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相關細胞因子及細胞通路研究進展
【圖文】:
TP酶,它是維持細胞內離子平衡最重要的酶。當ATP生成障礙時,細胞內的Na+無法被泵出,濃度不斷升高,這使Na+-Ca2+及Na+-H+交換增加,從而使細胞內Ca2+明顯增多,進一步加重鈣超載,并且細胞內H+增多,進一步加重了細胞內酸中毒,鈣超載和細胞內酸中毒均會加重細胞損傷[3,4](圖2)。圖1.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心臟保護作用機制在線粒體的整合線粒體對各式各樣的刺激包括ROS、磷脂酶、蛋白激酶、磷酸酶、Bcl-2家族成員、Ca2+以及細胞質及線粒體基質的pH都會起反應[2]。Figure1.MitochondriaintegratesthesignalsofI/Rinjuryandcytoprotection1.1.2mPTPmPTP[5]是線粒體膜上連接細胞質與線粒體內部的孔道,雖然mPTP的組成蛋白成分仍在深入研究中,但它介導了線粒體和細胞基質的物質及信號交流。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氧化應激狀態(tài)會使mPTP持續(xù)性開放,許多研究表明,mPTP的持續(xù)性開放狀態(tài)使Bax[6]后細胞色素C釋放、ROS水平提高,與細胞死亡緊密相關[5,7-9](圖2)。1.1.3ROS與mPTP的相互作用如前所述,線粒體的功能障礙會使再灌注后ROS生成增加,而ROS增多又會進一步加重線粒體及其他細胞器的損傷[10]。mPTP的持續(xù)性開放在所謂的ROS-觸發(fā)-ROS釋放(RIRR)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6],過量的ROS促進了mPTP的開放,而mPTP誘導的細胞色素C及吡啶核苷酸的流失會加重呼吸鏈的抑制反過來有利于ROS的形成。這種網(wǎng)狀交織的負性循環(huán)在再灌注的一開始就會存在,,所以阻斷這些通路的缺血再灌注預處理或后處理極有可能起到心肌保護作用。1.2活性氧類缺血時一些酶的活性遭到破壞使再灌注時迅速增加的氧無法經(jīng)正常途徑被處理,ROS的種類大大增加。ROS可以通過脂質過氧化
【作者單位】: 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
【基金】:遼寧省科技廳項目(2011225015)
【分類號】:R3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保英;;缺血再灌注損傷致遠位器官功能障礙及其防治[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2 谷力加,黃邵洪,翁毅敏,馮衛(wèi)能,程超,鐘文昭;評價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損傷敏感性的細胞因子探討[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4年S2期
3 郝云龍,聞勤生,胡賢主;谷胱甘肽對肝缺血再灌注損傷細胞因子的影響[J];武警醫(yī)學;2003年02期
4 趙海峰;孫備;陳國富;;正丁酸鈉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7年02期
5 張大勇;伍火志;;CD4~+ T淋巴細胞與肺缺血再灌注損傷[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1年04期
6 劉燕;張連元;;細胞凋亡與缺血再灌注損傷[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易善紅;葉鋼;;HO-1在EPO保護小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8 張娜;張連元;;腫瘤壞死因子-α在缺血再灌注肝損傷中的作用[J];中國綜合臨床;2006年04期
9 周智華,朱有華;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T細胞及信號通路[J];國外醫(yī)學.移植與血液凈化分冊;2005年03期
10 肖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與細胞粘附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保路;沈劍剛;王建潮;候京武;忻文娟;;用ESR研究缺血再灌注損傷和PMA刺激巨噬細胞產生的NO自由基[A];第九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1996年
2 張偉;夏曉紅;苗智慧;王燕凌;;硫辛酸在老年大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A];第六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盛西陵;方X;;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L-10、NOS、iNOS的變化[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馬駿;魏昕;王瑞婷;;NO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A];2008年第七次華東六省一市麻醉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8年
5 張磊;費舟;蘇寧;劉偉;;大鼠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皮層Shank蛋白亞型的變化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杜賢進;張茨;余小祥;熊云鶴;廖文彪;申復進;王玲瓏;;自體原位移植睪丸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黃紹烈;左漢恒;邱宇安;;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與展望[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8 侯桂華;;豬皮片移植對HLA-DR4轉基因小鼠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9 趙德容;孫嵐玲;王文余;;白細胞介素13-1種新的抗炎癥淋巴因子[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10 常瑞明;;缺血預適應對肢體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復蘇中毒學術論文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一福;細胞因子與病理性瘢痕形成密切相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科文;中科大肝臟天然免疫研究獲新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王蘇平;探究中醫(yī)證本質[N];健康報;2004年
4 ;獨辟蹊徑 追根溯源[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5 張中橋;西京醫(yī)院首次建立神經(jīng)干細胞移植實驗模型[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6 余志平;抗RSV感染研究聚焦免疫應答[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7 小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會干擾生物鐘[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8 張強;血液真的能幫助大腦思考嗎?[N];科技日報;2007年
9 ;免疫系統(tǒng)會干擾生物鐘[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10 楊揚;活性分子對細胞色素P450活性的調控Modulation o fCytochrome P450 Activity by Reactive Species[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晉村;促紅細胞生成素在心肌缺血動物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杭興宜;利用外顯子芯片研究缺血/缺氧損傷相關的剪接調控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3 王凌燕;rhKD/APP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宋春輝;模擬HCV HVR1免疫7肽對人不同免疫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影響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5 李俊華;天然免疫分子HMGB1在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和異種移植排斥反應中的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蘇躍;膽堿能抗炎通路對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D];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2007年
7 馬宏;熱休克因子1參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心臟缺血再灌注保護作用的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8 姜春來;細胞因子對HIV-1疫苗DNA prime/MVA boost的加強作用[D];吉林大學;2005年
9 薛承彪;TLR/MYD88/NF-κB信號通路阻斷對減輕小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張曉紅;T-依賴性B淋巴細胞激活機制的探討[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曉媛;大鼠肢體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經(jīng)元Bcl-2和Caspase-3的表達及前列地爾的干預效應[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高穎;兔心肌缺血與再灌注過程對心電圖QRS合值及心肌酶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嚴超;腎上腺髓質素對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林紅妃;七氟烷預處理對鼠大腦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浙江大學;2006年
5 趙雷;人高遷移率族蛋白1的克隆、表達及其功能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張正姬;CpG誘導Th1型免疫應答及其對血吸蟲肝蟲卵肉芽腫病變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7 翁躍頌;血管活性腸肽對樹突狀細胞趨化活性及細胞因子分泌的調節(jié)作用[D];浙江大學;2006年
8 宣e
本文編號:2541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54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