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thraniline A抑制T細胞活化的作用及分子機制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俊,姚X,周瑤璽;T細胞活化信號傳遞的分子基礎[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3年04期
2 ;檢測細胞活化的新方法[J];食品科學;2004年07期
3 楊琳;郭明秋;;成熟和衰老T細胞活化后鈣信號的研究進展[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6年02期
4 李憲昌;L3T4分子對L3T4~+細胞在體內功能的重要性[J];上海免疫學雜志;1989年04期
5 劉];CD_3/TCR介導JurkatT細胞產生IL-2的差異[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1年02期
6 夏海濱,金伯泉;T細胞活化機理研究的最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2年05期
7 張雷,孫爾維,葛琪,曾耀英,高偉;凋亡細胞體外抑制T細胞活化[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0年08期
8 楊吉明;白細胞間介素[J];微生物學免疫學譯刊;1984年02期
9 薛彬,Edeman A,Thorbecke GJ;介紹一種用顏色顯示法測細胞的生長及增殖[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年02期
10 Gerry G.B.klaus;耿排力;;B細胞控制的闡明[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yN欣;李曉曦;馬玲;侯亞義;;17-β雌二醇增強TLR9信號引起的B細胞活化[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何賢輝;曾耀英;徐麗慧;邱海霞;蔡小嫦;;黃連素對T細胞體外活化的抑制作用[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一;閆立安;于春雷;;NF-κB誘導激酶(NIK)在TCR/CD3受體交聯(lián)的T細胞活化中的作用[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4 陳薪伊;李鍇;傅開元;;辛伐他汀抑制福爾馬林誘發(fā)的脊髓小膠質細胞活化及疼痛行為[A];第九次全國顳下頜關節(jié)病學及(牙合)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5 蔣廷旺;鄧安梅;韓志君;唐裕杰;仲人前;;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模型中細胞增殖及活化誘導凋亡研究[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靳昌忠;馮磊;李杰;姚航平;馮婷婷;吳南屏;;長期HAART對AIDS患者CD8+T細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靳昌忠;馮磊;李杰;姚航平;馮婷婷;吳南屏;;長期HAART對AIDS患者CD8+T細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響[A];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及醫(yī)學病毒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靳昌忠;馮磊;李杰;姚航平;馮婷婷;吳南屏;;長期HAART對AIDS患者CD8+T細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響[A];第二屆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孫大康;李柏青;;PKCθ在γδ~+T細胞經TCR途徑活化中的作用[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孫凱;金伯泉;馮琦;朱勇;楊琨;劉雪松;張建平;;血小板/T細胞活化抗原PTA1配體的初步鑒定[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胡德榮;炎癥過度反應與白細胞活化有關[N];健康報;2007年
2 ;外調內養(yǎng) 立體健康[N];上海科技報;2008年
3 實習生 李晗;解開人類衰老的密碼[N];經濟參考報;2010年
4 記者 白毅;SAP-PIX通路調節(jié)T細胞活化[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5 欣文;“學習療法”可使大腦細胞活化[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楊朝暉;中醫(yī)療法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N];科技日報;2009年
7 郭玉華 寧新榮 周為琴;維生素E促進免疫的途徑及機制[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楊朝暉;用現(xiàn)代科學給阿膠“驗明正身”[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鳳娥;Treg細胞與前列腺癌冷凍免疫反應關系[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秋舉;L-肉堿對H_2O_2誘導氧化應激的兩種魚細胞抗氧化功能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梁薇;EphB2在B細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臧淑妃;N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kupffer細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機制以及黃連素對其影響[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張子英;TCA對TGR5介導的NR8383細胞TNF-α和IL-1β信號通路的影響[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郭婧;轉錄因子Zfp281參與調控CD4~+ T細胞活化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7 陳峰陽;Stephanthraniline A抑制T細胞活化的作用及分子機制[D];浙江大學;2017年
8 劉永安;MiR-155調控T細胞活化的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9 姜毅楠;可溶性CD22作為B細胞活化標志物的臨床意義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10 李昊文;T細胞活化連接蛋白LAT分子參與外周T細胞活化和分化的調節(jié)機制探討[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逸;PMA+Iono和Z-VRPR-FMK對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細胞生長的影響[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2 謝國麗;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細胞和CD8+T細胞上PD-1的表達情況及其與相關臨床指標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楊密清;小鼠免疫細胞對HepG2細胞糖代謝及其水平的影響[D];福州大學;2014年
4 李建輝;蛋白4.1R對CD8~+T細胞活化信號轉導的調控[D];鄭州大學;2016年
5 張敏銳;LAT在T系白血病裸鼠CD59介導的T細胞活化信號轉導中的作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6 成功;雷帕霉素對小鼠記憶T細胞的體外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劉艷平;BTLA信號在T細胞活化啟動和早期階段的調節(jié)作用[D];蘇州大學;2012年
8 劉敏;DANCE作為體內外細胞的病理反應及其機制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9 戴樹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人淋巴細胞活化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預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岑治宏;B10細胞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變化[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341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34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