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源CT肺動脈造影與肺灌注成像診斷肺栓塞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雙源CT肺動脈造影與肺灌注成像診斷肺栓塞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評價雙源CT肺動脈造影(CTPA)與雙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在診斷肺動脈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連續(xù)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臨床懷疑有肺動脈栓塞的患者130例,應用雙源CT肺動脈成像雙能量掃描,數(shù)據(jù)經(jīng)處理后得到肺動脈血管圖像(CTPA)和肺灌注圖像(PBV),觀察CTPA圖像有無栓塞及栓塞的部位和程度,同時對PBV圖像進行質(zhì)量評價和分型,,分析PBV圖像的表現(xiàn)與CTPA圖像及肺部異常表現(xiàn)的關系。用Kappa系數(shù)檢驗兩位醫(yī)師對PBV圖像質(zhì)量評價和分型的一致性,計算PBV圖像診斷肺動脈栓塞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結果:兩位醫(yī)師對肺灌注圖像質(zhì)量的分級及肺灌注圖像分型的一致性極強,K值分別為0.79、0.82,P值均0.05。PBV圖像診斷肺動脈栓塞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0.0%、9.1%、15.3%、83.3%。當肺段、亞段肺血管呈完全充盈缺損時,相應的肺灌注圖像主要是肺段或亞段分布的灌注缺損為主,而當部分充盈缺損時,肺灌注圖像以不均勻灌注缺損為主。本組100例DEPI顯示肺段區(qū)灌注缺損而CTPA未見栓子,主要是由于肺部其他病變導致肺灌注異常。結論:雙源CT肺動脈造影與雙能量肺灌注成像不僅顯示出栓子的部位、范圍及其與管壁的關系,而且還可以反應肺組織的血流灌注狀況,二者結合能夠更完整的評價肺動脈栓塞。
【關鍵詞】:肺動脈栓塞 雙源CT肺動脈造影 雙能量肺灌注成像 X線計算機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816.41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12-18
- 1. 研究內(nèi)容12
- 1.1 研究對象12
- 1.2 納入標準12
- 1.3 排除標準12
- 1.4 質(zhì)量控制12
- 2. 研究方法12-17
- 2.1 技術流程圖12-13
- 2.2 檢查方法13-14
- 2.3 診斷標準14-17
- 3. 統(tǒng)計學處理17-18
- 結果18-21
- 討論21-28
- 小結28-29
- 致謝29-30
- 參考文獻30-35
- 綜述35-46
- 參考文獻41-4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46-47
- 導師評閱表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運鋒;史河水;崔立明;蔣日峰;李欣;劉永華;韓萍;;雙源CT雙能量肺灌注成像對肺栓塞的診斷和臨床應用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2年01期
2 谷國強;崔煒;;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險分層的生物學指標[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6年02期
3 張宗軍;盧光明;;雙源CT及其臨床應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04期
4 鄭玲;顧海峰;楊剛;李林;周長圣;張龍江;盧光明;;雙源CT成像技術及其臨床應用的新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8年04期
5 趙艷娥;張龍江;盧光明;周長圣;黃偉;鄭玲;;雙源CT雙能量肺灌注成像診斷肺栓塞[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年01期
6 張龍江;吳新生;趙艷娥;周長圣;柴學;黃偉;盧光明;;雙源CT雙能量肺灌注成像在可疑肺栓塞患者的初步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年04期
7 廖玉華;;2008年心力衰竭臨床研究的新動向[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9年01期
8 張龍江;周長圣;朱正庭;蔡軍;柴學;趙艷娥;盧光明;;雙源CT雙能量肺灌注成像對比劑應用參數(shù)優(yōu)化及輻射劑量的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9期
9 吳頌紅;徐英進;曹艷霞;王彬生;蘇劍;張澤明;;肺灌注顯像與肺動脈造影診斷周圍型肺栓塞的實驗研究[J];同位素;2007年03期
10 鄭欣馨;荊志成;;急性肺栓塞的診斷與治療現(xiàn)狀[J];新醫(yī)學;2007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雙源CT肺動脈造影與肺灌注成像診斷肺栓塞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8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