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內再通術在非急性期顱內椎基底動脈閉塞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3-22 19:35
【摘要】:背景和目的 腦卒中是導致全球老年人死亡的第二位疾病,是導致國人死亡的首要原因。80%的卒中為缺血性卒中,其中20%由椎基底動脈病變引起。急性椎基底動脈閉塞患者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死亡率高達80-95%,部分度過急性期進入非急性期的患者,盡管接受強化藥物治療仍然有反復缺血事件發(fā)生,這類患者有很高的災難性小腦和腦干梗塞風險。急性期閉塞血管再開通可明顯降低殘死率、改善預后,但對于癥狀性非急性期病人開通能否獲益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介入技術和材料的發(fā)展,對這些病人實行腔內開通已成為現(xiàn)實。本研究旨在評估對顱內椎基底動脈閉塞的非急性期患者行腔內再通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臨床療效。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為基于前瞻性數(shù)據(jù)的回顧性分析研究,以2010年2月到2012年12月在河南省介入治療中心經(jīng)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確診的非急性期(閉塞時間24小時)顱內椎基底動脈閉塞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是否接受腔內再通術分為強化藥物組和手術組,是否累及基底動脈分為椎動脈組(閉塞未累及基底動脈)和基底動脈組;手術前后對患者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和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IMI)血流分級評估;評估代償血管、大腦后動脈逆向充盈范圍及代償血流循環(huán)時相與臨床預后的關系;統(tǒng)計學采用SAS9.13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描述根據(jù)變量特征采用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或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表示。 結果 2010年2月到2012年12月共收集到36例(男31,女5;平均年齡56±12歲)經(jīng)DSA證實的非急性期顱內椎基底動脈閉塞病例,其中27例接受了腔內再通治療。 9例強化藥物干預的病人住院期間3例病人的病情改善,2例穩(wěn)定,3例惡化;中位mRS評分入院前為2(R,極值范圍:1-5),出院時為1(R:0-6)(Z=0.447,P=0.655)。30天內死亡3例,再發(fā)卒中1例,其余5例無再發(fā)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等事件發(fā)生。6例生存病人臨床中位隨訪時間為11.5月(R:3-20),最近隨訪時的中位mRS評分為1(R:0-4)。 手術組27例患者26例(96.3%)成功開通;術后評估,12例(44.4%)病人病情改善,11例(40.7%)穩(wěn)定,4例(14.8%)惡化;中位mRS評分術前為4(IR,四分位間距:2-5),出院時恢復到3(IR:1-5)(P0.05);圍手術期并發(fā)癥5例(18.5%)(動脈夾層2例,支架內血栓1例,血栓移位1例,術后急性閉塞1例)。術后30天內隨訪,死亡1例(死于術前卒中),再發(fā)卒中1例(術后急性閉塞導致)。27例病人臨床平均隨訪15.5月,中位mRS評分為2(IR:0.5-4),25例生存病人的中位mRS評分為1(0-4),術后1-15.5月期間,1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例再發(fā)卒中,1例死于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10例病人影像平均隨訪10.6月,發(fā)生4例再狹窄或閉塞,其中2例為癥狀性; 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年齡(P=0.628)、閉塞血管(P=1.000)、糖尿病(P=0.628)、高血壓(P=0.561)、發(fā)病到再通時間(P=0.648)、影像證實閉塞到再通時間(P=0.165)、術前mRS評分(P=0.371)、術前NIHSS評分(P=0.648)及使用的支架(P=0.220)無關。 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椎動脈組和基底動脈組的再通率(P=0.444)、圍術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P=1.000)、死亡率(P=0.188)、病情變化情況(P=0.634)及出院時mRS分值的減少度(P=0.726)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且與各自術前的mRS分值相比,椎動脈組(P=0.000,Z=-4.899)及基底動脈組(P=0.020,Z=-3.145)術后mRS分值的減少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代償血管分級與患者的術前殘疾功能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后交通動脈逆向血流范圍和代償血流循環(huán)時相和患者的術前殘疾功能狀態(tà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血管腔內再通術治療癥狀性非急性期顱內椎基動脈是可行的,術后血流分級和mRS評分改善明顯,是否存在后交通動脈與患者的卒中后殘疾功能狀態(tài)相關,但鑒于開通技術復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臨床應嚴格篩選病例、謹慎開展。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43.3
本文編號:2445855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4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釗碩;李天曉;翟水亭;薛絳宇;王子亮;白衛(wèi)星;史帥濤;;癥狀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Wingspan支架成形術[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8年08期
2 賀迎坤;李釗碩;李天曉;薛絳宇;王子亮;朱良付;白衛(wèi)星;;非急性期顱內椎-基底動脈閉塞支架再通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年10期
,本文編號:2445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24458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