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登革病毒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EA. hy926細胞凋亡
本文關鍵詞:2型登革病毒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EA. hy926細胞凋亡 出處:《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登革病毒 線粒體膜電位 血管內(nèi)皮細胞
【摘要】:目的:探討登革病毒誘導EA.hy926細胞(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融合細胞株)相對活力的變化與線粒體膜電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改變及線粒體凋亡途徑的關系。方法:用2型登革病毒(denguevirus type 2,DENV-2)感染EA.hy926細胞,MTT法檢測感染前后EA.hy926細胞的相對活力,熒光顯微鏡和流式細胞術分別觀察感染前后JC-1在EA.hy926細胞線粒體內(nèi)的聚集情況以檢測Δψm的改變,通過比色法檢測caspase-9的活性變化。結果:DENV-2感染EA·hy926細胞24 h、36 h及48 h后,細胞活性受到顯著抑制,550 nm處的A值均低于未感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JC-1染色顯示,感染后各時點,代表正常線粒體的紅色熒光均較未感染組減弱,而代表Δψm下降的綠色熒光較未感染組逐漸增強。流式細胞術檢測Δψm平均熒光密度比未感染組減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DENV-2感染后早期即可出現(xiàn)caspase-9活性的上升,與未感染組相比,各時點的活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DENV-2感染EA·hy926細胞后可誘發(fā)Δψm下降,增強caspase-9活性,進而啟動線粒體的凋亡途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ngue virus induced EA.hy926 cells (cell line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fusion) and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itochondrial membrane relative activity of potential, m and delta ps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Methods: dengue virus type 2 (denguevirus type 2, DENV-2) infection of EA.hy926 cells, MTT method to detect the infection of EA.hy926 cell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ative activit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aggregation of JC-1 before and after infection in EA.hy926 cell mitochondria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M delta psi, by changing the activity of the caspase-9 colorimetric assay. Results: the infection of DENV-2 EA hy926 cells in 24 h, 36 h and 48 h after the cell activity was inhibited at 550 nm A values were lower than the uninfected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0.01); JC-1 staining showed red fluorescenc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fection, on behalf of normal mitochondria were Compared with the uninfected group decreased,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green fluorescent m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delta psi uninfected group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mean fluorescence density of delta psi detection m than the uninfected group. Flow cytometry, differences can occur early caspase-9 activity increas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DENV-2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uninfected group, activity difference at each time point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DENV-2 EA infection, hy926 cells can induce Delta Psi m decreased, increased caspase-9 activity and apoptosis of mitochondrial pathway.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中山醫(y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育部熱帶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30872350)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S2012010009050)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No.2010B050700008;No.2011B040300022)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No.2011J4100084)
【分類號】:R373.33
【正文快照】: 登革熱是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蚊媒傳播疾病之一,但目前仍缺乏合適的實驗動物模型和特異性的治療手段,也沒有安全的疫苗可以預防其傳播。對于重癥型的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或登革休克綜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血管內(nèi)皮損傷導致的血漿滲漏及出血是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江濤;郭雄;吳翠艷;馬瑋娟;韓晶;武世勛;張銀剛;;線粒體細胞色素c介導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參與大骨節(jié)病關節(jié)軟骨細胞凋亡的發(fā)生機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5期
2 龍喜貴;李穎;鄭毅濤;齊一鳴;黃俊琪;;CXCR4抑制劑AMD3100對2型登革熱病毒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4期
3 曾葭;陳小宇;祝愛珍;劉成成;譚廣銷;劉革修;;鹽霉素增強吉非替尼誘導人肺腺癌細胞株A549凋亡的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愛林,余日安,魯文清;3-氯-4-二氯甲基-5-羥基-2(5氫)-呋喃酮對L-02細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響[J];癌變.畸變.突變;2005年06期
2 李運東;張桂賢;安晶;劉青;陳維偉;;革胡子鯰全血培養(yǎng)制備染色體條件探索[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04期
