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替林對大鼠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作用
[Abstract]:......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
【基金】: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CSTC2009BA5081)~~
【分類號】: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衛(wèi);史剛剛;韓瑞發(fā);;間質性膀胱炎膀胱黏膜組織病理和超微病理的相關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0年09期
2 肖恒軍;高新;;間質性膀胱炎臨床研究進展(二)[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雯;王美玉;劉小妮;;膀胱水擴張聯(lián)合透明質酸鈉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16期
2 柳勇;潘勇;張慶德;;間質性膀胱炎與細菌性膀胱炎的鑒別診斷[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3期
3 李知春;;間質性膀胱炎與細菌性膀胱炎的鑒別診斷[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7期
4 曹璐;李萍;金萍;;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征2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32期
5 牟玉華;彭志強;;蒲公英提取液膀胱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年06期
6 宮文宇;尉繼偉;;協(xié)日嘎四味湯膠囊治療間質性膀胱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年34期
7 陳銳;岳明;劉淳;朝魯;;間質性膀胱炎1例[J];總裝備部醫(yī)學學報;2011年01期
8 岐宏政;胡海峰;陳剛;汪自力;楊進;易煒;王云漢;;膀胱水擴張加膀胱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33例觀察[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2年04期
9 高中偉;王利萍;劉剛;任小強;程遠合;張建國;李園;王曉輝;王志剛;;阿米替林及肝素膀胱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23例報告)[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年22期
10 譚玉芹;;間質性膀胱炎水擴張治療的術后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年2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謝林國;間質性膀胱炎動物模型去勢對其膀胱肥大細胞的影響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胡衛(wèi)列;間質性膀胱炎研究的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泌尿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3期
2 王亮,陳昭頡,王慶堂,曹文峰,劉祥丹,陳衛(wèi)國,汪俊超;肝素膀胱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年09期
3 楊勇;嚴秋哲;王飚;閆勇;杜鵬;陳松;朱緒輝;;神經調節(jié)器永久性植入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合并盆底疼痛四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玉虎;繆株雷;程國強;張輝;侯慶萍;;復方轉移因子激發(fā)CD4~+T淋巴細胞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31期
2 逄蕾;魏敏杰;;環(huán)磷酰胺介導小鼠骨髓抑制動物模型的建立[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8年S1期
3 畢蓮,吳曉勇,傅汝林;化療后低白細胞及低免疫力動物模型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年08期
4 黃厚才;彭蘊茹;羅宇慧;葉其正;王志剛;;2種白細胞減少動物模型的血液學與免疫學指標比較[J];畜牧與獸醫(yī);2006年04期
5 馮波;申吉泓;袁彬彬;錢忠義;;小鼠腹腔注射環(huán)磷酰胺建立少精子癥模型的穩(wěn)定性探討[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7年01期
6 譚洪玲;馬增春;肖成榮;王宇光;梁乾德;洪倩;陸倍倍;劉明;高月;;三種血虛證動物模型的建立及造血損傷的變化特點[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9年04期
7 苗明三,顧麗亞,方曉艷,孫艷紅;大鼠氣血雙虛動物模型的復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5年01期
8 高慧;楊涓;韓冰;夏天;;藥物型卵巢早衰動物模型的研究[J];國醫(yī)論壇;2007年03期
9 榮令;周新;;中性粒細胞減少小鼠侵襲性肺曲霉病模型的構建[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8年05期
10 劉風華;楊冬梓;王沂峰;梁曉萍;彭文明;曹長安;陳系古;郭忠敏;;睪丸性不育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連梅;單保恩;紀昕;潘曉明;;環(huán)磷酰胺對小鼠免疫器官和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熊兵;陳華德;賴文;熊仕秋;鄭少逸;高輝;卞徽寧;劉族安;;雙向排斥反應聯(lián)體動物模型的建立[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馬玲;王紅梅;姚小曼;閆向東;鄭珊;;免疫失衡動物模型復制初探[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李練兵;蔡敏;馬明福;曾維三;;環(huán)磷酰胺體外對人精子誘變性研究[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4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閆慧博;魯凱伍;金大地;江建明;;建立穩(wěn)定的大鼠脊髓全橫斷模型的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脊柱脊髓損傷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6 李翠娟;孫理軍;;對基于體質的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制作的思考[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屆中醫(yī)體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毅;付丹丹;古國民;霍小玲;;一種濕熱證Ⅰ型變態(tài)反應動物模型的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第四次學術年會;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病診療新進展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7年
8 陳雪功;李勇;;IgA腎病氣陰兩虛證動物模型的研制與方藥反證[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次中醫(yī)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吳昆e,
本文編號:2458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45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