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05-2018年人間布魯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31 03:06
目的掌握昆明市2005-2018年人間布魯氏菌病流行特征,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搜集昆明市2005-2018年傳染病監(jiān)測報告管理系統(tǒng)中布魯氏菌病病例數(shù)據(jù),結合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昆明市2005-2018年共報告布魯氏菌病例295例,年均發(fā)病率0.33/10萬。2005-2018年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地區(qū)分布由2005年的1個縣到2016年波及全部縣(市)區(qū)。4-8月為發(fā)病高峰。年齡主要集中在40~70歲;男性為主;職業(yè)分布農牧民為主。山羊(特別是奶山羊)養(yǎng)殖是昆明市人間布病主要暴露因素。采集職業(yè)人群血清樣本5 591人份,陽性率2.04%。結論昆明市人間布病疫情呈上升趨勢,流行范圍不斷擴大。有關部門應加強牲畜管理,增強職業(yè)人員防病意識,做好個人防護,是今后布病防控的重點。
【文章來源】:中國地方病防治. 2020,35(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昆明市2005-2018年人間布病發(fā)病情況
295例布病病例中最小1歲,最大88歲,M=50歲,P25=40歲,P75=59歲,40~70歲病例數(shù)占總數(shù)71.53%(211/295),其中50~60歲年齡組比例最高(27.80%),見表1。前7年(2005-2011年)與后7年(2012-2018年)病例按20歲間距分組比較,各年齡組構成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7.60,P>0.05)。兒童少年組(0~15歲)、青壯年組(15~60歲)和中老年組(60歲以上)年均發(fā)病率分別為0.14/10萬、0.31/10萬和0.65/10萬,3個年齡組年均發(fā)病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91,P<0.005)。表1 昆明市2005-2018年布病發(fā)病數(shù)年齡分布 年齡組(歲) 報告病例數(shù)(例) 構成比(%) 0~ 11 3.73 10~ 14 4.75 20~ 13 4.41 30~ 32 10.85 40~ 72 24.41 50~ 82 27.80 60~ 57 19.32 70~ 11 3.73 80~ 3 1.02 合計 295 100.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05-2016年全國布魯氏菌病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J]. 崔步云,姜海. 疾病監(jiān)測. 2018(03)
[2]2010~2015年云南大理州布魯氏菌病疫情分析[J]. 柯春榮,段炳華,馬順高,楊向東,劉瑩,劉秀琴,張青,林燦松,楊敏,羅劍龍.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17(03)
[3]我國南北方2015-2016年人間布魯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 施玉靜,賴圣杰,陳秋蘭,牟笛,李昱,李新旭,殷文武,余宏杰.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7 (04)
[4]2009年全國布魯氏菌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 王大力,李鐵鋒,王季秋,劉鳳岐,李曄,王贏.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0(06)
本文編號:3010105
【文章來源】:中國地方病防治. 2020,35(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昆明市2005-2018年人間布病發(fā)病情況
295例布病病例中最小1歲,最大88歲,M=50歲,P25=40歲,P75=59歲,40~70歲病例數(shù)占總數(shù)71.53%(211/295),其中50~60歲年齡組比例最高(27.80%),見表1。前7年(2005-2011年)與后7年(2012-2018年)病例按20歲間距分組比較,各年齡組構成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7.60,P>0.05)。兒童少年組(0~15歲)、青壯年組(15~60歲)和中老年組(60歲以上)年均發(fā)病率分別為0.14/10萬、0.31/10萬和0.65/10萬,3個年齡組年均發(fā)病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91,P<0.005)。表1 昆明市2005-2018年布病發(fā)病數(shù)年齡分布 年齡組(歲) 報告病例數(shù)(例) 構成比(%) 0~ 11 3.73 10~ 14 4.75 20~ 13 4.41 30~ 32 10.85 40~ 72 24.41 50~ 82 27.80 60~ 57 19.32 70~ 11 3.73 80~ 3 1.02 合計 295 100.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05-2016年全國布魯氏菌病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J]. 崔步云,姜海. 疾病監(jiān)測. 2018(03)
[2]2010~2015年云南大理州布魯氏菌病疫情分析[J]. 柯春榮,段炳華,馬順高,楊向東,劉瑩,劉秀琴,張青,林燦松,楊敏,羅劍龍.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17(03)
[3]我國南北方2015-2016年人間布魯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 施玉靜,賴圣杰,陳秋蘭,牟笛,李昱,李新旭,殷文武,余宏杰.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7 (04)
[4]2009年全國布魯氏菌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 王大力,李鐵鋒,王季秋,劉鳳岐,李曄,王贏.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0(06)
本文編號:3010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0101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