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產(chǎn)前超聲技術在中晚孕期產(chǎn)前超聲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06:10
目的探討新型智能產(chǎn)前超聲技術(SF)技術包括標準切面自動識別與獲。⊿FDA)技術和生長參數(shù)自動測量(SFM)技術的臨床使用價值。方法使用SF技術和傳統(tǒng)超聲技術對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妊娠16~41周正常連續(xù)單胎1005例進行丘腦水平橫切面(A)、上腹部水平橫切面(B)和股骨長軸切面(C)3個標準切面的識別與獲取,測量雙頂徑(BPD)、頭圍(HC)、腹圍(AC)和股骨長(FL)4個生長參數(shù)。另選擇60例胎兒進行2種技術觀察者內(nèi)和觀察者間重復性測量分析;運用Wilcoxon帶符號秩檢驗比較2種技術進行切面識別與獲取以及參數(shù)測量所需的時間;使用組內(nèi)相關系數(shù)評價傳統(tǒng)超聲與SF技術測量的一致性,并評價SF技術切面獲取及生長參數(shù)測量的準確率。結果與傳統(tǒng)超聲技術相比,SF技術測量的重復性更好。使用SF與傳統(tǒng)技術測量4個生長參數(shù)的組內(nèi)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8、0.995、0.998、0.998。通過判定,使用SF技術識別與獲取標準切面A、B和C成功率分別為98.00%、99.10%和99.60%,測量BPD、HC、AC和FL成功率分別為100%、100%、99....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20,17(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超聲技術與SFDA技術識別、獲取與測量的標準切面。圖a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丘腦水平橫切面及雙頂徑、頭圍測量;圖b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丘腦水平橫切面及雙頂徑、頭圍測量;圖c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上腹部橫切面及腹圍測量;圖d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上腹部橫切面及腹圍測量;圖e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股骨長軸切面及股骨長測量;圖f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股骨長軸切面及股骨長測量;SFDA為標準切面自動識別與獲取技術
圖3 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的Bland–Altman散點圖。圖a是對同一丘腦水平橫切面進行雙頂徑測量;圖b是對同一丘腦水平橫切面進行頭圍測量;圖c是對同一上腹部水平橫切面進行腹圍測量;圖d是對同一股骨長軸切面進行股骨長測量2.標準切面獲取及生長參數(shù)測量的成功率結果:使用SFDA技術對1005例胎兒進行切面判斷、獲取及測量,各標準切面識別、獲取及生長參數(shù)測量,結果顯示,切面A、切面B、切面C一次獲取的成功率為95.02%、96.71%和99.00%,總體成功率為98.00%、99.10%和99.60%(表3)。生長參數(shù)BPD、HC、AC和FL測量的一次成功率為100%、100%、98.80%和99.70%(表4)。對非一次測量成功的情況進行分析(表5),均存在測量偏大和偏小的情況,無明顯偏倚。
2.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的重復測量結果: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進行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散點圖顯示,BPD、HC、AC和FL的重復性測量中,分別有8.30%(5/60)、6.67%(4/60)、5.00%(3/60)和6.67%(4/60)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范圍外(圖3)。臨床工作中,如果直線測量以±2 mm,橢圓擬合測量為±10 mm為可接受度范圍,則4個參數(shù)的重復性測量僅有BPD測量有1.67%(1/60)位于可接受范圍外。3.2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切面的重復性測量結果:2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進行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散點圖顯示,BPD、HC、AC和FL的重復性測量中,分別有6.67%(4/60)、3.33%(2/60)、1.67%(1/60)和3.33%(2/60)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范圍外(圖4)。臨床工作中,直線測量以±2 mm,橢圓擬合測量為±10 mm為可接受度范圍,則4個參數(shù)的重復性測量僅有AC和FL的測量有1.67%(1/60)位于可接受范圍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動容積導航技術獲得胎兒顱腦切面及自動測量參數(shù)的可靠性和準確性[J]. 孟璐,王冰,解麗梅,趙丹.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8(11)
[2]基于圖像處理測量超聲圖像中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指標[J]. 丁紅,鄭末晶,陳良旭,王博源. 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 2018 (05)
