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生物標志物的篩選及Th17/Treg平衡的預后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2-11 10:17
目的1.研究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 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BNP),D二聚體(D-dim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小板(Platelet,PLT)對膿毒癥誘發(fā)ARDS的早期預測價值。2.研究ARDS患者外周血CD4+淋巴細胞亞群Th17與Treg平衡以及相關細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變化對ARDS的預后價值。方法1.將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ICU收治的218例膿毒癥患者納入研究,經院內跟蹤隨訪,進一步對出現呼吸系統癥狀后1周內發(fā)生ARDS的48例膿毒癥合并ARDS患者和同期未發(fā)生ARDS的年齡、性別匹配的40例膿毒癥患者進行前瞻性對照研究。所有88例研究對象在診斷為膿毒癥后24內采集靜脈血標本,定量檢測SP-D、IL-8、IL-...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前言
研究現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炎癥因子、肺泡上皮及血管內皮標志物對膿毒癥誘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期預測價值
1.1 對象和方法
1.1.1 研究對象
1.1.2 標本采集與處理
1.1.3 儀器與試劑
1.1.4 檢測方法
1.1.5 統計方法
1.2 結果
1.2.1 基本資料與生物標志物水平
1.2.2 發(fā)生ARDS的Logistic回歸分析
1.2.3 生物指標預測ARDS發(fā)生的ROC分析
1.3 討論
1.3.1 炎癥因子與ARDS
1.3.2 肺泡上皮損傷標志物與ARDS
1.3.3 肺血管內皮損傷標志物與ARDS
1.4 小結
二、Th17/Treg比值對膿毒癥相關ARDS的預后評估價值
2.1 對象和方法
2.1.1 研究對象
2.1.2 標本采集與處理
2.1.3 儀器與試劑
2.1.4 檢測方法
2.1.5 跟蹤隨訪
2.1.6 統計方法
2.2 結果
2.2.1 基本資料與生物標志物水平
2.2.2 膿毒癥合并ARDS患者預后評估的ROC分析
2.2.3 膿毒癥合并ARDS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FiO2的相關分析"> 2.2.4 Th17/Treg比值與APACHEII積分和PaO2/FiO2的相關分析
2.3 討論
2.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綜述 膿素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的認識與診斷進展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oxp3轉染的CD4+ CD25- T細胞治療急性肺損傷的研究[J]. 張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 2011(01)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抗凝血及纖溶系統功能狀態(tài)改變的觀察[J]. 門劍龍,徐鳳華,劉文來,趙文,侯波. 臨床檢驗雜志. 2000(06)
[3]白細胞介素-17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胃疾病的相關性研究[J]. 劉亞普,張艷. 國際免疫學雜志. 2010 (04)
碩士論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變及臨床意義[D]. 郭小倩.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028948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
前言
研究現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炎癥因子、肺泡上皮及血管內皮標志物對膿毒癥誘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期預測價值
1.1 對象和方法
1.1.1 研究對象
1.1.2 標本采集與處理
1.1.3 儀器與試劑
1.1.4 檢測方法
1.1.5 統計方法
1.2 結果
1.2.1 基本資料與生物標志物水平
1.2.2 發(fā)生ARDS的Logistic回歸分析
1.2.3 生物指標預測ARDS發(fā)生的ROC分析
1.3 討論
1.3.1 炎癥因子與ARDS
1.3.2 肺泡上皮損傷標志物與ARDS
1.3.3 肺血管內皮損傷標志物與ARDS
1.4 小結
二、Th17/Treg比值對膿毒癥相關ARDS的預后評估價值
2.1 對象和方法
2.1.1 研究對象
2.1.2 標本采集與處理
2.1.3 儀器與試劑
2.1.4 檢測方法
2.1.5 跟蹤隨訪
2.1.6 統計方法
2.2 結果
2.2.1 基本資料與生物標志物水平
2.2.2 膿毒癥合并ARDS患者預后評估的ROC分析
2.2.3 膿毒癥合并ARDS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FiO2的相關分析"> 2.2.4 Th17/Treg比值與APACHEII積分和PaO2/FiO2的相關分析
2.3 討論
2.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綜述 膿素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的認識與診斷進展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oxp3轉染的CD4+ CD25- T細胞治療急性肺損傷的研究[J]. 張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 2011(01)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抗凝血及纖溶系統功能狀態(tài)改變的觀察[J]. 門劍龍,徐鳳華,劉文來,趙文,侯波. 臨床檢驗雜志. 2000(06)
[3]白細胞介素-17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胃疾病的相關性研究[J]. 劉亞普,張艷. 國際免疫學雜志. 2010 (04)
碩士論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變及臨床意義[D]. 郭小倩.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028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0289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