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臨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03:56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的臨床應用價值。 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正常對照組(A組)40例,選擇年齡、性別與試驗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病史,體檢、化驗包括肝功能、免疫性檢查均正常者),男4例,女36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1.7±13.8歲。試驗組:49例,根據(jù)肝組織病理學分期情況,分為2組。早期組(B組):臨床確診為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肝臟組織病理學Ⅰ期(5例)及Ⅱ期(12例),共17例,男2例,女15例,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37.9±17.2歲。晚期組(C組):臨床確診為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肝臟組織病理學Ⅲ期(18例)及Ⅳ期(14例),共32例,男3例,女29例,年齡31~71歲,平均年齡50.2±14.8歲。 2檢查方法:應用美國GE Logiq 9、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MHz。穿刺活檢裝置為美國產(chǎn)Bard活檢槍,配相應16G內槽切割式活檢針。 受檢者取側臥位,首先做二維超聲(2D-US)掃查,觀察肝臟結構及實質回聲情況、肝臟血管、膽管。再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觀察肝臟血管(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血流動力學特點,并收集資料,作為研究數(shù)據(jù)。 試驗組患者均已經(jīng)行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肝臟穿刺活檢術,所取組織做病理檢查診斷,并用于分組。 3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均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完成。A、B、C組肝臟形態(tài)、大小、內部結構、肝臟血管血流動力學變化等的測量值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所有統(tǒng)計學檢驗,P值均設定小于0.05水平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 49例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肝臟病理分期分布情況:Ⅰ期(膽管細胞炎癥期)5例,Ⅱ期(小膽管增生期)12例,Ⅲ期(纖維化期)18例,Ⅳ期(肝硬化期)14例。其中早期組(Ⅰ、Ⅱ期)17例,占34.7%,而晚期組(Ⅲ、Ⅳ期)32例.占65.3%。 2不同病理分期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二維超聲表現(xiàn):肝臟形態(tài)、大小、肝內結構、肝實質回聲與病變的嚴重程度有關,隨著病變程度的加重而發(fā)展。在PBC早期,表現(xiàn)為肝臟增大,肝實質回聲呈略增粗或細密樣稍強回聲,結節(jié)不明顯。PBC晚期,部分可發(fā)展為肝硬化門靜脈高壓。 3不同病理分期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特點: 3.1門靜脈(Portal vein,PV) 早期組:門靜脈主干內徑較正常組增寬,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門靜脈平均流速在早期組略減低,血流量稍增加,與正常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門靜脈流速曲線的形態(tài)呈平緩連續(xù)性。 晚期組:門靜脈主干內徑顯著增寬,與正常組、早期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門靜脈平均流速顯著減低,血流量明顯增加,與正常組、早期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門靜脈流速曲線呈平直連續(xù)性。 3.2肝動脈(Hepatic artery,HA): 早期組:肝動脈的內徑較正常組增寬,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肝動脈阻力指數(shù)、血流量較正常組增加,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晚期組:肝動脈的內徑較正常組明顯增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肝動脈阻力指數(shù)、血流量顯著增加,與正常組、早期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3肝靜脈(Hepatic veins,HV) 早期組:肝中靜脈的內徑較正常組變細,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中靜脈最大流速、血流量較正常組減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晚期組:肝中靜脈的內徑較正常組明顯變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中靜脈增大流速、血流量顯著減少,與正常組、早期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 PBC二維超聲顯像能夠直觀提示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肝臟實質受損情況,但二維超聲沒有特異性。 2 PBC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隨著病變程度的加重,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內徑、流速、頻譜都有相應的變化。其與PBC疾病發(fā)展的程度情況以及肝臟組織病理分期結果相一致,因此,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技術能很好的評價肝臟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為肝臟實質功能受損的診斷和分期評估提供幫助。二維超聲顯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聯(lián)合使用對PBC患者臨床診斷和預后評估具有重大意義。 3超聲引導下肝臟活檢肝組織病理可對PBC診斷并分期提供依據(jù),仍為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診斷及分期的金標準。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445.1;R575.2
本文編號:2710607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445.1;R57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才華;;彩色多普勒對肝硬化門靜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的檢測意義[J];中國交通醫(yī)學雜志;2006年01期
2 周艷賢,張新力,施源,陳重,蘇穎,董政,田江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超聲影像分析[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年06期
3 劉燕敏;閆惠平;檀玉芬;劉妍;孔淑玲;;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與肝炎肝硬化70例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薈萃;2006年04期
4 陳重;張新力;盧福昱;;自身免疫性肝病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超聲影像對比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6年03期
5 王貴強;;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及其臨床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年23期
6 姚光弼;重視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年05期
7 賈繼東;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發(fā)病機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年05期
8 仲人前;錢t$;;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發(fā)病機制研究及展望[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年05期
,本文編號:2710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7106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