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腐敗性假單胞菌群體感應信號分子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9 23:14
本文關鍵詞:肉類腐敗性假單胞菌群體感應信號分子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假單胞菌 群體感應效應 信號分子 HPLC-MS-MS
【摘要】:【目的】研究兩株假單胞菌的標準菌株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純培養(yǎng)條件下所釋放的AHLs類信號分子種類、量和變化規(guī)律!痉椒ā坷靡宜嵋阴サ扔袡C溶劑萃取菌種純培養(yǎng)液的AHLs類信號分子,檢測手段利用HPLC-MS-MS。【結(jié)果】熒光假單胞菌釋放信號分子的種類為:C4-HSL、C6-HSL、C8-HSL、3-oxo-C10-HSL、3-oxo-C12-HSL、3-oxo-C14-HSL。銅綠假單胞菌釋放信號分子的種類為:C4-HSL、C6-HSL、C8-HSL、C10-SL、C12-HSL、C14-HSL、3-oxo-C8-HSL、3-oxo-C10-HSL、3-oxo-C12-HSL、3-oxo-C14-HSL!窘Y(jié)論】兩株菌所釋放各類信號分子的量均隨時間變化,當菌落數(shù)達到109 1010時信號分子的量達到峰值,兩株菌所釋放各類信號分子含量差異較大。
【作者單位】: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上海水產(chǎn)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關鍵詞】: 假單胞菌 群體感應效應 信號分子 HPLC-MS-MS
【基金】: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設項目(No.11DZ2280300) 上海市科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No.10391902300)
【分類號】:R378
【正文快照】: 微生物的作用是導致肉類腐敗的首要原因,在很多相關的報道中對肉類貯藏過程中的腐敗菌進行菌相分析,并對主要腐敗菌進行分離和鑒定,發(fā)現(xiàn)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p.)是主要的腐敗優(yōu)勢菌之一[1],如:惡臭假單胞菌[2]、熒光假單胞菌等。銅綠假單胞菌雖屬于病原微生物之一,但有報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馬晨晨;李柏林;歐杰;王婧;趙俊虹;;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同時測定細菌群體感應效應的11種AHLs類信號分子[J];分析化學;2010年10期
2 戴奕杰;李宗軍;王遠亮;;冷卻肉中假單胞菌生長動力學模型的建立[J];肉類研究;2011年04期
3 馬晨晨;李柏林;歐杰;;食源性細菌的群體感應效應[J];食品科學;2008年09期
4 李正堂;李柏林;歐杰;趙勇;;市售冷卻牛肉中主要細菌的常規(guī)分離與鑒定[J];微生物學通報;2009年02期
5 李苗云;周光宏;徐幸蓮;;應用PCR-DGGE研究冷卻豬肉貯藏過程中的優(yōu)勢菌[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9期
6 楊憲時;郭全友;許鐘;;羅非魚冷藏過程細菌種群的變化[J];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連祥;閆q,
本文編號:591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5915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