3 沈超,鄭從義,李朝陽,屈三甫;離體培養(yǎng)細胞系冷休克敏感差異性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3年04期
4 安晶;張桂賢;李運東;劉青;陳維偉;;鯉魚凍血細胞培養(yǎng)及染色體制備條件優(yōu)化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年02期
5 王健偉;任麗麗;屈建國;孫異臨;陳良標;洪濤;;SARS-CoV在Vero細胞培養(yǎng)中的多形性特征[J];病毒學報;2006年01期
6 郭宇飛;程安春;汪銘書;賈仁勇;文明;周偉光;周毅;陳孝躍;;鴨胚成纖維細胞中鴨瘟強毒的增殖特性研究[J];病毒學報;2008年05期
7 呂道遠,宋平,陳云貴,彭茂宇,桂建芳;黃鱔性腺自然逆轉(zhuǎn)過程中vasa基因的表達分析[J];動物學報;2005年03期
8 李楨,鄒紅巖,吳國光,程良紅,王大明,唐斯;HLA新基因B"非漢字符號"610攜帶者家系B淋巴細胞系的建立[J];中國輸血雜志;2004年05期
9 潘麗艷;郭喜平;李淑紅;崔黎明;劉冰;劉利;赫榮華;田玉玲;;胡桃楸樹皮提取物對SMMC-7721、MCF-7和A549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1期
10 何娉婷;陶杰;薛建軍;陳玉蘭;;梭形納米二氧化鈦溶膠的制備及其抗菌性能和細胞毒性[J];材料導報;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唐小江;馬爭;黃建勛;黃漢林;李來玉;牛僑;;正己烷引起紅細胞膜血影蛋白交聯(lián)的研究[A];中國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抗誘變劑和抗癌劑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次全國學術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貴州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青;許小琴;王志剛;王彬;;板藍根多糖對小鵝瘟病毒體外抑制作用的研究[A];紀念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成立30周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華東區(qū)第十九次中獸醫(yī)科研協(xié)作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小堅;家蠶類胰島素基因BBX-B8的功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王翠翠;文蛤多肽的分離純化及抗腫瘤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李樹春;自體HCN2-MSCs希氏束內(nèi)移植治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朱高浦;山茶花MADS-box家族B類基因克隆及在重瓣花形成中的作用[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年
5 王彤光;60例犬乳腺腫瘤病理組織學、手術及預后的調(diào)查與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6 肖劍;重組腺病毒介導的人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_1基因調(diào)節(jié)椎間盤生物功能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郝文波;噬菌體肽庫技術篩選特異阻斷惡性瘧原蟲感染紅細胞粘附短肽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傅贊;p15、p16在膽系癌中表達及對人膽管癌細胞增殖影響的實驗對比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9 于紅;鈍頂螺旋藻多糖抗病毒及抗腫瘤作用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10 王兆卿;中心體定位的具有原癌基因?qū)傩缘娜嗽葱禄騝epo的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玉;雷公藤甲素對子宮內(nèi)膜癌細胞株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張曉偉;N,N'-雙(N-羥乙基氨丙基)草酰胺橋聯(lián)多核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與DNA相互作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張麗;兩種不同來源的視網(wǎng)膜Müller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生長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李文星;藍靛果花色苷提取及其抗腫瘤功能機理的初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蔡拓;檳榔堿體外代謝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向駿;鴨瘟病毒VP19c蛋白的表達、細胞內(nèi)定位及RNA干擾抑制病毒復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7 溫麗媛;有機銻羧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結構研究[D];聊城大學;2010年
8 王燕;致病性壞死梭桿菌細胞壁溶膠原成分分離純化及細胞毒性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9 劉玲娟;DNA甲基轉(zhuǎn)移酶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米寧;甜菜堿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方敏,王曉東;細胞凋亡的線粒體通路[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年01期
2 魏立,孔佩艷,陳幸華,彭賢貴,常城,曾東風,劉紅,劉林,王慶余,張怡;抗CXCR4單克隆抗體對HL-60細胞粘附性及Bcl-2、Fas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4年04期
3 廖紅舞;黃俊琪;;2型登革病毒誘導ED25細胞凋亡及死亡受體的表達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年12期
4 曾葭;劉成成;祝愛珍;陳小宇;譚廣銷;劉革修;;鹽霉素抑制人肺腺癌耐順鉑細胞株A549/DDP增殖及誘導凋亡的機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2年05期
5 全國大骨節(jié)病監(jiān)測組;劉寧;;2006年全國大骨節(jié)病病情監(jiān)測總結報告[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7年06期
6 ;大骨節(jié)病診斷標準[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1994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振友;柏志全;肖瑞;盧業(yè)成;;登革病毒感染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ICAM-1表達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7年12期
2 江麗芳!510089廣州,郭輝玉!510089廣州,方丹云!510089廣州;登革病毒對人血管內(nèi)皮細胞分泌ET-1及PGI_2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1999年03期
3 閻國珍;祝慶余;徐品芳;李德榮;陳萬榮;;用空斑中和試驗鑒定登革病毒[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1982年03期
4 閻國珍,祝慶余,徐品芳,辛顏彬,楊保安;用單克隆抗體快速鑒定登革病毒[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84年04期
5 陳玉本;王飛;鄺繼深;劉躍;陳文洲;;海南島125株登革病毒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病毒學;1988年03期
