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安全性及糖脂鐵代謝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丙肝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安全性及糖脂鐵代謝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IL28B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s)rs12979860 C/C型慢性丙肝患者的HCV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安全性評估及糖、脂、鐵代謝相關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觀察我院感染科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48周并隨訪4.5年的CHC患者38例,檢測其IL28B SNP rs12979860位點均為C/C基因型,對其性別、HCV-RNA復制水平、HCV基因型、血常規(guī)、肝功能、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清鐵、轉鐵蛋白、鐵蛋白、總鐵結合力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了解相互關系。結果:在納入的IL28B SNP rs12979860 C/C型的CHC患者中:1.基因1b、2a型兩組患者,男女差異不明顯。2.基因1b、2a型的HCV-RNA復制均以中水平復制多見,且兩種基因型RNA基線水平無明顯差異。3.兩種基因型在基線生化指標(轉氨酶、GGT、膽紅素)無明顯差異?共《局委熀,兩組肝功能指標ALT、AST、TBIL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但兩種基因型之間生化指標(轉氨酶、GGT、膽紅素)無統(tǒng)計學差異。4.兩種基因型的基線胰島素、GLU、TC、TG、LDL、HDL、血清鐵、TRF、SF及TIBC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共《局委熀,兩組的TC、TG、HDL均較治療前下降(組內P值均0.05),GLU、LDL治療前后改變不明顯(組內P值均0.05);但兩組之間GLU、TC、TG、LDL、HDL無明顯差異(組間P值均0.05)。5.基因1b型的SVR率為73.33%,基因2a型SVR率為95.65%,兩種基因型的SVR率無明顯差異。6.干擾素(IFN)治療過程中,基因1b、2a型兩組患者發(fā)生的不良發(fā)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停藥后不良發(fā)應均逐漸消失。兩組WBC、PLT、中性粒細胞均較治療前下降(組內P值均0.05),抗病毒治療結束后可恢復;兩組在WBC、PLT、中性粒細胞下降程度上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組間P值均0.05)。兩組甲功異常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在IL28B SNP rs12979860 C/C型的CHC甘肅省漢族人群中:基因1b、2a型在性別、基線RNA水平、基線肝功能水平、糖代謝、脂代謝、鐵代謝、SVR率等方面無明顯區(qū)別;抗病毒治療能夠改善肝功能、血脂水平,但在基因型之間其改善程度無明顯差異;以IFN為基礎的抗病毒治療長期安全性良好,且在不同基因型HCV感染者之間無明顯差異。
【關鍵詞】:HCV 基因型 IL28B 療效 安全性 代謝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12.63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5
- 1.1 HCV基因型9-10
- 1.1.1 HCV基因型分布9-10
- 1.1.2 HCV基因型與抗病毒治療10
- 1.2 IL28B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10-12
- 1.2.1 IL28B SNP抗病毒機制10
- 1.2.2 IL28B SNP與HCV感染及轉歸關系10-12
- 1.3 代謝綜合征12-15
- 1.3.1 HCV引起肝脂肪變的發(fā)病機制12-13
- 1.3.2 HCV引起鐵代謝異常的機制13-15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5-18
- 2.1 材料15
- 2.1.1 研究對象及納入標準15
- 2.1.2 病例排除標準15
- 2.2 方法15
- 2.2.1 抗病毒治療15
- 2.2.2 隨訪時間15
- 2.3 觀察指標15-17
- 2.3.1 HCV基因分型檢測15-16
- 2.3.2 IL28B SNP檢測16
- 2.3.3 HCV RNA復制水平檢測16
- 2.3.4 血生化檢測16
- 2.3.5 血常規(guī)檢測16
- 2.3.6 甲狀腺功能檢測16
- 2.3.7 鐵代謝檢測16-17
- 2.4 統(tǒng)計學方法17-18
- 第三章 結果18-31
- 3.1 患者的基線臨床特征18-21
- 3.1.1 HCV基因型與性別的關系18
- 3.1.2 HCV基因型與肝功能的關系18-19
- 3.1.3 HCV基因型與HCV-RNA復制水平的關系19-20
- 3.1.4 HCV基因型與糖、脂、鐵代謝的關系20-21
- 3.2 HCV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21-26
- 3.2.1 HCV基因型與SVR的關系21
- 3.2.2 抗病毒治療對肝功能的影響21-24
- 3.2.3 抗病毒治療對糖、脂代謝的影響24-26
- 3.3 抗病毒治療的副作用26-31
- 第四章 討論31-38
- 4.1 HCV基因型與IL28對IFN抗病毒療效的影響31-32
- 4.2 IFN抗病毒安全性評估32-34
- 4.3 HCV基因型與糖脂鐵代謝的關系34-38
- 第五章 結論38-39
- 5.1 結論38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38-39
- 參考文獻39-47
- 科研成果列表47-48
- 致謝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書權;影響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因素及對策[J];醫(yī)學綜述;1995年07期
2 代雪楓;馬勇;陳云蘭;;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結果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年23期
