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脊髓神經元內腦啡肽與1型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的共存
本文關鍵詞:小鼠脊髓神經元內腦啡肽與1型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的共存
更多相關文章: 腦啡肽能神經元 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 免疫組織化學 小鼠
【摘要】:目的:以PPE-GFP轉基因小鼠為研究工具,觀察綠色熒光蛋白(GFP)陽性的腦啡肽(ENK)能神經元與1型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VGLUT1)在脊髓的分布及共存情況。方法:利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雜交雙標染色的方法。結果:GFP標記的ENK能神經元主要位于脊髓背角,在I-ⅡI層最為密集,背角深層內側部及中央管周圍呈中等密度分布,散在分布于前角。VGLUT1 mRNA陽性細胞廣泛分布在脊髓各層。GFP/VGLUT1雙標細胞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I-ⅡI層雙標細胞占GFP陽性細胞的22.95±1.10%,占VGLUT1陽性細胞的27.91±2.42%;IV-VI層中21.49±4.99%GFP陽性細胞表達VGLUT1,10.35±2.81%VGLUT1陽性細胞表達GFP;前角雙標細胞占VGLUT1陽性細胞的1.07±0.37%,占GFP陽性細胞的32.08±13.15%。結論:雙標結果表明脊髓內部分ENK能神經元表達1型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推測ENK能神經元可能通過調控谷氨酸的釋放發(fā)揮感覺信息調控作用。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暨梁挾琚腦研究中心;
【關鍵詞】: 腦啡肽能神經元 囊泡膜谷氨酸轉運體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 免疫組織化學 小鼠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1052,81070900)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1JQ4001)
【分類號】:R338
【正文快照】: 脊髓背角是感覺信息傳遞與整合的初級門戶,在接受來自脊髓上結構的下行調控的同時,還接受來自背根神經節(jié)的初級傳入,此外脊髓背角還有大量固有的中間神經元和投射神經元,這些成分共同構成感覺信息調控環(huán)路[1]。既往研究表明,內源性阿片肽-腦啡肽(Enkephalin,ENK)主要表達在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璐;姜蓉;李芳菲;劉永剛;王亞平;;轉錄因子Nanog在小鼠原始生殖細胞的時空表達[J];解剖學報;2008年02期
2 文永植;金美玉;金鶴松;;小鼠胰島與血管關系的研究[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1988年03期
3 李曉明,郭敏;增殖細胞核抗原在小鼠生后腎臟發(fā)育中的表達[J];解剖學雜志;2005年05期
4 宋天保,李乾五;大鼠和小鼠腦內的GnRH神經元及其纖維通路——免疫組織化學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90年02期
5 程勇,王紅,夏國良;血管緊張素II在小鼠卵巢上的定位與分布[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00年03期
6 周密;李凡;;柯薩奇病毒B4對ICR小鼠胰腺組織及糖耐量的影響[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8年03期
7 李曉明;馬云勝;奧瑞芳;郭敏;;表皮生長因子對小鼠腎小管發(fā)育中細胞增殖的影響[J];解剖學雜志;2008年06期
8 但冰;付左根;林麗蓉;楊天賜;;環(huán)氧合酶-2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初步應用[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9 邵姝元;張敬坤;張莉;郭敏;;Bcl-2和Bax在小鼠海馬發(fā)育中的表達變化[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7期
10 孫秉貴,周占祥,鄧澤沛,王淑一;精子膜抗原SA-30誘導的妊娠小鼠子宮免疫反應[J];解剖學報;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偉;馮娟;陳煒;張小娟;袁樹民;廉虹;張連峰;;系統(tǒng)表達HB-EGF轉基因小鼠的建立[A];實驗動物與藥理學、毒理學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宋震宇;劉金明;何金桃;孫帥;石耀軍;李浩;陸珂;林矯矯;岳城;;東方田鼠血清篩選噬菌體展示抗原對小鼠日本血吸蟲病免疫效果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向前;吳少庭;秦莉;袁仕善;黃達娜;雷明軍;潘暉榕;林綺萍;張仁利;高世同;劉能保;;幾種SARS DNA疫苗對Balb/c小鼠重要器官影響的組織病理學研究[A];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林小平;TelemoE;HansonL.A;MagnussonJ;MagnussonO;AhlstedS;BengtssonU;;食物過敏性小腸粘膜嗜酸性粒細胞(EOS)、T細胞的浸潤及活化——免疫組織化學特征及初探[A];第一屆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劉玉龍;周劍影;王國權;戴宏;段瑩瑩;郭曉葵;李元;;人重組白細胞介素-8(rhIL-8)對受照小鼠抗放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醫(yī)學與防護學分會第三次全中國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6 