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CM-DiI標記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CM-DiI標記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原代培養(yǎng) CM-DiI 細胞標記
【摘要】:目的建立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s)的體外分離純化、擴增以及標記的方法,為后期體內(nèi)實驗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全骨髓培養(yǎng)和差速貼壁法分離純化MSCs,培養(yǎng)期間觀察細胞形態(tài),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和表面標記物,成脂成骨分化誘導鑒定。MSCs經(jīng)氯甲基苯甲酰氨熒光染料(CM-DiI)標記后,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標記情況,流式細胞儀檢測標記率,并通過繪制生長曲線明確CM-DiI對MSCs生長增殖的影響。結果 MSCs接種24~48 h后,貼壁細胞多為圓形、多角形、梭形,傳至第3代時形態(tài)呈均一的長梭形。第3代MSCs高表達CD44,低表達CD106,不表達CD11b、CD45,85%以上細胞處于G0/G1期;成脂成骨誘導分別經(jīng)油紅O和茜素紅染色均呈陽性。CM-DiI標記后熒光顯微鏡下細胞呈紅色熒光,體外培養(yǎng)2周熒光未見明顯減弱;流式細胞術檢測顯示標記率達95%以上,標記后細胞生長增殖不受影響。結論通過全骨髓貼壁法及其擴增后可獲得大量純度較高的間充質干細胞,CM-DiI標記是一種簡單、穩(wěn)定、無毒的細胞標記方法。
【作者單位】: 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癌癥研究所病理實驗部細胞和癌癥生物學分會;
【關鍵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原代培養(yǎng) CM-DiI 細胞標記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760083)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編號:2012GXNSFDA053020)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課題(編號:0719006-2-8) 廣西衛(wèi)生廳重點課題(編號:200732,200976) 廣西青年科學基金(編號:0991085)
【分類號】:R329
【正文快照】: 2012-12-17接收近年來,運用復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材料或者直接靜脈注射促進骨、心肌和神經(jīng)組織等修復引導再生已在很多動物模型上獲得成功[1-3],但通過何種方法標記干細胞以便更全面有效地研究干細胞是否歸巢于靶器官仍然是一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楚偉;周勝華;杜優(yōu)優(yōu);;全骨髓貼壁并差速傳代分離純化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與密度梯度離心法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14期
2 沈豐強;王愛玲;梁有峰;王靜;;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急性心肌梗死[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竇興葵;郭濤;思永玉;萬林駿;黃青青;康波;;超順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和CM-DiI熒光雙標記骨髓間充質干細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14期
2 劉劍;李立;冉江華;張升寧;邵建春;;克隆篩選純化在大鼠脂肪源性干細胞原代培養(yǎng)中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10期
3 姚志成;鐘躍思;胡昆鵬;陳思;李明亮;方和平;鄧美海;;骨髓間質干細胞培養(yǎng)液上清對肝星狀細胞增殖及纖維化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3期
4 唐小雪;何惠宇;許慧芬;胡楊;徐國強;;兩種不同分離方法對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物活性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49期
5 王建飛;施有為;鄭顯東;;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大鼠的療效及其安全性[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6 呂浩敏;王愛玲;萬俊;;黏附分子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表達及向心肌梗死區(qū)歸巢的作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7 付政祺;楊瑩;田青;;蔗糖梯度離心技術方法在提取內(nèi)質網(wǎng)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17期
8 朱鎧;過常發(fā);王春生;賴顥;徐德明;夏宇;;CM-DiI標記在小鼠骨骼肌衛(wèi)星細胞移植治療心肌梗死中的示蹤研究[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1年05期
9 宋起濱;劉曉燕;曹惠鵑;于冬梅;黃昕昕;;CM-DiI標記大鼠脂肪干細胞的效力[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年23期
10 林英忠;王虹;劉斐;李旭平;林麗萍;覃麗萍;;巴馬香豬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擴增及初步鑒定[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景輝;心血瘀阻證心肌微環(huán)境變化及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王洪艷;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胸腺輻射凋亡的作用及其成瘤過程中機制的探討[D];吉林大學;2011年
3 權學民;益氣化瘀中藥結合BMSCs移植干預腰椎間盤退變的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黃怡;大鼠牙髓干細胞在微弧氧化鈦表面誘導分化成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劉劍;受體來源大鼠ADSCs分化的類肝細胞誘導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家志;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誘導多向分化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李朝中;不同途徑移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至心肌梗死大鼠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3 翟旭;大鼠牙髓干細胞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成骨樣細胞能力對比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4 尹來波;大塊異種脫細胞骨基質的制備及組織相容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5 郭華;大鼠延髓巨細胞網(wǎng)狀核與腦神經(jīng)運動核的纖維聯(lián)系[D];鄭州大學;2007年
6 許為炎;急性心肌梗死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Cx43/Cx45對心律失常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呂浩敏;IL-1β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粘附分子表達的影響及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梗死區(qū)歸巢的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唐小雪;bFGF基因轉染對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鄧柳霞;培哚普利聯(lián)合人臍血單個核細胞靜脈移植對急性心梗炎癥反應與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2年
10 艾旗;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人臍血單個核細胞靜脈移植對急性心梗心肌組織血管再生影響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文敏,唐羅生;視神經(jīng)再生的相關因素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3期
2 邵毅;裴重剛;;干細胞治療視網(wǎng)膜疾病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2期
3 黃定強;楊大鑒;黎萬榮;胥方元;歐小毅;;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誘導條件下向脂肪細胞和成骨細胞誘導分化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1期
4 楊玉霞;鄭健j;張平;林健賢;張文忻;;密度梯度離心結合貼壁法培養(yǎng)成年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03期
5 劉霞;任廣達;單偉;曾瑞霞;李德華;秦書儉;;鋅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DNA和蛋白質含量及增殖周期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10期
6 Peihsien TANG;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placenta suppress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 bloo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J];Cell Research;2005年07期
7 韓永生,褚俊,翟志敏,嚴激,周德存,胡聞,陳柯,嚴中亞;體外誘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8 王嶸峰;陳榮志;薛紹禮;任明山;;β-巰基乙醇和腦勻漿上清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神經(jīng)誘導作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9 張澍,黃從新,任曉慶,浦介麟,王方正;犬骨髓間葉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和生物學特性[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4年01期
