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隱孢子蟲CRIP基因克隆與分析
本文關鍵詞:微小隱孢子蟲CRIP基因克隆與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微小隱孢子蟲(Cp) 親環(huán)素-RNA相互作用蛋白(CRIP)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學
【摘要】:目的比對分析微小隱孢子蟲南京(NJ)株親環(huán)素-RNA相互作用蛋白(CRIP)與其他隱孢子蟲株CRIP基因序列的差異。方法根據(jù)GenBank微小隱孢子蟲IowaⅡ株CRIP基因序列設計并合成2對引物,應用巢式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從微小隱孢子蟲NJ株基因組DNA中擴增CRIP基因,并將其克隆到pMD18-T載體上,將重組質粒pMD18-T-CpCRIP進行PCR和雙酶切鑒定后測序,應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微小隱孢子蟲NJ株CRIP基因與其他種屬的CRIP基因序列同源性。結果巢式PCR擴增獲得的特異性CRIP基因序列,經PCR及雙酶切鑒定確為pMD18-T-CpCRIP重組質粒;測序結果顯示,該序列有119 bp,微小隱孢子蟲NJ株CRIP基因全長為909bp,編碼302個氨基酸;測序結果和同源性分析顯示,中國微小隱孢子蟲NJ株CRIP基因序列與國外的微小隱孢子蟲Iowa II株同源性為98%;該隱孢子蟲NJ株CRIP基因序列獲GenBank登錄號JQ396883。結論微小隱孢子蟲NJ株CRIP基因與其他微小隱孢子蟲株存在基因變異。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人體寄生蟲學系;暨南大學醫(yī)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
【關鍵詞】: 微小隱孢子蟲(Cp) 親環(huán)素-RNA相互作用蛋白(CRIP)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01249,81101267)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0151063201000036,S2011010002526) 廣東省醫(yī)學科研基金(B2007097) 暨南大學科研基金(21612426)
【分類號】:R382.3
【正文快照】: 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感染引起的隱孢子蟲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種全球性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1]。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隱孢子蟲,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該病已被列為引起人類最常見的6種腹瀉病之一[2]。目前對隱孢子蟲感染與免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玉寶;周鵬;彭明;周鷹;彭江龍;;塵螨變應原Der f 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2 李焱,余新炳,吳忠道,鄭煥欽,李暉婷,包俊英;日本血吸蟲未知基因的獲得、鑒定和編碼區(qū)的克隆[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年06期
3 吳順華,楊磊,潘澤民,黃瑾,顧永清,王國荃,鄭玉建;一條人類砷相關新cDNA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楊興龍,張亞歷,藥立波,劉新平,季少平,邢飛躍;鼠源抑癌新基因Ndr2的克隆、測序與生物信息學分析[J];癌癥;2003年03期
5 劉良;周鷹;崔玉寶;牛莉娜;彭江龍;;屋塵螨變應原Der p 1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達[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7年06期
6 孟錦繡,梁瑜,何藹,李卓雅,雷智剛,易冰,張瑞琳,詹希美;廣州管圓線蟲γ-丁基甜菜堿羥化酶基因的獲得與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年03期
7 李孜,余新炳,吳忠道,徐勁,彭寨玉,田春林,趙霞;日本血吸蟲新基因精氨酸酶的擴增及序列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4年02期
8 楊光;荊春霞;朱佩嫻;徐勁;吳忠道;余新炳;;華支睪吸蟲蛋白酶體β2新基因的識別與克隆表達[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年08期
9 藺淑梅;張樹林;成軍;劉敏;郭江;張黎穎;楊媛;;抑制性消減雜交技術篩選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編碼基因C1的反式調節(jié)基因[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19期
10 董蘇榮;邵世和;殷秀杰;王華;;幽門螺桿菌Ⅳ型分泌系統(tǒng)cagX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特征預測[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智宇;童強松;曾甫清;劉媛;顧朝輝;鄭麗端;蔡嘉斌;蔣國松;;小鼠睪丸特異性基因TSEG-4的克隆及表達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邱潔;周曉玉;程銳;張敏;張春梅;季晨博;高春林;郭錫熔;;人類肥胖相關新基因LYRM1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TA克隆載體的構建[A];第六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兒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劉偉;朱興全;戴榮四;林瑞慶;宋慧群;程天印;劉毅;;湖南省日本血吸蟲線粒體nad4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劉偉;朱興全;戴榮四;林瑞慶;宋慧群;程天印;劉毅;;湖南省日本血吸蟲線粒體cox1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馬寧;張正國;;基于信息變化量衡量主成份分析在基因芯片聚類中的作用[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6 