李璐娜;侯桂華;梁婷;張超;劉德宜;;小鼠MIF在小鼠同種皮膚移植排斥反應中對T細胞增殖和IL-2產生的影響[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7 蔡玉瑾;王彤;喬愛秀;;發(fā)育中小鼠胃腸道胃泌素細胞的形態(tài)學觀察[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8 蔣爾鵬;張遠強;劉新平;袁彪;趙潔;;p38 MAPK在小鼠睪丸及實驗性隱睪中表達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9 錢東;王紅梅;林海燕;張璇;祝誠;;泛素-蛋白水解酶復合體通路對小鼠圍植入期子宮血管發(fā)的生影響及機理研究[A];第九次全國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郭濤;張鳳蘊;王麗群;高淑英;崔洪波;李迪;王紅;李殿俊;;牛S抗原的提取、鑒定及EAU模型的建立[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松;TRPM8是“冷”蛋白[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吳m#麓;小鼠醫(yī)院:老鼠為我們而病[N];北京科技報;2008年
3 魏忠杰;人體乳腺癌病毒可能源自小鼠[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4 吳曉東;中美交流人類和小鼠全基因組功能分析研究[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5 記者 江世亮;終極分化體細胞克隆小鼠成功[N];文匯報;2006年
6 陳子久 李文輝 沈曉梅;給抗癌思維加點新“元素”[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7 元城;松節(jié)油可替代二甲苯[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8 張筠;南京專家建立可調控小鼠生物鐘模型[N];江蘇科技報;2010年
9 記者 杜華斌 張巍巍;科學家成功創(chuàng)建小鼠痛苦表情指數(shù)[N];科技日報;2010年
10 常麗君;哈佛育出能“聞”出光線的小鼠[N];科技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春;leptin調節(jié)下丘腦神經肽Y分泌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章茜;小電導-Ca2+-激活K+通道在小鼠房室結細胞的表達及其功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3 徐祥波;藥理性孕酮撤退建立小鼠月經模型及其初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李培旭;小鼠超排周期胚胎發(fā)育潛能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李永進;PKC-MAPK信號通路及PARP在長期接觸低劑量氯化甲基汞所致腦發(fā)育損傷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6 張斌;適于微米切片的小鼠全腦標本制備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劉琰;五羥色胺對小鼠社會行為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8年
8 魏培;hAAT基因對小鼠iPSCs及其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免疫保護作用[D];暨南大學;2012年
9 孔輝;水通道蛋白4對成年CD1小鼠腦內神經再生的調節(jié)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薛承彪;TLR/MYD88/NF-κB信號通路阻斷對減輕小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煒曦;新肌纖生成調節(jié)因子MR-1基因功能的初步探討[D];吉林大學;2004年
2 李運千;馬爾尼菲青霉特異性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顧克菊;免疫抑制宿主Toll樣受體表達及對煙曲霉菌感染免疫應答[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王盛花;人胎海馬神經元組織形態(tài)與自分泌運動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和發(fā)育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秦迎;小鼠子宮內膜中DBA、ECL和RCA-Ⅰ受體在胚泡植入過程中的表達狀況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蔡敬;兔實驗性頸動脈瘤模型的建立及MMP-1、MMP-2、MMP-9、TIMP-2在模型中的表達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智建生;雌二醇和孕酮對小鼠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屈野;炭疽毒素受體的組織分布和活性位點的結構與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7年
9 陳曦;一種新型結直腸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生物學特性鑒定[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劉洋;胰島素對ICR小鼠早期胚胎體外發(fā)育的影響[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7473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74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