6 鄒小兵,何政賢,王清文;登革病毒對人體淋巴細胞SCE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92年03期
7 胡志君,楊佩英;登革病毒的感染及復制研究進展[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1年01期
8 陳水平,秦鄂德;登革疫苗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1年01期
9 安靜,周德山,張俊磊;經(jīng)腦感染后登革病毒在小鼠脊髓分布特點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趙衛(wèi),曹虹,張文炳,何小艷;登革病毒感染性轉(zhuǎn)錄體技術[J];生物技術;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俊;;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與卡鉑、順鉑誘導的細胞凋亡[A];第七屆全國生物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2 葛淑君;程時;仲崇霞;侯琳;;金屬硫蛋白與心肌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特異結合[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3 杜愛英;趙啟韜;王楠;張尚立;苗俊英;;膜整連蛋白β4和磷脂酰膽堿特異性磷脂酶C介導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過程中細胞內(nèi)cAMP水平的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徐秀虹;李清剛;賈保祥;田野;杜林棟;;生物人工血濾器的研制及體外實驗[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凡;劉朝奇;史繼靜;周永芹;韓鈺;任東明;;HIV-1 Nef通過Erk1/Erk2 Mapk信號途徑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達[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盧立軍;賴炳森;孫樹秦;沈曉京;郭勇;王湛博;;不同配比脂肪酸對家兔血管內(nèi)皮細胞形態(tài)變化的掃描電鏡觀察(摘要)[A];中國動物學會全國顯微與亞顯微形態(tài)科學(細胞及分子顯微技術科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孫瑞娟;董唏;胡青華;X.WANG;J.E.STOLTZ;;流體切應力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caveolin-1的調(diào)節(jié)[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8 劉箐;鄭榮梁;王歡;牟萍;;類NADPH氧化酶介導產(chǎn)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維持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生存并參予血管內(nèi)皮細胞(HUEVC)信號轉(zhuǎn)導[A];第六屆全國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yī)學學術會議和海峽兩岸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王翔;吳澤志;蔡紹皙;王曉軍;羅向東;楊宗城;黎鰲;;內(nèi)毒素直接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細胞生物力學機理[A];第七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劉霞;尹德領;張運;趙靜;張尚立;苗俊英;;膜整聯(lián)蛋白β4介導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衰老[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日信;基膜培養(yǎng)使細胞“堅強”[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2 記者 王大軍;冷凍預制基膜快速培養(yǎng)高質(zhì)細胞[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然;登革病毒非編碼3’亞基因組RNA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2 王明連;登革病毒NS5蛋白在原核細胞中的活性表達及其拮抗肽篩選[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3 陳水平;登革病毒prM-E基因的多價重組質(zhì)粒DNA的免疫原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4 李濤;1,25-(OH)_2D_3作為生物活性因子在組織工程骨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5年
5 張俊磊;登革2型病毒與內(nèi)皮細胞表面整合素β_3相互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李東;血管內(nèi)皮細胞miR-125和miR-126的功能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楊杰;登革病毒EDⅢ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其與ECV304細胞相互作用蛋白的篩選與鑒定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8 李艷平;Catalase基因多態(tài)的研究與功能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9 劉毅;大鼠腹主動脈程序化冷凍保存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10 葛春喜;白紋伊蚊對登革病毒細胞內(nèi)免疫的研究[D];中山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宇姣;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一、二結構域的表達、鑒定及蚊蟲組織中登革病毒受體分子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張俊磊;登革病毒廣州2002年流行株的分離鑒定及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細胞分子機制的初探[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段鴻元;登革3型病毒prME和NS1多基因重組質(zhì)粒DNA免疫原性增強效果觀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4 李文龍;血管內(nèi)皮細胞特異表達Cre重組酶轉(zhuǎn)基因小鼠的建立[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5 陳宗濤;小鼠抗登革病毒2型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特性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鞠遠榮;柯薩奇B_3病毒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骨架、緊密連接和通透性的影響及p38MAPK的調(diào)控作用[D];山東大學;2005年
7 吳潔;基因芯片研究細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可能機制[D];武漢大學;2005年
8 李東英;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基因原核及真核表達質(zhì)粒的構建[D];鄭州大學;2006年
9 陳慧;人未受精、受精未分裂卵母細胞及早期發(fā)育阻滯胚胎的超微結構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10 劉金鐘;血管化組織工程骨的構建[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79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37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