狀與前瞻[J];社會工作;2012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徐蓮英;李月美;;精神科人文關懷的研究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11年04期
2 卓彩琴;張慧;;社會排斥視角下隔離式康復模式反思——以T麻風康復村為例[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3 鄭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社會學意義——邁向一種日常生活的社會學[J];社會學研究;2011年03期
4 劉嵐;孟群;;我國醫(yī)務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研究[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11年05期
5 衛(wèi)小將;何蕓;;主體性的再思與打造:社會工作視閾中的農民工[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劉繼同;;慈善、公益、保障、福利事業(yè)與國家職能角色的戰(zhàn)略定位[J];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許洪英,張新民;精神病患者的飲食護理[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0年01期
2 蔡紅霞,李秀珍;如何做好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宣教[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年01期
3 王秀英,段俊鳳,張玉梅;對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體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1年04期
4 ;精神病在我國發(fā)病的新趨勢[J];世界科學技術;2002年02期
5 岳淑英;信息對穩(wěn)定精神病患者情緒的作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3年02期
6 楊芳 ,黃繼真;精神病患者出科檢查逃跑原因分析與對策[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3年02期
7 聞希;;對“精神病”產生誤解的幾個問題[J];中國殘疾人;2003年01期
8 楊維亞;對98例社區(qū)精神病患者現(xiàn)狀的調查[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4年07期
9 林文成;;654-2中毒誘發(fā)精神病1例[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5年04期
10 平紅姣;陳立敏;范佳英;;86例殺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家庭照顧的分析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袁國鋒;趙豐戎;李身錄;朱熙錫;;102例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的臨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林秀琴;沈群弟;;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調查及分析[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韓雪紅;袁利明;;精神病患者的藏藥心理及護理對策[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會秋;孫威;林立;;65例流浪乞討救助的精神病患者的診治體會[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何汝冰;;住院流浪乞討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研究[A];二零零六年度全國第五次護理專業(y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佩燕;張麗;;貧困精神病患者實施“親情工程”的調查研究[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柴文平;;關于臨汾市榮軍康復醫(yī)院“三無”精神病患者救助情況的調查報告[A];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8年
8 朱小英;;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原因分析及對策[A];中華護理學會2008年“醫(y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9 張麗;萬黎;黃凌霜;;城市無業(yè)流浪精神病患者服藥不依從護理對策[A];2008年度全國第六次護理專業(y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丁志立;;淺談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A];河南省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玉諜邋本報記者 謝文君;1.8萬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用藥[N];遼寧日報;2007年
2 農工民主黨四川省委;對家庭貧困的精神病患者應實行免費救治[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3 任溢斌;貧困精神病患者需要更多關愛[N];南通日報;2007年
4 章新泊;大新寨醫(yī)療救助精神病患者[N];秦皇島日報;2008年
5 實習記者 米麗古麗;貧困精神病患者獲得醫(yī)療救助卡[N];吐魯番報(漢);2008年
6 記者 沈潔;重度精神病患者有人管[N];嘉興日報;2008年
7 詹成林;精神病患者可獲救助[N];江淮時報;2008年
8 記者 江卉 通訊員 應述國 張穎;免費救治重癥精神病患者[N];湖北日報;2008年
9 ;池州市對精神病患者實施救助[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10 記者 黃莉莉;我市4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可獲專項救助[N];閩東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周英;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會歧視、感知的病恥感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海桃;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復的必要性和途徑探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梁樂毅;關于完善精神病強制醫(yī)療程序的思考[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周麗娜;康復期精神病患者認知行為小組計劃書[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圖雅;精神病患者康復服務中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5 佐江琴;云南省精神病強制醫(yī)療實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6 夏瑩;農村精神病患者的社會支持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7 肖飛;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患者的行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彭帥;論精神病患者的受審能力[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9 姚芬;人的尊嚴視角下的“被精神病”現(xiàn)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10 謝春榮;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屬的護理壓力及應對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711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17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