3 劉興同;王清圖;;影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療效的因素探討[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1991年03期
4 龍堯,高孝慈,何姍,蘇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J];中國綜合臨床;1999年02期
5 焦健,王江濱;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患者人類白細胞抗原對其抗病毒療效的影響[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年10期
6 李明;朱傳武;錢峰;王海燕;諸葛洪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穿孔素表達與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關系[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年10期
7 時佳;沈震;苗慧;楊宗國;徐慶年;陸云飛;呂瑩;陳曉蓉;;血脂水平與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療效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4年06期
8 王怡;趙桂鳴;胡東勝;張萬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組織的表達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年06期
9 顏蘋蘋;謝美榕;吳守麗;夏品蒼;鄭健;嚴延生;;福建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療效和耐藥性檢測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8年10期
10 桂亞萍;;Pre-S1Ag判斷乙肝抗病毒療效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2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怡;張萬增;;乙肝病毒抗原在肝組織的表達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陳燕宇;應若素;卓麗;范慧敏;楊湛;;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病毒療效的研究及影響機制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陳燕宇;應若素;卓麗;范慧敏;楊湛;;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病毒療效的研究及影響機制的探討[A];第三屆全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癥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沙小瑩;;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水平對抗病毒療效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5 王福生;;乙型肝炎的免疫學特點和抗病毒療效研究:機遇與挑戰(zhàn)[A];2012中國消化系疾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曹艷雪;呂丹;卞麗;尹波;安萍;;慢性乙肝的病理診斷與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關系初探[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7 寧琴;;病毒性肝炎疾病轉歸和抗病毒療效的臨床免疫學指標體系探討[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癥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郭丹丹;張永宏;馬麗娜;柳雅立;魯俊鋒;金怡;何智敏;畫偉;鄭燕紅;陳新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療效與血清Th1/Th2類細胞因子水平的相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9 李明;朱傳武;錢峰;王海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穿孔素表達與干擾素抗病毒療效的關系[A];第五屆全國肝臟疾病臨床暨中華肝臟病雜志成立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溫志立;張海明;譚德明;符小玉;陳莉;李慶安;張華;吳平;鄧樂;;乙肝病毒基因型與阿德福韋酯抗病毒療效關系的初步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蕭景丹;提高丙肝抗病毒療效新配角初露頭角[N];健康報;2008年
2 特約記者 段文利;合并丙肝不影響艾滋病抗病毒療效[N];健康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瑞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析及其與抗病毒療效關系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臣;β2-M作為HIV感染者抗病毒療效監(jiān)測標志物的意義[D];東南大學;2015年
2 張璨;丙肝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安全性及糖脂鐵代謝相關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3 李磊;慢性丙型肝炎血脂水平及與抗病毒療效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潘洪洋;沈陽地區(qū)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特點及與抗病毒療效的關系[D];吉林大學;2009年
5 蘇崢;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亞型、機體免疫功能與抗病毒療效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丙肝基因型與抗病毒療效、安全性及糖脂鐵代謝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