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及心率變化對前瞻性心電門控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4-08 17:41
【摘要】:研究目的 1、利用心臟動態(tài)體模,研究前瞻性心電門控64層CT冠狀動脈成像中心率及心率變化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并與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圖像質量進行對照,探討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的適用條件,為臨床研究及應用提供依據。 2、通過臨床應用研究證實在較低心率(心率65次/分)時,心率及心率變化對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圖像質量的實際影響。 材料與方法 1、心臟體模實驗:使用GE公司研制的心臟動態(tài)體模,將心率設置為45、50、55、60、65、70和75次/分,各心率均分別設置0、4、6、8、10次/分6種心率變化值(即心率波動)。采用64層螺旋CT,分別使用前瞻性及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對已設置不同心率模式的心臟體模進行冠狀動脈成像。重建舒張期不同時相的橫斷面圖像,并進行容積再現(xiàn)及多平面重組,以4分法對各重組圖像的質量進行評定。運用多個獨立樣本秩和檢驗及多重比較SNK檢驗,獲得最佳重建時相。利用Spearman秩檢驗比較前瞻性及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的最佳重建時相的圖像質量分別與心率、心率波動的相關性。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對兩種掃描方式獲取的圖像質量進行對比。 2、臨床應用研究:篩選80例受檢者(男49例,女31例)行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檢查前口服美托洛爾將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重建舒張期不同時相,選取最佳重建時相,以4分法對各冠狀動脈段的最佳重建時相的圖像質量進行評定。利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心率、心率變異對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圖像質量的影響 結果 1、心臟體模實驗: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圖像質量與心率呈負相關(r=-0.889,P=0.07)。當心率≤60次/分時,圖像質量與心率波動(≤10次/分)無顯著相關性(P0.05),同時75%時相的重建圖像均滿足診斷標準;當心率≥65次/分時,圖像質量與心率波動呈負相關(P0.05)。心率50次/分,波動10次/分;心率70次/分,波動2、4次/分時,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的圖像質量高于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P0.05)。心率70次/分,波動10次/分,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的圖像質量高于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P0.05)。其余心率模式下,兩種掃描獲得的圖像質量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臨床應用研究:80例受檢者均順利完成檢查,共納入分析1039段冠狀動脈,1003段(96.54%)滿足診斷需要。右冠狀動脈、左旋支及總體圖像質量與心率呈負相關(p0.05),左前降支、左主干圖像質量與心率無顯著相關性?傮w及各支冠狀動脈圖像質量與心率變異均無顯著相關性(P0.05)。 結論 1、心臟體模實驗表明,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圖像質量與心率呈負相關。當心率≤60次/分時,圖像質量與心率波動(≤10次/分)無顯著相關性,并與回顧性心電門控圖像質量相近或更好。此時,可以使用該技術代替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并可將padding值設為0,最大限度縮短曝光時間以減少輻射劑量。當心率≥65次/分時,應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更為妥當。 2、在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的臨床應用中,當受檢者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時,心率變異對圖像質量無顯著影響,可以有信心地應用該技術,但心率仍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文】:
圖1.4前瞻性及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示意圖上圖示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技術,為軸位掃描,其根據采集到的R一R間期信息、,,在卜一心動周期內預選延遲時間曝光采集數據,甸次曝光采集寬度為40mm(64x0.625mm),中間間隔的未曝光心動周期為進床時間,完成掃描需要3一4次進床。一卜圖示回顧性心電門控掃
圖1.5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中“padding”技術的應用,’Padding”技術是指在最小采集時間窗前和后增加額外的曝光時間,即上圖陰影部分(注此圖的padding值為1ooms)。通過“padding”技術可調整曝光時間窗寬度,最大可增加Zoom增加時間窗寬,采集的數據增加,可重建更多的時相,但增加了輻射劑量;減小時間窗寬,采集的數據減少,可重建的時相相應減少,但能降低輻射劑量。本研究為探討整個舒張中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816.2
本文編號:2619639
【圖文】:
圖1.4前瞻性及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示意圖上圖示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技術,為軸位掃描,其根據采集到的R一R間期信息、,,在卜一心動周期內預選延遲時間曝光采集數據,甸次曝光采集寬度為40mm(64x0.625mm),中間間隔的未曝光心動周期為進床時間,完成掃描需要3一4次進床。一卜圖示回顧性心電門控掃
圖1.5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中“padding”技術的應用,’Padding”技術是指在最小采集時間窗前和后增加額外的曝光時間,即上圖陰影部分(注此圖的padding值為1ooms)。通過“padding”技術可調整曝光時間窗寬度,最大可增加Zoom增加時間窗寬,采集的數據增加,可重建更多的時相,但增加了輻射劑量;減小時間窗寬,采集的數據減少,可重建的時相相應減少,但能降低輻射劑量。本研究為探討整個舒張中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81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鵬雨;李坤成;杜祥穎;曹麗珍;楊延輝;劉佳賓;;無常規(guī)心率控制下64排螺旋CT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應用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7年06期
2 朱曉華,李士駿,薛永明,邵江,史景云,尤正千;胸部CT低劑量掃描的圖像質量與吸收劑量關系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3年10期
3 張森;杜湘珂;李劍穎;;心電圖調制電流對于容積CT心臟掃描圖像質量及曝光劑量影響的評估[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年09期
4 馬延賀;于鐵鏈;李東;李鋒坦;;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中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03期
本文編號:26196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196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