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輸卵管炎性模型的建立及技術改進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1:38
目的:通過觀察組織解剖學形態(tài)、病理切片、細菌培養(yǎng)來驗證經(jīng)陰道注射混合菌建立輸卵管炎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實驗動物供體為20只SD雌性大鼠,10只大鼠通過混合菌陰道接種法建立輸卵管炎模型作為實驗組,10只大鼠作為對照組。實驗開始后第5、10、15、20天隨機從實驗組中抽取兩只大鼠,取輸卵管組織觀察解剖結構和病理學檢查,并取輸卵管黏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對照組在實驗開始后第20天也抽取兩只大鼠做同樣實驗處理。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對比發(fā)現(xiàn)1.從解剖結構外觀看,實驗組顏色暗紅,水腫。實驗組中不同時間段處死的也有明顯差異。而對照組顏色偏淡紅色,未發(fā)生水腫。2.從病理學形態(tài)看,實驗組中可發(fā)現(xiàn)大量炎細胞,隨著細菌感染時間延長,炎細胞累及程度不同,對照組未見明顯的炎細胞浸潤。3.從細菌培養(yǎng)看,實驗組菌落分散整個培養(yǎng)皿,對照組培養(yǎng)皿中只可見零稀菌落。結論:大鼠混合菌陰道接種法降低了建模的難度,造模效果明顯,故該造模方法可行。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17(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顯微鏡下SD大鼠輸卵管病理切片(×400,HE染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麗教授氣滯血瘀型輸卵管炎造模方法總結[J]. 李楠,劉麗.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05)
[2]道地通管湯對輸卵管炎性大鼠TGF-β1、smad3作用機制的研究[J]. 羅志娟,鐘義惠,吳媛媛,肖璠,潘小敏.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9(10)
[3]輸卵管炎癥性病變的病理特征[J]. 詹陽,劉從容.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9(01)
[4]2016~2017年腸球菌感染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王勝,李仁杰,朱敏,張秀香.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26)
[5]金黃色葡萄球菌致急性與慢性輸卵管炎性不孕癥大鼠模型的建立[J]. 胡喜姣,林春盛,李碩熙,李楊,劉麗.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18(08)
[6]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病原菌菌種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曾文,華麗燕,歐陽凱,麥榮嘉.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8(07)
[7]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思考[J]. 陳燕清,楊晶晶,曹卓青,馬靜,郭蕾,秦亞莉.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7(05)
[8]小鼠慢性輸卵管炎癥不孕模型制作[J]. 陳曉. 生殖與避孕. 2015(10)
[9]盆炎清灌腸劑抗炎及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 劉明,張永萍,梁建東,鄧穎,丁麗仙.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4(06)
[10]延黃婦炎清片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中SOD、MDA影響的實驗研究[J]. 沈正龍,劉虹,鄭學剛. 新中醫(yī). 2014(10)
本文編號:3558120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17(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顯微鏡下SD大鼠輸卵管病理切片(×400,HE染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麗教授氣滯血瘀型輸卵管炎造模方法總結[J]. 李楠,劉麗. 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05)
[2]道地通管湯對輸卵管炎性大鼠TGF-β1、smad3作用機制的研究[J]. 羅志娟,鐘義惠,吳媛媛,肖璠,潘小敏.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9(10)
[3]輸卵管炎癥性病變的病理特征[J]. 詹陽,劉從容.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9(01)
[4]2016~2017年腸球菌感染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王勝,李仁杰,朱敏,張秀香.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26)
[5]金黃色葡萄球菌致急性與慢性輸卵管炎性不孕癥大鼠模型的建立[J]. 胡喜姣,林春盛,李碩熙,李楊,劉麗.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18(08)
[6]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病原菌菌種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曾文,華麗燕,歐陽凱,麥榮嘉.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8(07)
[7]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思考[J]. 陳燕清,楊晶晶,曹卓青,馬靜,郭蕾,秦亞莉.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7(05)
[8]小鼠慢性輸卵管炎癥不孕模型制作[J]. 陳曉. 生殖與避孕. 2015(10)
[9]盆炎清灌腸劑抗炎及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 劉明,張永萍,梁建東,鄧穎,丁麗仙.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4(06)
[10]延黃婦炎清片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中SOD、MDA影響的實驗研究[J]. 沈正龍,劉虹,鄭學剛. 新中醫(yī). 2014(10)
本文編號:3558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35581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