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斑點熱立克次體方法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11:29
目的建立斑點熱群立克次體(SFGR)TaqMan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快速檢測方法。方法根據(jù)日本斑點熱立克次體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和探針,建立基于TaqMan探針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對其特異性、靈敏性、重復性進行檢測,用建立的此檢測方法和常規(guī)的巢式PCR方法同時對臨床收集的80份患者血標本進行檢測并比較兩者結果。結果成功建立了檢測SFGR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標準曲線的循環(huán)閾值與模板拷貝數(shù)均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且在檢測SFGR核酸樣本時具有良好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重復性。結論該研究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針檢測SFGR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為臨床實驗室快速確診SFGR疾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術手段。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55(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ompA基因TaqMan qPCR敏感性結果
建立的qPCR方法對質粒含量為1.9×103、1.9×102、1.9×101、1.9×100和1.9×10-1拷貝有陽性擴增信號,對1.9×100、1.9×10-1拷貝均未檢測到擴增信號,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的最低檢測限為19拷貝。見圖4。圖2 ompA基因TaqMan qPCR標準曲線
ompA基因TaqMan qPCR標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熒光定量PCR在瘧疾實驗室診斷中的應用[J]. 李素華,李靜,高麗君,張雅蘭,周瑞敏,錢丹,楊成運,劉穎,趙玉玲,張紅衛(wèi).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19(02)
[2]熒光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檢測新生兒臍血人巨細胞病毒DNA的比較[J]. 金艷,王明麗,趙俊,甘霖,劉輝,鄧松華.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02)
[3]我國立克次體研究與立克次體病的流行現(xiàn)狀[J]. 張麗娟,付秀萍,范明遠.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05(01)
[4]黑龍江立克次體蜱傳斑點熱的病原學研究[J]. 吳益民,魏安明,胡玲美,張永國,張健之,張志強,趙貴華.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1(07)
本文編號:2972772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55(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ompA基因TaqMan qPCR敏感性結果
建立的qPCR方法對質粒含量為1.9×103、1.9×102、1.9×101、1.9×100和1.9×10-1拷貝有陽性擴增信號,對1.9×100、1.9×10-1拷貝均未檢測到擴增信號,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的最低檢測限為19拷貝。見圖4。圖2 ompA基因TaqMan qPCR標準曲線
ompA基因TaqMan qPCR標準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熒光定量PCR在瘧疾實驗室診斷中的應用[J]. 李素華,李靜,高麗君,張雅蘭,周瑞敏,錢丹,楊成運,劉穎,趙玉玲,張紅衛(wèi).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19(02)
[2]熒光定量PCR法和巢式PCR法檢測新生兒臍血人巨細胞病毒DNA的比較[J]. 金艷,王明麗,趙俊,甘霖,劉輝,鄧松華.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02)
[3]我國立克次體研究與立克次體病的流行現(xiàn)狀[J]. 張麗娟,付秀萍,范明遠.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05(01)
[4]黑龍江立克次體蜱傳斑點熱的病原學研究[J]. 吳益民,魏安明,胡玲美,張永國,張健之,張志強,趙貴華.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1(07)
本文編號:2972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9727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