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腺病毒載體在基因治療和重組疫苗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腺病毒是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共有50多個血清型,分為A-G共7個組(種),它們對機體的感染部位和引發(fā)的疾病類型各不相同。最常用的腺病毒載體是基于HAdV5構建的,HAdV5屬于HAdV-C,主要感染上呼吸道,靶細胞是呼吸道上皮細胞,細胞表面的病毒受體是CAR。本實驗室建立了HAdV41載體系統(tǒng)。HAdV41屬于HAdV-F,被稱為腸腺病毒,能引起腹瀉,是天然的腸道病原;HAdV41的靶細胞可能是腸道上皮細胞,它的細胞受體還沒有完全闡明。HAdV5與HAdV41的生物學特性存在較大差異,以它們?yōu)檩d體的重組疫苗在宿主引發(fā)的免疫反應可能不同。中東呼吸道綜合征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初次發(fā)現(xiàn)于2012年,是一種可引起類似于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疾病并有高致死率的新發(fā)人類冠狀病毒。MERS-CoV已成為巨大的公共健康威脅,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案來應對可能的MERS-CoV爆發(fā)。冠狀病毒的刺突(spike, S)糖蛋白是病毒粒子外膜的特征性結構組分,在病毒吸附和進入靶細胞時發(fā)揮重要作用,是冠狀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本研究設計并構建了表達MERS-CoV S蛋白的重組HAdV41 (rHAdV41)和重組HAdV5 (rHAdV5),采用灌胃和肌肉注射的免疫方式,在小鼠模型觀察了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效果。并構建了共表達綠色熒光蛋白(GFP)和螢火蟲熒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報告基因的重組腺病毒,利用活體成像技術和體外組織熒光素酶(luciferase)活力檢測兩種方法,檢測了不同感染途徑,在不同時間點,外源基因在小鼠體內各種組織的表達情況。1.疫苗載體在小鼠模型的免疫效果評價目的構建MERS-CoV重組腺病毒疫苗,并觀察其在小鼠模型的免疫效果,為控制MERS-CoV的感染和傳播探索可能的疫苗方案。方法在課題組已有研究基礎上,將MERS-CoV S基因插入腺病毒E1缺失區(qū),構建可以表達MERS-CoVS蛋白的rHAdV41和rHAdV5(HAdV41-MERS-S和HAdV5-MERS-S),分別利用已有的包裝細胞系293TE32細胞和293細胞進行拯救并擴增。同時構建了攜帶GFP基因的2種對照病毒HAdV41-GFP和HAdV5-GFP。Hirt法提取重組腺病毒基因組,通過酶切、PCR進行鑒定;Western blot和間接免疫熒光法(IFA)鑒定重組腺病毒感染細胞后外源蛋白MERS-CoV S蛋白的表達。擴增重組腺病毒,采用CsCl密度梯度超速離心純化,采用消化法測定病毒顆粒數滴度,再通過有限稀釋法測定其感染滴度。HAdV41-MERS-S以5×10.vp(viral particle)每只為免疫劑量,HAdV5-MERS-S以1×109Vp每只為免疫劑量,采用肌肉注射(i.m.)100μl每只、灌胃(i.g.)500μl每只兩種給藥途徑免疫小鼠,4周后,處死半數小鼠,取血清測定IgG.IgA和中和抗體,血清、肺灌洗液、小腸、大腸測定IgA,脾和肺淋巴細胞測定細胞因子;16周后處死余下半數小鼠,同樣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效果進行評價。結果成功進行了腺病毒質粒的構建和重組病毒的拯救。Hirt法提取重組腺病毒基因組后,酶切鑒定和PCR擴增目標序列的結果與預期一致;Western blot和間接免疫熒光檢測結果顯示,所得到的重組腺病毒可以表達MERS-CoV S蛋白。擴增純化后得到2.3 ml HAdV41-MERS-S,其顆粒滴度為5.71×1011vp/ml,感染滴度為2.7×10.IU/ml(infectious unit per milliliter);得到2.3 ml HAdV5-MERS-S,其顆粒滴度為3.57×1012 vp/ml感染滴度為1.3×1011IU/ml.同時成功制備純化了對照病毒。經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實驗組每組(n=5)100%小鼠體內都產生了MERS-S特異性的IgG抗體;用HAdV41-MERS-S免疫鼠有20%體內產生了MERS-S特異性的中和抗體,用HAdV5-MERS-S免疫,小鼠體內中和抗體檢出率為100%;各組小鼠體內IgA抗體均未檢測到;但脾細胞和肺淋巴結都可檢測到抗原特異性T細胞應答。肌注免疫16周后,實驗組抗原特異的IgG抗體、中和抗體和T細胞應答仍可檢測到。經灌胃途徑免疫,4周后,2種病毒載體實驗組均有60%小鼠體內產生了MERS-S特異性的IgG抗體(n=5);HAdV41-MERS-S免疫組,有40%小鼠體內產生了MERS-S特異性的中和抗體,HAdV5-MERS-S免疫組小鼠體內中和抗體檢出率為60%;實驗組血清、肺灌洗液、小腸和大腸都可以檢測到抗原特異的IgA抗體,但抗原特異的T細胞應答未檢出;16周后,實驗組抗原特異的IgG、IgA和中和抗體仍可檢測到。結論采用肌肉注射免疫途徑,HAdV41-MERS-S和HAdV5-MERS-S單次免疫即可激發(fā)脾細胞和肺淋巴結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應答,且可持續(xù)數月,但IgA抗體并未檢測到。采用灌胃免疫途徑,HAdV41-MERS-S和HAdV5-MERS-S都可產生抗原特異的IgA抗體,在血清和多種粘膜表面均有檢出;但抗原特異的T細胞應答未檢測到。肌注和灌胃兩種免疫途徑均可有效激發(fā)小鼠產生IgG抗體和中和抗體。2.疫苗載體在小鼠模型的體內分布目的觀察重組腺病毒HAdV41和HAdV5在小鼠模型的體內分布,為疫苗載體的安全性評價提供參考。方法分別以pLEGFP-C1和pGL4.17質粒為模板,用PCR擴增綠色熒光蛋白(GFP)和螢火蟲熒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報告基因,酶切后與空穿梭質粒的酶切產物連接,構建攜帶目的基因的穿梭質粒psh41GFP-T2A-Luc和psh5GFP-T2A-Luc。