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大學附屬醫(yī)院秋冬季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調查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00:19
【摘要】: 目的 調查大學附屬醫(yī)院秋冬季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分布情況及細菌耐藥,為臨床經驗用藥的選擇提供參考。通過與痰培養(yǎng)比較探討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術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110例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采集患者痰標本,用基因芯片技術中的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方法和傳統(tǒng)培養(yǎng)方法檢測病原體,觀察病原學分布、對臨床常用抗菌藥物耐藥率,同時比較上述兩種檢測方法的優(yōu)劣。 結果 1.痰培養(yǎng)110例患者中,致病菌陽性者56例,陽性率為50.9%。共分離細菌及真菌64株,其中革蘭陰性桿菌占65.6%(42株),鮑曼不動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最常見,分別為18.8%(12株)和17.2 %(11株);革蘭陽性球菌占17.2 %(11株);真菌占17.2 %(11株)。2. 12株鮑曼不動桿菌對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頭孢替坦、頭孢唑啉及呋喃妥因耐藥率大于90.0%;氨芐西林83.3%;環(huán)丙沙星、頭孢曲松、頭孢吡肟及氨芐西林/舒巴坦50.0%;頭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41.7%;美羅培南28.6%;頭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亞胺培南25.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7%;阿米卡星耐藥率為0。11株銅綠假單胞菌對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復方磺胺甲惡唑耐藥率85.7%;四環(huán)素80.0%;頭孢唑肟75.0%;頭孢噻肟62.5%;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環(huán)丙沙星、頭孢曲松50.0%;妥布霉素37.5%;左旋氧氟沙星36.4%;頭孢他啶、頭孢吡肟、阿米卡星33.3%;亞胺培南27.3%;哌拉西林25.0%;頭孢哌酮/舒巴坦1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美羅培南9.1%。3.對110例患者痰標本同時行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結果顯示96例檢測到病原體,陽性率87.3%,共檢測出病原體126株,其中細菌106株,非典型病原體20株。病原體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鮑曼不動桿菌28.6%(36株),銅綠假單胞菌15.9%(20株),肺炎克雷伯菌14.3%(18株),肺炎支原體13.5%(17株),肺炎鏈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各6.3%(各8株),流感嗜血桿菌5.6%(7株),金黃色葡萄球菌4.8%(6株),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和軍團菌各2.4%(各3株)。25例(22.7%)患者存在混合感染。4. LAMP技術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診斷方面靈敏度高,達87.3%,優(yōu)于常規(guī)痰培養(yǎng)(50.9%)。 結論 1.在大學附屬醫(yī)院秋冬季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分離出的病原體中,細菌占82.8-84.1%,非典型病原體占15.9%。細菌感染中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居前兩位。2.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唑啉、頭孢替坦及氨芐西林耐藥率高;銅綠假單胞菌對復方磺胺甲惡唑、四環(huán)素、頭孢唑肟耐藥率高;這兩種細菌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及美羅培南敏感性高。3.LAMP技術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診斷方面具有檢測快速、靈敏度高的優(yōu)點,靈敏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痰培養(yǎng)。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446.5;R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玉榮;;莫西沙星序貫療法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年21期

2 周澤恩;;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特征與治療[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3 林華華;鐘蓮蓮;;基層綜合性醫(yī)院人工氣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4 徐國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嚴重下呼吸道感染105例臨床觀察[J];內科;2011年05期

5 鐘小珠;;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監(jiān)測分析與預防措施[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年20期

6 劉曉鳳;;下呼吸道感染運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年22期

7 郭天玉;;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年24期

8 朱茜文;;痰熱清聯(lián)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重癥下呼吸道感染41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年18期

9 張立;林勇;;降鈣素原在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10 申華;;下呼吸道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病原學與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琦;;肺結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特點及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陳和斌;陸小霞;夏維;孫繼民;;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痰檢細菌分布和耐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3 馬紅松;沈忠海;;血清前降鈣素水平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的應用價值[A];2006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吳壽山;;淺析老年肺結核和下呼吸道感染并存[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于樹云;畢玲;司進;單志英;葛庚芝;吳鴻范;;陰溝腸桿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藥性分析[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李舜舞;曾欣榮;;三種治療下呼吸道感染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劉鳳娟;苗朝霞;沈曉莉;;老年食管賁門癌術后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A];全國第九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呂曉菊;劉凱;劉焱斌;宗志勇;俞汝佳;盧家秀;;隨機、單盲、多中心、平行分組研究評價吉米沙星片與左氧氟沙星片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A];2008第十一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祝國紅;陳志敏;唐蘭芳;;5歲以下小兒下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體的檢測[A];第六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兒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班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劉智成;汪憲安;;47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分析與干預措施[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四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何仁;快速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新選擇[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2 編譯 李勇;五種病原體與卒中有關[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3 皮膚性病學博士 李锘;引起“非淋”的病原體有哪些[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10年

4 陸曉靜;中國檢科院(無錫)人體攜帶病原體研究室掛牌成立[N];中國國門時報;2009年

5 ;專家呼吁建立新病原體學學科[N];保健時報;2010年

6 北京地壇醫(yī)院 蔡fg東;病原體越來越“現(xiàn)代化”[N];健康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惠婷;檢驗新技術 挑戰(zhàn)病原體[N];河南日報;2009年

8 韓林濤;中法合攻新發(fā)病原體[N];健康時報;2006年

9 蜀嬰;感染和傳染[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10 記者 項錚;團山會議研討罕見病原體防治策略[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愛英;基因芯片技術檢測性傳播生殖器潰瘍性疾病病原體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楊京華;小兒肺炎病證規(guī)律及肺炎合劑對RSV感染A549細胞后趨化因子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吳黎明;基因芯片技術檢測性傳播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見病原體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劉毅;腦脊液病原體檢測芯片技術平臺的建立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06年

5 范p,

本文編號:26675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6675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47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