于維麟;朱元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7 朱紅梅;婁永華;賈yN鵬;溫海;;新生隱球菌STE12α基因的克隆及表達載體的構建[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謝輝;王雅靜;帖超男;劉佩娜;;陰道毛滴蟲鐵氧化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閆國和;粟永萍;王軍平;艾國平;王鋒超;鄭懷恩;程天民;;重組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PDGF-A的構建及真皮干細胞的轉染[A];第六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五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劉維湘;袁克虹;黃勛;唐愛發(fā);賈少微;;疾病基因預選方法綜述[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剛 王繼榮 黃余紅;衰老機制與干預基礎研究啟動[N];健康報;2007年
2 余志平;siRNA治療研究異彩紛呈(上)[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通訊員 王繼榮 黃余紅;973項目“衰老的機制與干預的基礎研究”正式啟動[N];大眾科技報;2007年
4 唐婷 房琳琳;執(zhí)著于生命之初的奧秘[N];科技日報;2006年
5 白毅;HIV—1 B'毒株分子進化及分子特征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6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全軍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 李昌;艾滋病疫苗研制的破冰之路[N];健康報;2009年
7 劉霞;艾滋病病毒出現(xiàn)全新變種[N];科技日報;2009年
8 記者 王庭君;600多名蛋白質組學專家來泰研討[N];泰州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朱廣菁;個性化醫(yī)療研究成國際基因組學熱點[N];大眾科技報;2009年
10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于軍 方向東 楊運桂 雷紅星李天舒整理;基因組學:幾個“高熱”關鍵詞[N];健康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瞿祥虎;人源重要功能新基因的克隆、表征與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1年
2 喻剛;重組四價A群鏈球菌疫苗的基因克隆、表達純化和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D];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2009年
3 蘆興武;人B淋巴細胞活化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探[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張丹;子宮內膜容受性標志分子的生物信息學挖掘及S100P的作用和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夏榮;白細胞介素—6誘導相關新基因的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6 孫強;小鼠分泌性蛋白的大規(guī)模鑒定與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吳松鋒;蛋白質組表達譜基本生物信息學研究及全蛋白質組等電點分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8 康巧珍;幽門螺桿菌中性白細胞激活蛋白基因克隆表達及免疫評價[D];鄭州大學;2005年
9 白雪源;1.生物信息學輔助克隆并分析人腎臟能量代謝相關基因hSDCT2 2.用基因芯片研究衰老及中藥治療SLE后腎臟的基因表達譜變化[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1年
10 袁紅豐;人10號染色體長臂上兩個新基因——N-RAP和MOB的克隆與功能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家芳;日本血吸蟲Dna J-類似蛋白基因原核、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對小鼠的保護性免疫作用研究[D];南華大學;2005年
2 方志友;合成PHA基因組克隆片段的序列分析及相關基因的分離[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2年
3 張勇;人ALEX2基因的克隆、表達與純化及生物信息學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汪猜;人巨細胞病毒(HCMV)pp65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及抗原性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閆峻;烏蘇里蝮蛇具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金屬蛋白酶分離純化及基因信息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婉南;人SHP-1催化結構域的克隆表達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D];吉林大學;2005年
7 趙蕾;人UBF新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8 代芳;人過氧化物酶體增殖體激活受體γ2基因克隆及其穩(wěn)定表達株的鑒定[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汪雪峰;球形幽門螺桿菌vacA、cag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D];安徽理工大學;2005年
10 趙宏偉;DNase B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005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80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