含目的基因的穿梭質粒經酶切、PCR和測序鑒定后,與骨架質粒共轉化BJ5183感受態(tài)細胞,構建共表達GFP和firefly luciferase報告基因的重組腺病毒質粒pAdV41GFP-T2A-Luc和pAdV5GFP-T2A-Luc。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別轉染包裝細胞系293TE32細胞和293細胞,進行拯救和擴增,得到重組腺病毒HAdV41GFP-T2A-Luc和HAdV5GFP-T2A-Luc。Hirt法提取重組腺病毒基因組,限制性酶切和PCR進行鑒定;蛋白水平上,用重組腺病毒感染A549細胞,通過觀察熒光和luciferase assay檢測GFP和熒光素酶的表達。擴增的重組腺病毒采用CsCl密度梯度進行純化,消化法測定病毒顆粒數滴度,有限稀釋法測定感染滴度。HAdV41GFP-T2A-Luc和HAdV5 GFP-T2A-Luc分別以5×109Vp和1x109vp每只的感染劑量,采用肌肉注射(100μl每只)或灌胃(500μl每只)兩種給藥途徑感染小鼠。在感染后4h、18 h、48 h、7d,利用活體成像技術進行活體觀察熒光素酶的表達;在對應時間點每組處死2只小鼠,取17種共19樣組織,提取活性蛋白后,用luciferase assay試劑盒檢測熒光素酶在不同組織的分布。結果成功構建了重組腺病毒質粒并拯救出相應的重組病毒,在病毒基因組水平,限制性酶切和PCR鑒定結果與預期一致。感染A549后,熒光觀察和luciferase活力測定結果顯示重組病毒表達GFP和熒光素酶。擴增純化后,得到1.65ml HAdV41GFP-T2A-Luc,顆粒滴度為7.6×1010vp/ml,感染滴度為2.9×108 IU/ml;得到2.11ml HAdV5GFP-T2A-Luc,顆粒滴度為4.2×1011vp/ml,感染滴度為3.1×1010 IU/ml。2種病毒經肌肉注射途徑感染,活體成像和體外酶活測定的結果均表明病毒主要分布在注射部位,目的基因表達強,在肝和脾報告基因表達較弱檢出,隨著時間延長逐漸減弱。HAdV41GFP-T2A-Luc經灌胃途徑感染小鼠,活體成像結果表明,僅在感染后18h,小鼠口鼻部可見較弱熒光,其他時間點或在其他部位未檢測到;體外組織檢測結果表明,在感染后4h和18h,在消化道(派氏結、小腸下段、大腸)可以檢測到較弱的luciferase表達。HAdV5GFP-T2A-Luc經灌胃途徑感染小鼠,活體成像結果表明,在感染后18h和48h,小鼠口鼻部可見較弱熒光;體外組織檢測結果表明,在消化道(派氏結、小腸下段、大腸)、氣管和肺可以檢測到較弱的luciferase表達。結論在小鼠體內,HAdV41和HAdV5經肌注途徑感染,主要分布在注射部位,少量分布在肝和脾;經灌胃途徑感染,目的基因表達較弱,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傊,我們成功構建了攜帶MERS-CoV S基因的重組HAdV41和HAdV5,單次免疫小鼠,能夠激發(fā)小鼠產生相應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利用報告基因系統(tǒng),觀察了重組病毒感染后在小鼠體內的分布情況,部分解釋了重組疫苗灌胃給藥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較弱的原因。本研究為MERS-CoV疫苗研發(fā)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首次觀察了重組HAdV41灌胃后目的基因在小鼠體內的表達分布,豐富了HAdV41病毒學的內容,為HAdV41載體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打下了基礎。研究結果同時提示小鼠不是理想的研究HAdV41口服感染的動物模型。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雁,張詠南;構建雙重組腺病毒的新載體[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0年03期
2 黃盛東,張寶仁,梅舉,李白翎;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D的重組腺病毒制備與鑒定[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0年05期
3 趙小東,韓峰,王艷,楊貴賓,應革,林勇平,王璇,吳淑華;表達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基因的重組腺病毒的構建[J];中國病毒學;2003年03期
4 陸巍,鄭樹;聚合酶鏈反應檢測重組腺病毒方法的建立及評價[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年12期
5 張梅,何金生,朱梅,汪紅俊;重組腺病毒方法的改建[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年01期
6 孟舒;曹江;黃盛東;秦永文;;人血管生成素相關蛋白2重組腺病毒制備[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年04期
7 吳小兵,董小巖,伍志堅,屈建國,侯云德;一種快速高效分離和純化重組腺病毒伴隨病毒載體的方法[J];科學通報;2000年19期
8 何金生,王健偉,溫樂英,洪濤;一種快速構建重組腺病毒的簡便方法[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9 劉靜杰;攜帶編碼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165的重組腺病毒能促進傷口愈合[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2年07期
