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A在梅毒特異性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6:36
目的探討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法(CMIA)在梅毒特異性抗體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疑似梅毒病例血清標本396份,分別采用CMIA、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和蛋白質(zhì)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WB)對標本進行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以蛋白質(zhì)印跡法為金標準,比較CMIA和TPPA的敏感度與特異性。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繪制ROC曲線,計算得出本實驗室梅毒特異性抗體S/CO的最佳臨界值。結(jié)果在396份血清樣本中,以WB結(jié)果為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金標準,CMIA的敏感度為100%,特異性為88.9%,陽性預測值為87.1%,陰性預測值為100%,與WB的總符合率為93.7%;TPPA的敏感度為96.4%,特異性為91.2%,陽性預測值為89.1%,陰性預測值為97.2%,與WB的總符合率為93.4%。ROC曲線分析得出梅毒特異性抗體S/CO比值為3.42時,CMIA的特異性達到98.57%,敏感度為97.71%,具有的診斷價值最高。結(jié)論 CMIA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具有高敏感度和特異性,與TPPA比較優(yōu)勢明顯,可作為臨床上梅毒特異性抗體大批量血清學檢測的首選...
【文章來源】: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17(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試劑與儀器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3種方法檢測的結(jié)果及其比較
2.2 CMIA與TPPA檢測結(jié)果比較
2.3 探索本實驗室CMIA的最佳臨界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的效果評價 [J]. 張立娟.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9(10)
[2]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抗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的意義探究 [J]. 蘇連香.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04)
[3]2種化學發(fā)光儀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性能分析 [J]. 賀鋒,程金鳳,蔡細英,劉毅.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9(02)
[4]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的應用研究 [J]. 劉洋,梅迪,申爽.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2)
[5]CHEMCLIN600化學發(fā)光儀篩查梅毒抗體假陽性分析 [J]. 張春雷,李蘭亞.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16(06)
[6]梅毒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及其應用進展 [J]. 張麗,趙飛駿,張曉紅. 山東醫(yī)藥. 2016(16)
[7]免疫印跡法和TPPA在獻血者梅毒確認方法中比較 [J]. 莫艷萍.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5(03)
[8]我國梅毒流行形勢與控制對策探討[J]. 龔向東,蔣娟,蘇曉紅.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 (05)
[9]應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法在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中的作用 [J]. 林炳柱,劉小燕. 中外醫(yī)療. 2014(05)
[10]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法和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檢測梅毒抗體的比較 [J]. 張東梅,徐韞健,張婷.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3(10)
本文編號:3532086
【文章來源】: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17(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試劑與儀器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3種方法檢測的結(jié)果及其比較
2.2 CMIA與TPPA檢測結(jié)果比較
2.3 探索本實驗室CMIA的最佳臨界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的效果評價 [J]. 張立娟.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9(10)
[2]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抗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的意義探究 [J]. 蘇連香.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04)
[3]2種化學發(fā)光儀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性能分析 [J]. 賀鋒,程金鳳,蔡細英,劉毅.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9(02)
[4]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的應用研究 [J]. 劉洋,梅迪,申爽.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2)
[5]CHEMCLIN600化學發(fā)光儀篩查梅毒抗體假陽性分析 [J]. 張春雷,李蘭亞.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16(06)
[6]梅毒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及其應用進展 [J]. 張麗,趙飛駿,張曉紅. 山東醫(yī)藥. 2016(16)
[7]免疫印跡法和TPPA在獻血者梅毒確認方法中比較 [J]. 莫艷萍.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5(03)
[8]我國梅毒流行形勢與控制對策探討[J]. 龔向東,蔣娟,蘇曉紅.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 (05)
[9]應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法在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中的作用 [J]. 林炳柱,劉小燕. 中外醫(yī)療. 2014(05)
[10]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法和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檢測梅毒抗體的比較 [J]. 張東梅,徐韞健,張婷.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3(10)
本文編號:3532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5320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