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HIV/AIDS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19:44
目的:通過對蘇州市歷年來登記管理的2190例HIV/AIDS患者的回顧性調查及一年時間隨訪,分析蘇州市HIV/AIDS患者的基本特征、分布規(guī)律及生存狀況。探討影響蘇州市HIV/AIDS患者生存狀態(tài)的因素,提出適合蘇州市現(xiàn)狀的艾滋病防治措施。為進一步改善蘇州市HIV/AIDS患者的生存狀況,提高蘇州市艾滋病干預工作的效果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采取回顧性調查方法,通過蘇州市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tǒng),收集1992-2013年蘇州市艾滋病病例報告、個案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以及現(xiàn)場隨訪資料等電子檔案和紙質材料。同時利用必要的隨訪調查以核補和勘正歷史記錄資料中缺失或有誤信息,記錄生存相關信息。隨訪結束后建立excel數(shù)據(jù)庫,核查校對后,利用SPSS19.0進行分析,著重分析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各分組生存率,用log-rank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2190例HIV/AIDS患者中有存活1890例,總存活率為86.3%;300例死亡,總死亡率13.7%。2190例患者的一年生存率為92%,三年生存率為88%,五年生存率為85%,在確診...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蘇州市2190例HIV/AIDS患者生存曲線(壽命表法)3.3影響蘇州市2190例HIV/AIDS患者生存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第 3 章 研究結果 蘇州市 HIV/AIDS 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3.3.1確認陽性時年齡確認陽性時的年齡在20歲以下時的5年生存率為93%,10年生存率為82%;20-40歲的 5 年生存率為 86%,10 年生存率為 74%;40-60 歲的 5 年生存率為 78%,10 年生存率為 65%;60 歲以上者的 5 年生存率為 45%。log-rank 檢驗結果2x =119.33,P<0.0001,表明各年齡組生存曲線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蘇州市 HIV/AIDS 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第 3 章 研究結果3.3.2性別男性的 5 年累積生存率為 82%,10 年累積生存率為 72%;女性的 5 年累積生存率為 81%,10 年累積生存率為 69%。log-rank 檢驗結果2x =0.047,P>0.05,表明各年齡組生存曲線之間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4年12月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進展[J]. NCAIDS,NCSTD,China CDC;.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5(02)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結核分枝桿菌/HIV聯(lián)合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療對死亡影響的分析[J]. 鄭志剛,崔哲哲,黃敏瑩,潘冬香.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5 (02)
[3]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Cox比例風險模型在生存分析應用中的比較[J]. 李文琦,黃水平,李海朋.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06)
[4]山東省AIDS患者生存時間及影響因素分析[J]. 張娜,王國永,朱曉艷,楊興光,陶小潤,康殿民.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4(09)
[5]盈江縣1990-2012年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聶永英,王繼嬌,思志生,楊建華,馮曉靜,李燕,余順俊,王蓉,楊躍誠.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4(11)
[6]生存曲線校正方法[J]. 谷鴻秋,王楊,李衛(wèi).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1)
[7]2005-2012年蘇州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學分析[J]. 傅卓華,趙秀萍,趙艷秋,曹小平,張福新,邵夢篪. 江蘇預防醫(yī)學. 2013(06)
[8]武漢市艾滋病患者生存時間及影響因素分析[J]. 江洪波,謝年華,曹倍輩,歐陽倩,張杰,姚中兆,王夏,聶紹發(fā).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13(08)
[9]樣條Cox回歸在隨訪資料分析中的應用[J]. 董英,余金明,胡大一.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2 (09)
[10]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質量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研究[J]. 朱凱星,許美振,吳天石,宋葉,甘標,郭鉅旋.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2(07)
博士論文
[1]建立艾滋病生存質量量表的臨床研究[D]. 項鳳梅.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05
[2]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診斷及預測有關問題的研究[D]. 余紅梅.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99412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蘇州市2190例HIV/AIDS患者生存曲線(壽命表法)3.3影響蘇州市2190例HIV/AIDS患者生存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第 3 章 研究結果 蘇州市 HIV/AIDS 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3.3.1確認陽性時年齡確認陽性時的年齡在20歲以下時的5年生存率為93%,10年生存率為82%;20-40歲的 5 年生存率為 86%,10 年生存率為 74%;40-60 歲的 5 年生存率為 78%,10 年生存率為 65%;60 歲以上者的 5 年生存率為 45%。log-rank 檢驗結果2x =119.33,P<0.0001,表明各年齡組生存曲線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蘇州市 HIV/AIDS 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第 3 章 研究結果3.3.2性別男性的 5 年累積生存率為 82%,10 年累積生存率為 72%;女性的 5 年累積生存率為 81%,10 年累積生存率為 69%。log-rank 檢驗結果2x =0.047,P>0.05,表明各年齡組生存曲線之間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4年12月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進展[J]. NCAIDS,NCSTD,China CDC;.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5(02)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結核分枝桿菌/HIV聯(lián)合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療對死亡影響的分析[J]. 鄭志剛,崔哲哲,黃敏瑩,潘冬香.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5 (02)
[3]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Cox比例風險模型在生存分析應用中的比較[J]. 李文琦,黃水平,李海朋.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06)
[4]山東省AIDS患者生存時間及影響因素分析[J]. 張娜,王國永,朱曉艷,楊興光,陶小潤,康殿民.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4(09)
[5]盈江縣1990-2012年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聶永英,王繼嬌,思志生,楊建華,馮曉靜,李燕,余順俊,王蓉,楊躍誠.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4(11)
[6]生存曲線校正方法[J]. 谷鴻秋,王楊,李衛(wèi).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1)
[7]2005-2012年蘇州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學分析[J]. 傅卓華,趙秀萍,趙艷秋,曹小平,張福新,邵夢篪. 江蘇預防醫(yī)學. 2013(06)
[8]武漢市艾滋病患者生存時間及影響因素分析[J]. 江洪波,謝年華,曹倍輩,歐陽倩,張杰,姚中兆,王夏,聶紹發(fā).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13(08)
[9]樣條Cox回歸在隨訪資料分析中的應用[J]. 董英,余金明,胡大一.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2 (09)
[10]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質量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研究[J]. 朱凱星,許美振,吳天石,宋葉,甘標,郭鉅旋.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12(07)
博士論文
[1]建立艾滋病生存質量量表的臨床研究[D]. 項鳳梅.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05
[2]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診斷及預測有關問題的研究[D]. 余紅梅.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99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5994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