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對比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15:46
目的探究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對比。方法以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為觀察對象,研究從2016年8月—2019年5月,采用盲選法將患者平分為每組各45例的觀察組及對照組,前者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后者采用多巴胺治療,對比兩組取得的治療效果,兩組血清乳酸及降鈣素原治療前后情況,記錄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治療效果的觀察中,觀察組97.78%的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77.78%的治療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乳酸及降鈣素原水平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組間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組間對比分析得知兩組患者血清乳酸及降鈣素原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VP、ScvO2及HR指標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組間分析無比較意義(P> 0.05);治療后患者的CVP、ScvO2及HR指標與治療前均得以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0例死亡,2例多器官衰竭,1例呼吸衰竭,并發(fā)癥率為6.67%,對照組1例死亡,5例多器官衰竭,...
【文章來源】: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20,12(30)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者血清乳酸及降鈣素原水平對比
2.3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治療前后變化情況
2.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結果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加壓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的臨床進展[J]. 劉蕾,鄭瑞強,陳齊紅.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4)
[2]感染性休克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水腫指數(shù)變化及其意義[J]. 孫麗娟,祁榮,范菁菁,韓進海,劉娟麗,彭海. 山東醫(yī)藥. 2018(40)
[3]去甲腎上腺素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與腎灌注的影響[J]. 邢適穎,董平栓,李志娟,王麗娜,劉威,程建新,劉慶力.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9)
[4]低劑量琥珀酸氫化可的松與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聯(lián)合早期集束化方案對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效果分析[J]. 胡婀娜,胡偉明,萬月芬,方珺,祝增華.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0)
[5]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藥物選擇策略[J]. 胡才寶,嚴靜.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11)
[6]治療感染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藥物:一項系統(tǒng)回顧和薈萃分析[J]. 喻文,羅紅敏.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5 (09)
[7]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 陳敏,王海芳,王艷,張秀敏. 山東醫(yī)藥. 2015(06)
[8]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王玉華,頰建臣,楊艷莉,康勉利,張益鋒.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4(07)
[9]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對比研究[J]. 王珊珊,崔巍.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4(02)
[10]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血管加壓素水平對滲透壓反應異常的規(guī)律探討[J]. 周慶明,李棟梁,張征,王春玲,楊秀芬.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4 (01)
本文編號:3438224
【文章來源】: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20,12(30)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者血清乳酸及降鈣素原水平對比
2.3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治療前后變化情況
2.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結果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加壓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的臨床進展[J]. 劉蕾,鄭瑞強,陳齊紅.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4)
[2]感染性休克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水腫指數(shù)變化及其意義[J]. 孫麗娟,祁榮,范菁菁,韓進海,劉娟麗,彭海. 山東醫(yī)藥. 2018(40)
[3]去甲腎上腺素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與腎灌注的影響[J]. 邢適穎,董平栓,李志娟,王麗娜,劉威,程建新,劉慶力.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9)
[4]低劑量琥珀酸氫化可的松與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聯(lián)合早期集束化方案對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效果分析[J]. 胡婀娜,胡偉明,萬月芬,方珺,祝增華.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0)
[5]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藥物選擇策略[J]. 胡才寶,嚴靜.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11)
[6]治療感染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藥物:一項系統(tǒng)回顧和薈萃分析[J]. 喻文,羅紅敏.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5 (09)
[7]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 陳敏,王海芳,王艷,張秀敏. 山東醫(yī)藥. 2015(06)
[8]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王玉華,頰建臣,楊艷莉,康勉利,張益鋒.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4(07)
[9]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對比研究[J]. 王珊珊,崔巍.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4(02)
[10]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血管加壓素水平對滲透壓反應異常的規(guī)律探討[J]. 周慶明,李棟梁,張征,王春玲,楊秀芬.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4 (01)
本文編號:3438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438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