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乳頭乳暈神經復合體解剖學特點及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成年女性乳頭乳暈神經復合體解剖學特點及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研究成年女性乳頭乳暈區(qū)神經來源及其分布情況,指導臨床實踐,盡可能保留乳頭乳暈感覺功能。方法對8具成年女性尸體的15側乳房標本進行大體解剖學研究,應用顯微手術器械對乳頭乳暈區(qū)的神經來源、分布進行追蹤探查。結果肋間神經前皮支和外側皮支共同構筑了乳頭乳暈區(qū)神經網。15側標本乳頭乳暈區(qū)神經支配均由第3及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及第4和第5肋間神經的外側皮支共同支配,其中第4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分布占據整個乳暈區(qū)神經分布約75%。結論乳頭乳暈區(qū)神經分布廣泛,呈現(xiàn)互補性,當第3或第5肋間神經受損時,乳頭乳暈仍保留有大部分感覺功能。
【作者單位】: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整形外科;
【關鍵詞】: 乳頭乳暈 神經分布 解剖 臨床應用
【分類號】:R322
【正文快照】: 乳頭乳暈區(qū)神經來源及分布到目前為止仍存在爭論,Craig和Courtiss認為乳頭和乳暈區(qū)神經分布豐富,Farina認為乳頭乳暈區(qū)少有神經支配。Jaspars JJ認為乳頭乳暈的神經主要來自第4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和前皮支,而第3肋間神經和第5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和前皮支起補充作用。Sarhadi認為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翔;乳頭、乳暈區(qū)神經分布和乳房靜脈應用解剖學研究[D];青島大學;2001年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衛(wèi)鑫;不對等Z成形術聯(lián)合真皮瓣矯正乳頭內陷及效果評估[D];吉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鐘德才;徐明達;劉會省;;單純乳腺切除加乳房縮小整形術的隆乳術[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1992年03期
2 方彰林,于素香,,丁芷林,王積恩, 高景恒;門德氏病與乳房美容整形手術[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1994年03期
3 張紹熙;乳房縮小術后乳頭乳暈壞死5例報告[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1995年03期
4 胡寅,蔡耿秋;改良乳暈切口隆乳術及假體置放技巧[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199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尚;;面神經腮腺外段解剖及其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9期
2 王金平;任新友;王岱君;鞠曉華;;骨間后動脈前臂逆行皮瓣的解剖學研究[J];解剖與臨床;2006年02期
3 黃循鐳;李森愷;李養(yǎng)群;李強;唐勇;周傳德;陳文;;面神經耳支的解剖及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9年03期
4 彭子城;郭曉峰;;皮-肌瓣在咽喉成形術的應用[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1986年05期
5 趙煥童;周曉利;吳學田;竇環(huán)宇;鞠曉華;;掌背動脈的解剖和臨床應用觀察[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1996年06期
6 于利民;李士輝;;肱動脈高位分支1例[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7 劉銘,韋?,楊開清,李福玉,姜德健;回結腸腸段血管配布的應用解剖及其臨床意義[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8 趙守元,劉德海,趙留方,閆利沙,孟慶澤;活體腎上腺血管的解剖觀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1998年02期
9 閆喬生,黃耀添;臀部坐骨神經的應用解剖學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1998年03期
10 宗立本,左金良,徐軍,周華江,張琦,劉樹偉;腰椎椎板的解剖測量及臨床意義[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斯亮;李利;周敏惠;;面部除皺術中SAMS與面神經分布的解剖學要點[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段重高;遲喧;李宏偉;修瑞娟;;大血管和微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個性特征的研究及其臨床應用[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3 孫建永;吳龍;吳長初;;前庭蝸器標本的制作方法[A];第二屆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易輝;;QAU在病理檢查過程中的重要性[A];中國毒理學會第五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希軍;柳大烈;;脛神經腓腸肌肌支切斷小腿減肥術應用解剖[A];美麗人生 和諧世界——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20周年慶典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yī)學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6 汪運山;肖東杰;;流式細胞術的臨床應用[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7 匡毅;李衛(wèi);;腸系膜下動脈的臨床解剖[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宋建星;陳江萍;楊超;;下頜角截骨相關顯微解剖學研究及顱耳皺襞切口入路的臨床應用[A];第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9 戴宏;彭中偉;馬雪春;史寬;齊鳳悟;;下眼瞼的應用解剖及臨床應用[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張勤修;鄒建;劉世喜;;經鼻腔上頜竇入路翼腭窩臨床應用解剖學研究[A];中醫(yī)耳鼻喉學術傳承與研究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錚;日媒體:“皮膚干細胞”尚不安全,臨床應用路還長[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2 車水 編譯;臍血干細胞臨床應用有風險[N];大眾科技報;2003年
3 宋心德;墨專家認為臨床應用臍血干細胞也有風險[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4 吳陳 俞錚;專家稱臨床應用“人造精子”不能過于樂觀[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5 張斌;前列腺素類物質受體:從生理學、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 Prostanoid Receptors:From Physiology,Molecular Biology to Transl-ational Research[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6 張均田;醫(yī)學的新紀元——干細胞的研究及臨床應用[N];科技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吳潔;思考干細胞——研究、臨床應用與產業(yè)化[N];科技日報;2001年
8 吳一福;四軍醫(yī)大首次構建成永生化胚胎肝細胞系[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 北京天壇醫(yī)院 王忠誠邋院士;神經修復的生力軍——神經干細胞[N];健康報;2008年
10 ;重視微循環(huán)研究 為臨床應用服務[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春霞;基因序列變異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其臨床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張慶霞;盆底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解剖學及生物力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李雅釵;乙狀結腸陰道黏膜神經分布與性生活質量的關系及組織工程陰道動物模型構建的初步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聞英;后盆腔組織的解剖學研究和臨床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5 龔環(huán)宇;人成熟型TGF-β_1基因克隆、表達及其多克隆抗體的制備與初步臨床應用[D];中南大學;2003年
6 胡蓮美;關于坐骨神經再生的機理[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王凌燕;rhKD/APP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劉元波;兩種會陰部皮瓣的解剖學再認識及其臨床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9年
9 陳亮;臂叢神經根機能解剖的實驗研究[D];上海醫(yī)科大學;1998年
10 陳勝華;下肢血管的三維重建及相關組織瓣設計改進的解剖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銳輝;改良肩胛深層入路顯露上胸椎的應用解剖與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扶曉明;前路寰樞椎經關節(jié)螺釘內固定應用解剖學研究及初步臨床應用[D];南華大學;2005年
3 陳春杰;改良鼻煙窩皮瓣的應用解剖學研究與臨床應用[D];延邊大學;2010年
4 劉乾仁;TFCC神經分布的解剖和免疫熒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李翔;乳頭、乳暈區(qū)神經分布和乳房靜脈應用解剖學研究[D];青島大學;2001年
6 白晨平;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解剖學認識及治療進展[D];鄭州大學;2005年
7 杜鑫丹;硬膜下腔的解剖與麻醉的相關分析[D];延邊大學;2007年
8 宮德峰;上胸椎前方手術入路的應用解剖及臨床意義[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王凱;山羊鼻腔與人類鼻腔對比解剖以及山羊鼻腔支架植入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10 范立北;膝關節(jié)TCL、FCL的解剖、X線和MR相關研究及臨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80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68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