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北草地群落分布與土壤因子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6-08 10:07
本文關鍵詞:遼西北草地群落分布與土壤因子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省的草地類型包括溫性草甸草原類、溫性草原類、暖性灌草叢類、暖性草叢類、山地草甸類、低地草甸類、沼澤類、疏林草地類和零星草地類的9大類型,草地組有34組,草地型有129個(吳孤樵等,1990)。但自從七十年代末的草地資源普查以來的30余年中一直沒進行草地資源調查。為了掌握我省草地資源現(xiàn)狀及變化趨勢、收集基礎數(shù)據(jù),以遼西北地區(qū)(彰武縣、康平縣、昌圖縣、法庫縣)為范圍,進行了草地植物資源調查,并分析了草地型變化。在此基礎上,以位于彰武縣北部的沈陽農業(yè)大學阿爾鄉(xiāng)教學科研基地為平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草地群落分布與土壤因子之間的關系。主要結論如下:(1)遼西北地區(qū)出現(xiàn)溫性草原類、山地草甸類、低地草甸類3種草地類型共有植物193種,隸屬于46科133屬,普遍以禾本科(15.25%~21.43%)、菊科(13.82%-20.34%)、豆科植物(10.17%-16.07%)為優(yōu)勢植物。調查出現(xiàn)頻度較高的草種有:糙隱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白穎苔草(Carex rigescen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等,灌木有鐵桿蒿(Artemisia sacroru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喬木有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榆(Ulmus pumila)、山楊(Populus davidiana)。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為主(47.46%~59.82%),其次為一年生草本(18%-37%),灌木占5%-18%,其中西部較多,喬木4.46~6.78%,與之相反。溫性草甸類草原二年生草本幾乎沒有,山地存在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的木質藤本。(2)現(xiàn)在有黃花蒿(Artemisia annua)、糙隱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型等草地型32個,相比1980年從數(shù)量上來說減少為1種,相差不大。但具體的草地型有很大差異,即1980年沒有出現(xiàn)過具灌木類的草地型,而2015年新增具榛子樹(Corylus heterophylla)、榆樹(Ulmus pumila)、銳齒鼠李(Rhamnus arguta)的草地型,而草本植物類的草地型中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雜類草型,蟋蟀草(Eleusine indica)、雜類草型及結縷草(Zoysia japonica)、雜類草型等草地型消失。(3)3大不同草地類型的物種香農多樣性排序為:低地草甸類(1.76)溫性草原類(1.92)山地草甸類(1.94)。辛普森多樣性排序為:低地草甸類(0.60)溫性草原類(0.61)山地草甸類(0.64)。(4)阿爾鄉(xiāng)草地中出現(xiàn)了除了本區(qū)特有的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草地群落以外,還出現(xiàn)了假葦拂子茅(Calamagrostisps eudophragmite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為優(yōu)勢種的草地群落。(5)以土壤理化性為變量進行了主成分分析后,第一主成分(PC1)的貢獻率為37.92%,代表土壤pH值、全氮、全磷等化學性質。第二主成分貢獻率為24.36%,反映了土壤顆粒組成結構有關。分析得出,冰草群落分布于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相對高、全鉀含量高的土壤中。假葦拂子茅群落分布于土壤pH、全氮、全磷、速效鉀、有機質含量相對高的土壤中,而冷蒿群落恰恰相反。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顆粒組成結構是影響3種群落的重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草地類型 植物資源 群落分布 土壤因子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12
【目錄】: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前言12-18
-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12
-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12-18
- 1.2.1 天然草地資源的調查研究12-15
- 1.2.2 植物群落與土壤因子關系的研究15-18
- 2 遼西北草地植物資源調查及群落結構分析18-39
- 2.1 研究區(qū)概況18-23
- 2.2 研究方法23-24
- 2.3 數(shù)據(jù)處理24-25
- 2.4 結果與分析25-38
- 2.4.1 草地群落結構25-33
- 2.4.2 群落多樣性分析33-34
- 2.4.3 草地型分析34-38
- 2.5 討論38-39
- 3 阿爾鄉(xiāng)草地植物群落分布與土壤因子的關系39-49
- 3.1 研究區(qū)概況39-40
- 3.2 研究方法40
- 3.3 數(shù)據(jù)處理40
- 3.4 結果與分析40-47
- 3.4.1 3種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40-41
- 3.4.2 3種植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結果41-47
- 3.5 討論47-49
- 結論49-51
- 參考文獻51-57
- 附錄57-72
- 致謝72-7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創(chuàng)業(yè);劉高煥;劉慶生;曹銘昌;黃
本文編號:4321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432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