[3]超聲圖像中胎兒頭圍的自動測量[J]. 李璟,倪東,李勝利,韓笑,尹曉浪,汪天富,陳思平.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2014(05)
[4]對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超聲醫(yī)師分會《產(chǎn)前超聲檢查指南(2012)》的深入解讀[J]. 李勝利. 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4(04)
[5]產(chǎn)前超聲檢查指南(2012)[J]. 李勝利,鄧學東. 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2(07)
本文編號:3432029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20,17(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超聲技術與SFDA技術識別、獲取與測量的標準切面。圖a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丘腦水平橫切面及雙頂徑、頭圍測量;圖b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丘腦水平橫切面及雙頂徑、頭圍測量;圖c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上腹部橫切面及腹圍測量;圖d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上腹部橫切面及腹圍測量;圖e為傳統(tǒng)超聲技術獲取的股骨長軸切面及股骨長測量;圖f為SFDA技術識別與獲取的股骨長軸切面及股骨長測量;SFDA為標準切面自動識別與獲取技術
圖3 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的Bland–Altman散點圖。圖a是對同一丘腦水平橫切面進行雙頂徑測量;圖b是對同一丘腦水平橫切面進行頭圍測量;圖c是對同一上腹部水平橫切面進行腹圍測量;圖d是對同一股骨長軸切面進行股骨長測量2.標準切面獲取及生長參數(shù)測量的成功率結果:使用SFDA技術對1005例胎兒進行切面判斷、獲取及測量,各標準切面識別、獲取及生長參數(shù)測量,結果顯示,切面A、切面B、切面C一次獲取的成功率為95.02%、96.71%和99.00%,總體成功率為98.00%、99.10%和99.60%(表3)。生長參數(shù)BPD、HC、AC和FL測量的一次成功率為100%、100%、98.80%和99.70%(表4)。對非一次測量成功的情況進行分析(表5),均存在測量偏大和偏小的情況,無明顯偏倚。
2.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的重復測量結果:同一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進行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散點圖顯示,BPD、HC、AC和FL的重復性測量中,分別有8.30%(5/60)、6.67%(4/60)、5.00%(3/60)和6.67%(4/60)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范圍外(圖3)。臨床工作中,如果直線測量以±2 mm,橢圓擬合測量為±10 mm為可接受度范圍,則4個參數(shù)的重復性測量僅有BPD測量有1.67%(1/60)位于可接受范圍外。3.2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切面的重復性測量結果:2操作者使用傳統(tǒng)技術對同一標準切面進行生長參數(shù)重復測量,散點圖顯示,BPD、HC、AC和FL的重復性測量中,分別有6.67%(4/60)、3.33%(2/60)、1.67%(1/60)和3.33%(2/60)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范圍外(圖4)。臨床工作中,直線測量以±2 mm,橢圓擬合測量為±10 mm為可接受度范圍,則4個參數(shù)的重復性測量僅有AC和FL的測量有1.67%(1/60)位于可接受范圍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動容積導航技術獲得胎兒顱腦切面及自動測量參數(shù)的可靠性和準確性[J]. 孟璐,王冰,解麗梅,趙丹.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8(11)
[2]基于圖像處理測量超聲圖像中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指標[J]. 丁紅,鄭末晶,陳良旭,王博源. 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 2018 (05)
[3]超聲圖像中胎兒頭圍的自動測量[J]. 李璟,倪東,李勝利,韓笑,尹曉浪,汪天富,陳思平.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2014(05)
[4]對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超聲醫(yī)師分會《產(chǎn)前超聲檢查指南(2012)》的深入解讀[J]. 李勝利. 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4(04)
[5]產(chǎn)前超聲檢查指南(2012)[J]. 李勝利,鄧學東. 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2(07)
本文編號:34320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4320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