10 趙軍,馮躍,孟榮貴,黃盛東;雙自殺基因融合基因重組腺病毒的制備與鑒定[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紹燕;金先慶;羅慶;;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克隆及其重組腺病毒的構建[A];中國西南地區(qū)第九屆小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2 熊俊;孫擎;胡凱猛;冀凱宏;劉厚奇;;重組腺病毒pAdEasy-1/pAdTrack-CMV-hSnaill質粒的構建[A];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組織學與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張春紅;黃忠;阮良基;曹漢威;;含豬生長激素基因的重組腺病毒的構建[A];第一屆中國養(yǎng)豬生產和疾病控制技術大會——2005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李玉峰;姜平;;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GP5蛋白重組腺病毒的構建與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5 李巧;王志剛;冉海濤;鐘世根;李興升;;載重組腺病毒Ad-EGFP/HIF-1α的超聲造影劑的制備以及超聲輻照對腺病毒活性的影響[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胡波;王芳;;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結構基因在重組腺病毒系統(tǒng)中的表達和鑒定[A];2007中國兔文化節(jié)“康大杯”兔業(yè)優(yōu)秀科技論文、科普作品集[C];2007年
7 靳繼德;劉鋮;哈小琴;李元敏;吳祖澤;;攜帶人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的重組腺病毒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治療的實驗研究[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8 祝成亮;魯敏翔;胡漢寧;劉芳;周新;;熱休克蛋白72重組腺病毒包裝及其對細胞凋亡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血脂分析與臨床學術研討會暨第九屆全國脂蛋白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郭浩;彭毅志;辛海明;;小鼠CCR7基因重組腺病毒的構建與鑒定[A];第八屆西南五省一市燒傷整形學術會議暨貴州省醫(yī)學會燒傷整形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徐琳;陳杰;麻曉峰;高下;;構建人pAdeasy-NT3-DsRed2融合基因重組腺病毒[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吳一福;重組腺病毒核糖核酸酶載體問世[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國華;重組腺病毒Ad-Apoptin-hTERT-E1a對結腸癌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2 郭小娟;疫苗載體人腺病毒41型和5型在小鼠的免疫效果評價和體內分布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李凱;漢灘病毒多組分新型重組腺病毒的制備及免疫學特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4 陳漉;特異性抗腫瘤重組腺病毒抑癌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李文輝;基于重組腺病毒的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6 陶陶;重組腺病毒HIF-1α基因治療腦缺血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馬臻;HBV X-HCV C融合基因重組腺病毒的構建及對肝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周繼章;雞源鸚鵡熱衣原體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重組腺病毒活載體疫苗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9 王瀾;重組腺病毒介導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對惡性腫瘤生物治療的臨床前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10 梁蔚芳;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與干擾素α-2a在體內和體外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曉娟;表達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重組腺病毒的構建與免疫原性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許晗;共表達PCV2 Cap蛋白和免疫增強因子InvC重組腺病毒甚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羅麗蕓;hAIF-1重組腺病毒對A549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4 孫慧玲;基于IGF2基因組印跡丟失的5型重組腺病毒靶向治療結直腸癌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5 夏迪;重組腺病毒Ad-Dectin-1轉染小鼠肺泡巨噬細胞及其在煙曲霉感染中的作用[D];南京大學;2015年
6 舒燕;Ad-pre-microRNA-193b重組腺病毒的構建及其抗白血病效應探討[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蔣丹;Betatrophin重組腺病毒過表達載體的構建[D];江蘇大學;2016年
8 劉凱;乙腦E基因和豬白細胞介素6基因重組腺病毒的構建與初步免疫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3年
9 唐丹;嗜肝細胞重組腺病毒基因治療載體的構建[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焦月盈;表達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結構蛋白的重組腺病毒及桿狀病毒的構建與鑒定[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
237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