10 馬東超;楊志健;王偉;徐順霖;張郁青;周芳;陳波;徐兆強;曹克將;馬文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聯(lián)合肝細胞生長因子對心肌梗死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峰;趙勁民;蘇偉;崔向榮;羅世興;馬愛國;;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培養(yǎng)與鑒定[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10期
2 竇興葵;郭濤;思永玉;萬林駿;黃青青;康波;;超順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和CM-DiI熒光雙標記骨髓間充質干細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14期
3 王佳南;張曉剛;湯為學;鄭麗娜;;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條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14期
4 韓偉;李爭艷;劉楊;翟麗麗;楊迷玲;單麗輝;齊蕾;柴翠翠;王正彩;王立峰;;Wistar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和鑒定[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5 蘇秋香;王忠華;王淑華;蔡朔;張庭琛;;不同分離液和培養(yǎng)基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原代培養(yǎng)的影響研究[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章永江;申長虹;李蘭英;孫健;;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探討[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9期
7 楊輝;蔡光先;劉柏炎;蔡瑩;謝勇;;首次換液時間對貼壁法培養(yǎng)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純度及增殖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20期
8 魯學恒;馬力;劉沛;;體外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肝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9 劉慶陽;史毅;王惠東;鄧辰亮;;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08年02期
10 盧仁榮;陳良龍;江瓊;郭進建;;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純化與鑒定[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昱;宋健;陳錫昌;胡成俊;劉維新;;體外“心肌環(huán)境”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的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2 王穎智;高鋒;;原代培養(yǎng)HUVEC電轉導siRNA進行RNA干擾方法的建立[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李文斌;常立文;容志惠;王華;盧紅艷;江鴻;劉偉;;高氧、維甲酸對原代培養(yǎng)胎鼠AECⅡ和LFs增殖與凋亡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劉潛;李靜;金先慶;Janifier Carter;Sulpicio G. Soriano;;大鼠未成熟神經(jīng)細胞體外模型的建立[A];中國西南地區(qū)第九屆小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寶軼;石勇銓;鄒俊杰;趙瑛;劉志民;;AGES對原代培養(yǎng)星形膠質細胞的Smad2/3及APP表達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胡彪;邱偉;孟增東;;超順磁性氧化鐵標記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進展[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王雪兒;孫麗;陳世萱;張琳;;活化素B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遷移促進大鼠皮膚創(chuàng)面愈合[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8 王穎智;劉澲雯;何怡青;高鋒;;原代培養(yǎng)HUVEC電轉導siRNA進行RNA干擾方法的建立[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9 徐衛(wèi);李建勇;朱光榮;費曉明;孟麗娟;周小玉;汪承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臨床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10 宮立眾;夏順中;張翼軍;張紅賓;史曦凱;鐘大平;裴莉;張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大小兩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比較[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素紅;我國首次完成——神經(jīng)母細胞瘤細胞原代培養(yǎng)[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2 記者 毛磊;植入干細胞有可能治療脫發(fā)[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3 毛磊;毛囊干細胞移植有望使毛發(fā)再生[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張中橋;兩段法培養(yǎng)的黑素細胞應用安全[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5 吳一福;聽囊細胞體外培養(yǎng)獲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6 段軍軍 熊學莉;“探訪”我國第一條腫瘤耐藥基因[N];解放軍報;2002年
7 記者 馮永鋒;世界首只近交系克隆豬在云南出生[N];光明日報;2010年
8 嚴志明 肖鑫;恢復腦神經(jīng)功能有望[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9 ;毛囊干細胞自發(fā)生成毛囊毛發(fā)[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段軍軍 熊學莉;與基因的一次親密接觸[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海生;低氧促進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2 黃定強;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張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4 牟大鵬;抑制消減雜交技術篩選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前后差異表達基因[D];吉林大學;2007年
5 景紅;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為腎臟系膜細胞樣細胞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王勃;誘導骨髓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韓立赤;張應力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骨向分化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鄭心田;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血管內(nèi)皮細胞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及差異表達基因的微陣列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周竹娟;轉核技術建立可增殖神經(jīng)細胞系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楊印祥;NRSF參與間充質干細胞向神經(jīng)元及胰島細胞分化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宏志;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為神經(jīng)前體細胞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董玉泉;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3 項正兵;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膽堿能神經(jīng)元樣細胞定向分化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4 周雅麗;Survivin基因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中的表達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5 王佳南;仿生電刺激在離體心肌細胞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樣細胞分化中的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張小飛;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心肌樣細胞分化過程中結構蛋白發(fā)育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林曉斌;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分化肝干細胞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5年
8 李立;綠熒光蛋白轉基因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成內(nèi)皮細胞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李偉;造血干細胞條件培養(yǎng)基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5年
10 汪蕾;“心肌樣”環(huán)境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66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76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