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4、IL-13蛋白表達及抗IL-4、IL-13人源單鏈抗體的篩選
本文關鍵詞:IL-4、IL-13蛋白表達及抗IL-4、IL-13人源單鏈抗體的篩選
【摘要】:目的:表達IL-4和IL-13蛋白,從人源單鏈抗體文庫中分別篩選抗IL-4和抗IL-13單鏈抗體。方法:采用RT-PCR從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mRNA中擴增IL-4和IL-13 cDNA;構建硫氧還蛋白融合表達載體,轉化大腸桿菌BL21,IPTG誘導表達并對表達產(chǎn)物進行純化鑒定。以生物素化的IL-4和IL-13為抗原從前期構建的人源抗體文庫中采用噬菌體展示技術分別篩選抗IL-4和抗IL-13人源單鏈抗體(scFv)。結果:擴增的IL-4 cDNA大小為280 bp,表達的融合蛋白大小為27 kD左右。擴增的IL-13 cDNA大小為252 bp,表達的融合蛋白大小為25 kD左右。分別以生物素化的IL-4和IL-13蛋白為抗原,采用噬菌體展示技術對人源抗體文庫進行3輪富集后,分別有大約37%的scFvs與IL-4有結合特性,有約27%的scFvs與IL-13有結合特性。篩選了4株分別與IL-4和IL-13結合能力強的單鏈抗體進行了Western blot鑒定和測序。結論:成功篩選到抗IL-4和抗IL-13人源性單鏈抗體。
【作者單位】: 瀘州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00415) 四川省青年基金(2012JQ0018) 瀘州市科技局項目(2010-S-13)
【分類號】:R392.11
【正文快照】: 白細胞介素(IL)IL-4和IL-13表達于2型輔助性T細胞(Th2)和肥大細胞上,是遺傳性過敏癥和過敏性炎癥疾病如哮喘發(fā)病機制中關鍵的細胞因子[1,2]。IL-4和IL-13都可促進急性炎性過程和呼吸道基本結構的變化,促進其受體在多種類型的細胞上表達[3]。遺傳性過敏癥和過敏性炎癥疾病的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斌杰;白介素-13(IL-13)與某些臨床疾病的關系[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1999年12期
2 王玨;鐵與細胞因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03年02期
3 王文;IL-13對造血系統(tǒng)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1996年01期
4 譚湘陵,曹錚,劉炎,劉梅,顧曉松;睫狀神經(jīng)節(jié)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基因克隆[J];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1997年04期
5 王燕妮,謝毅,肖谷田,李明,畢惠祥,巢穗,王萍,李英杰;免疫篩選惡性瘧原蟲cDNA克隆[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7年04期
6 周曉云,黃建寧,王慧中,王榮偉;鏈霉菌堿性脂肪酶的研究[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1999年05期
7 李劍,劉新平,藥立波,林樹新,季少平,聶曉燕;從人T細胞淋巴瘤cDNA文庫中篩選含PH結構域編碼序列的新基因[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1期
8 呂欣,薛小平,楊喬欣,馬文煜,尹文;利用噬菌體肽庫篩選漢灘病毒受體結合表位的研究[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1期
9 武婕,范國才,王清明,陳惠鵬;用噬菌體隨機肽庫篩選刺激細胞生長的活性小肽[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1期
10 陳新華;噬菌體隨機肽庫的應用現(xiàn)狀[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曉燕;方定志;劉秉文;;人肝臟高凝狀態(tài)相關基因的篩選[A];2004全國血脂分析及其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第七屆全國脂蛋白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李曉琳;孟明耀;劉建生;李琦涵;侯宗柳;;人源性抗甲型肝炎病毒Fab噬菌體抗體分子的初步篩選[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王春花;成軍;郎振為;吳煜;楊艷杰;張黎穎;劉妍;;基因表達譜芯片技術篩選XTP3蛋白反式調節(jié)基因[A];第一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暨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攻關協(xié)作組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安;尹繼剛;向梅;劉賢英;張巖;陳啟軍;;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與宿主黏附相關蛋白質的篩選[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Influence of BCG dose and age of inoculated mice on immunoprotection against tuberculosis and expression of IFN-γ/IL-4[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6 儲毅;華麗;劉全華;鮑一笑;;野生型和突變型IL-13對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免疫球蛋白E的影響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2011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洪艷;梁文妹;李一欣;謝莉;;IFN-γ、IL-4在生后發(fā)育期間家兔直腸的表達[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8 周曉榮;路麗明;丁慶;江陽;焦志軍;周蕓;周光炎;;人CⅡTA基因通過表觀遺傳學途徑抑制Jurkat細胞IL-4表達[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9 許勇鋼;楊曉紅;張姍姍;麻柔;;應用四色流式細胞術同時檢測Th、Tc細胞亞群(摘要)[A];第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張宗芬;賈金波;袁潤英;;PAR特異性免疫治療前后IL-4、IFN-γ、SIgE的動態(tài)觀察[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登勇;人白細胞介素8治療性疫苗的研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2 吳明媛;臍血衍生的樹突狀細胞體外誘導調節(jié)因素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3 張慧云;IL-12對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和介質分泌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7年
4 秦娣;IL-10、IL-4及其信號通路在HSV-1激活KSHV復制中的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劉建治;變態(tài)反應相關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張志超;乙型肝炎病毒表位PreS1基因工程抗體的獲得——天然及免疫人源單鏈抗體庫的構建[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7 張文紅;抗原表位肽的快速篩選鑒定及其在免疫檢測和抗體制備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林夏鴻;催乳素免疫調節(jié)效應的研究及其信號傳導途徑的蛋白質組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呂紅彬;甲狀腺相關眼病動物模型建立及發(fā)病機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許東明;應用RNA干擾技術敲除催乳素受體研究自分泌催乳素對激活的Jurkat細胞的免疫調控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志杰;耐消化道逆環(huán)境短雙歧桿菌A04菌株的德育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朱明月;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凋亡誘導配體(TRAIL)基因的改造及其在畢赤氏酵母菌中的表達分析[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陳開森;BALB/c小鼠系統(tǒng)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免疫功能探討[D];江西醫(yī)學院;2005年
4 李素華;大鼠異體腎移植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術后外周血細胞因子的動態(tài)監(jiān)測[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李曉琳;大容量非免疫人源性Fab噬菌體抗體庫的構建及初步篩選[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郭安;微小隱孢子蟲子孢子黏附相關蛋白質的篩選及定位[D];吉林大學;2008年
7 林青;TNF-α對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和介質分泌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8年
8 熊鶯;IL-13和乙醇促進人肺成纖維細胞膠原表達[D];南昌大學;2011年
9 胡占東;人源Fab噬菌體抗體庫的構建及抗IL-4抗體的初步篩選[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吳茜;急性肺血栓栓塞動物模型的建立與IL-13、TGF-β在肺栓塞中的作用初步探討[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32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23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