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 MRI正常成人腦組織彌散加權成像ADC值的定量測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2 09:33
【摘要】: 本組研究以正常成人腦組織為研究對象,應用1.5T MR成像系統(tǒng)進行彌散加權成像ADC值定量測量研究,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正常成人腦組織ADC值定量測量方法研究。 目的:探討彌散加權成像ADC值定量測量的方法,為臨床應用和本組第二部分的研究提供依據(jù)。材料和方法:收集20例正常健康體檢者,對所有研究對象均行頭顱常規(guī)MRI檢查及平面回波彌散加權成像檢查(彌散加權成像包括兩種方法),獲得彌散加權圖,然后在工作站上重建ADC圖。每個研究對象選6個感興趣區(qū),分別在彌散加權圖及ADC圖采用相應測量方法得到每個部位的不同成像方法的平均ADC值。結果:通過彌散加權圖定量測量的ADC值較為客觀、準確,而直接在ADC圖測量的ADC值偏大。結論:彌散加權成像ADC值定量測量宜在彌散加權圖進行,ADC圖不適用于ADC值的定量測量。 第二部分:正常成人腦組織ADC值與年齡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探討不同年齡組正常成人腦部不同組織ADC值的特點及其變化規(guī)律,建立正常成人腦不同部位正常腦組織ADC值的參考范圍,為彌散加權成像ADC值定量測量的臨床應用及研究提供依據(jù)。材料和方法:收集60例正常健康體檢者,對所有研究對象均行頭顱常規(guī)MR檢查及平面回波彌散加權成像檢查,獲得各向同性彌散加權圖。每個研究對象選取26個感興趣區(qū),通過公式ADC=ln(S_(低/高))/(b_高-b_低)計算每個感興趣區(qū)的平均ADC值。結果:1、正常成人腦灰質的平均ADC值最高,腦白質的平均ADC值次之,基底節(jié)和丘腦的平均ADC值最小,且兩者大致相仿。2、正常成人腦兩側對稱部位腦組織平均ADC值無明確差異。3、除了腦灰質的平均ADC值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外,腦白質、基底節(jié)和丘腦的平均ADC值隨著年齡的增長均有所增高。結論:不同年齡組正常成人腦部不同組織的ADC值有一定的特點和變化規(guī)律,臨床診斷時要考慮到這些變化因素的影響,以免誤診和漏診;彌散加權成像ADC值定量測量在一定程度上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445.2
本文編號:2660011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44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韓鴻賓,王儉,謝敬霞,李堅,謝汝萍;高擴散敏感系數(shù)擴散加權像異常高信號疾病的鑒別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年09期
2 張繼斌,沈鈞康,許建銘,李曉兵,須同祿,劉仁堅,陸之安;MR彌散加權成像在前列腺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價值初探[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年11期
3 苗延巍,何立巖,張競文,宋清偉,伍建林;MR彌散加權成像對膠質瘤分級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1期
4 于春水,李坤成,秦文,段云云,劉卓霞;多發(fā)性硬化彌散加權成像[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5期
,本文編號:2660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600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