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級靶向性液態(tài)氟碳脂質微球超聲造影劑的制備及其體外尋靶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17:48
本文關鍵詞:納米級靶向性液態(tài)氟碳脂質微球超聲造影劑的制備及其體外尋靶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 液態(tài)氟碳 超聲造影劑 納米 靶向
【摘要】:目的:優(yōu)化制備出具有高效性的肝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的配體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以其為載體制備一種新型的具備特異性肝臟靶向性能的超聲造影劑-攜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的脂質包裹的納米級液態(tài)氟碳微球超聲造影劑,研究其在體外的肝細胞尋靶能力,為今后對其在體內肝臟尋靶能力的研究做好基礎,對評價肝臟不同損傷程度的超聲靶向顯影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首先采用還原胺化法[1],優(yōu)化制備肝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的配體-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再將二棕櫚酰磷脂酰膽堿、DSPE-020PA、膽固醇按照一定比例溶于三氯甲烷中,最后旋轉蒸發(fā)儀蒸發(fā)成脂質膜,用制備成功的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溶液將脂質膜溶解洗脫下來,并逐滴加入液態(tài)氟碳,通過超聲波細胞粉碎機進行振蕩獲得目標靶向超聲造影劑,并觀察其形貌、檢測其粒徑及電位,并采用以上同樣方法,將脂質膜洗脫液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溶液更換位為磷酸鹽緩沖溶液,制備出非靶向超聲造影劑;將制備成功的靶向與非靶向超聲造影劑均滴入貼壁生長的處于對數(shù)期狀態(tài)的正常大鼠肝細胞(BRL)及正常人肝細胞(LO2)中,在電子顯微鏡、倒置熒光顯微鏡及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對比觀察兩組細胞中兩種造影劑的靶向結合效果。結果:成功制備出肝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的配體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并合成了液態(tài)氟碳微球超聲造影劑,其鏡下觀形態(tài)圓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徑約在200nm左右,電位約在㧏35mV左右,性質穩(wěn)定;靶向超聲造影劑能靶向聚集于BRL及LO2細胞膜周圍,而非靶向超聲造影劑對BRL及LO2細胞膜并無靶向結合能力。結論:自制的攜半乳糖化多聚賴氨酸的脂質包裹的納米液態(tài)氟碳微球超聲造影劑具有粒徑均一、形態(tài)良好、性質穩(wěn)定的優(yōu)點,能高效聚集在肝細胞周圍,對今后實時在體監(jiān)測并定量評估肝臟損傷程度的超聲顯影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礎。
【關鍵詞】: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 液態(tài)氟碳 超聲造影劑 納米 靶向
【學位授予單位】:川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45.1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4
- 第一部分 肝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的配體制備研究14-20
- 材料與方法14-16
- 結果16
- 討論16-20
- 第二部分 肝臟靶向納米級液態(tài)氟碳微球超聲造影劑的制備20-25
- 材料與方法20-21
- 結果21-22
- 討論22-25
- 第三部分 肝臟靶向液態(tài)氟碳超聲造影劑的體外尋靶實驗研究25-30
- 材料與方法25-27
- 結果27
- 討論27-30
- 結論30-31
- 附圖31-38
- 參考文獻38-41
- 綜述:肝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的研究進展41-53
- 參考文獻49-53
- 個人簡歷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青萍,周翔,柳建華;新型超聲造影劑對組織器官血流灌注的研究[J];放射學實踐;2000年03期
2 程文,張青萍;超聲造影劑在治療方面應用研究的進展[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1年07期
3 左松,劉政;新型超聲造影劑和成像方法在肝臟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2年01期
4 馬忠武,周美樹,朱小敏,黃蘭芬,張國強,何淑群;胃超聲造影劑的臨床應用研究[J];武警醫(yī)學;2003年02期
5 朱彩霞,陳國琴;胃窗超聲造影劑臨床應用體會[J];上海醫(yī)學影像;2003年04期
6 潘敏,鄧又斌;超聲造影劑成像新技術在無創(chuàng)性估測心腔內壓力中的運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年02期
7 高云華,譚開彬;超聲造影劑介導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年12期
8 錢夢,
本文編號:695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6959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