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情況分析
【作者單位】: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類號】:R532.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建國,張丑吉;甘肅省包蟲病流行概況[J];地方病通報;2000年01期
2 蔣次鵬;我國包蟲病流行近況[J];地方病通報;2002年03期
3 王建國,趙廣才,蘆鶴苓,牛宏,任德毅,趙玉芳,李素貞,牛燕茹;甘肅省人群包蟲病基線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5年01期
4 李素貞,王建國,盧鶴齡,范玉玲,馮宇,任曉嵐;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玉敏;青藏高原東段(甘南藏族自治州)包蟲病的流行病學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榮廣,丁學良,鄧開澤,王建國,陳生邦;甘肅省10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媒介昆蟲組成與分布[J];地方病通報;1997年01期
2 王建國,張丑吉;甘肅省包蟲病流行概況[J];地方病通報;2000年01期
3 史大中;中國囊性包蟲病的地理分布[J];地方病通報;2000年01期
4 蔣次鵬;我國包蟲病流行近況[J];地方病通報;2002年03期
5 梁效成,吳得強;甘肅省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動物種類組成與分布[J];地方病通報;2004年04期
6 劉玉紅;王昕;康金鳳;劉輝;胡漢華;萬義;;TNF-α誘導駱駝源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jié)凋亡的初步實驗[J];地方病通報;2007年03期
7 張曉蕓;楊愛霞;;肅南縣牧區(qū)兒童血清包蟲病IgG抗體監(jiān)測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2年03期
8 吳向林;張敏;李麗;馮運靈;楊炬;段明賢;;寧夏農村人體包蟲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年10期
9 楊精銳;尹子鑫;;人體包蟲病現狀調查與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22期
10 于琳琳;賈紅;侯紹華;劉丹;丁敏;郭曉宇;朱鴻飛;;羊C3d基因與細粒棘球蚴EG95s基因在桿狀病毒中的串聯表達[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文寶;張壯志;石保新;王進成;范元良;古努爾·吐爾遜;吐爾洪·伊米提;哈斯也提;哈江;胡端銘;李伯樵;肉孜艾山;吳平;王文明;彭政;康強;艾爾肯;俞進;;棘球蚴(包蟲)病控制措施在新疆兩縣的應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馮運靈;楊炬;吳向林;李麗;;1991-2006年寧夏包蟲病住院病例回顧性調查分析[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麗;楊炬;吳向林;路宗人;;西吉縣學生、干部包蟲病知識及相關行為調查分析[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潔;郝喜燕;陳獻威;王紅霞;李樹裕;王媛媛;王志鋼;;細粒棘球蚴特異性抗原基因P-29的原核表達及免疫學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文斌;囊型包蟲病社區(qū)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長期隨訪、治療遠期效果及自然轉歸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單驕宇;細粒棘球蚴致樹突狀細胞免疫耐受的機制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張琰;包蟲病所致免疫應答及易感性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申紅;中國美利奴羊和多浪羊DRB1、DQB1基因多態(tài)性與包蟲病抗性關聯分析[D];石河子大學;2008年
5 蔣韋斌;藏狐群體棘球絳蟲感染率的流行病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宋濤;灰階超聲造影對肝泡狀棘球蚴病浸潤增殖區(qū)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朵紅;青海省東南部棘球蚴病流行病學及棘球絳蟲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進巧;犬糞細粒棘球絳蟲PCR診斷試劑盒的研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蔣松;阿苯達唑及其脂質體治療綿羊肝包蟲病效果比較[D];石河子大學;2009年
3 杜娟;細粒棘球絳蟲原頭蚴、囊壁蛋白質組學的初步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高鵬;細粒棘球蚴原頭蚴雙向電泳圖譜數據庫的建立及標記蛋白的定位[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張立民;細粒棘球絳蟲基因工程疫苗候選分子EgA31的原核表達及免疫學鑒定[D];汕頭大學;2003年
6 單驕宇;絲裂霉素誘導原頭蚴體細胞凋亡的體外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李麗;寧夏農村人群包蟲病流行病學及其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丁淑琴;細粒棘球蚴(中國大陸株)熱休克蛋白70重組疫苗的研究[D];寧夏醫(yī)學院;2006年
9 李志偉;細粒棘球蚴內蒙株Eg95基因克隆與原核表達體系的建立[D];內蒙古大學;2007年
10 劉玉紅;TNF-α誘導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jié)細胞凋亡初步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維新,張國才,林宇光,洪凌仙;多房棘球絳蟲在我國自然動物宿主的發(fā)現及其形態(tài)學研究[J];動物學報;1985年04期
2 史大中,劉德山,菲利普·克雷格,王述魁,吳明德;多房棘球絳蟲光鏡及掃描電鏡的觀察[J];動物學報;1993年01期
3 蔣次鵬,汪志榮,王會賢,馬應才,石含玉;甘肅省漳縣泡型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1年02期
4 蔣次鵬;丙硫咪唑和中藥消包粉治療小鼠腹腔多房棘球蚴(泡球蚴)早期和晚期感染的實驗研究[J];地方病通報;1991年03期
5 盛濤,李俊英,陳重;新疆奎屯墾區(qū)包蟲病及家犬中帶科絳蟲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3年04期
6 馬君強,何鴻超,劉玉梅,喇玉祥;烏魯木齊縣飲服從業(yè)人員包蟲病現況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7年02期
7 朱兵,徐明謙;影響包蟲病人體液免疫應答相關因素的實驗研究[J];地方病通報;1997年03期
8 朱兵,徐明謙;包蟲病抗體免疫應答與包蟲大小和數量關系的實驗觀察[J];地方病通報;1997年03期
9 當周,肖淑明,吳玉峰;685例藏族牧民包山病感染狀況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7年03期
10 何鴻超,關寶齊,董紅艷,劉玉梅,馬君強,喇玉祥;烏魯木齊縣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J];地方病通報;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得萍,史大中;二十五味銅灰散治療小鼠繼發(fā)性棘球蚴病的實驗研究[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牛紅峰;;原發(fā)性脾棘球蚴病1例報道[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5年06期
3 王立英;伍衛(wèi)平;李石柱;付青;王強;田添;楊詩杰;;青海玉樹地震災后棘球蚴病傳播風險初步評估[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0年04期
4 邵劍挺;;棘球蚴病綜合防控技術探討[J];農村科技;2013年02期
5 黃小妹;呂來福;劉建平;黃立中;謝軼青;何明禎;金小林;;2008-2012年溧陽市棘球蚴病監(jiān)測[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年05期
6 王捷;四種不同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診斷人體棘球蚴病的評價[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寄生蟲病分冊);1975年06期
7 白宗禮;;腹部棘球蚴病幾個有關問題的探討——附200例分析[J];青海醫(yī)藥;1979年04期
8 黃舜毅;人體棘球蚴病的防治研究[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87年05期
9 D.L.Morris;李維新;;丙硫咪唑在棘球蚴病中的應用[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10 徐雪萍;王光雷;;棘球蚴病流行危害及防控策略[J];新疆農墾科技;2013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鄒曉毅;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殺傷細粒棘球絳蟲棘球蚴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王俊安;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殺傷細粒棘球蚴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齊顏鳳;四川省阿壩州棘球蚴病分布特征和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
2 房琦;青藏高原地區(qū)棘球蚴病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
3 曾祥Z,
本文編號:2542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54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