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篩查梅毒的結果分析
本文關鍵詞: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篩查梅毒的結果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體 敏感度 特異度
【摘要】:目的應用全自動微粒子發(fā)光免疫分析儀(i2000)進行梅毒篩查,并通過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進行確證,對采用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LIA)法篩查梅毒的結果進行分析。方法 36 000例標本均經過CLIA檢測,以S/CO值大于1.0為陽性,陽性者進行TPPA確證,計算CLIA方法的檢測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結果以TPPA作為參考標準,CLIA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100%、99.7%、68.3%和100%,當S/CO值為1.08時,Youden指數(shù)最大,敏感度為100%,特異度94.8%。結論 CLIA法是進行梅毒螺旋體感染初篩的可靠方法。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臨床檢驗中心;
【關鍵詞】: 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體 敏感度 特異度
【分類號】:R446.6;R759.1
【正文快照】: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1]。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達到1 200萬例,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2]。梅毒在中國也呈現(xiàn)復燃的趨勢[3-4],因此,擴大和加強梅毒篩查是十分重要的。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感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文新,林其隧;血小板微粒子及其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2 肖靜坤;;微粒子免疫發(fā)光檢測婦女血清中睪酮的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年12期
3 焦小杰;王莉;王貝晗;馬雪平;楊曉莉;;全自動微粒子酶免檢測法與微粒子化學發(fā)光法的比較研究[J];武警醫(yī)學;2009年04期
4 彭艷平;;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肌鈣蛋白I[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年04期
5 鐘美華;單紀琳;雷建;黃炯強;雷大釗;;微粒子活性炭在胃腸道惡性腫瘤治療中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8年16期
6 王永寧,李榮秀,李成武,高云華,郭小英,顧忠澤;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促甲狀腺素敏感性方法的建立與應用[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4年05期
7 毛麗萍,陳友梅;微粒子酶免疫測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評價[J];南通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吳丹凝;王栩;林金明;李振甲;應希堂;;磁性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測定人血清中雌三醇[J];化學學報;2007年23期
9 張大祥;胡幼卿;;動脈中的動量輸運過程[J];江西中醫(yī)藥;1980年03期
10 劉旭華;;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法檢測兩種免疫抑制劑血藥濃度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加勤;朱紅國;金鄰杰;;EDTA2K對微粒子酶免發(fā)光法檢測性激素的影響[A];2006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何曉麗;鄭瑾;;FK506血藥濃度檢測的方法學比較分析[A];2012中國器官移植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張紅;駱玉婷;王虹;黃偉;;兩種方法在器官移植術后藥物濃度監(jiān)測中的比較[A];2012中國器官移植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本文編號:8057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80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