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抑素治療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實驗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白色念珠菌 生長抑素 Bcl-2基因 Bax基因 出處:《中南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 探討生長抑素在治療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模型小鼠中小鼠腸粘膜的變化從而進一步探討其作用機制 方法 將健康SPF級昆明小鼠100只(5周齡,體重20±4g)隨機分為4組,每組25只,因操作失誤或外界原因?qū)е律倭啃∈笏劳黾霸炷=M及治療組在造模后隨機抽取2只確定造模是否成功,最終確定為對照組、假造模組、造模組及治療組各20只。用硫酸鏈霉素(Streptomycin, S,100mg/ml)0.4ml對假造模組、造模組和治療組灌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diào),同時以環(huán)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50mg/kg)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 i.p.)以降低小鼠免疫力,均連續(xù)5天,對照組用無菌生理鹽水(Normal Saline, NS)做相應(yīng)處理;造模組和治療組經(jīng)上述處理后以濃度為1.6×109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B)懸液灌胃0.5ml導致小鼠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從而建立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小鼠模型,對照組和假造模組用NS做相應(yīng)處理;治療組在白色念珠菌灌胃后24h開始給予濃度為0.08mg/ml生長抑素(Somatostatin, SST)尾靜脈注射(0.2m1/只),每8小時一次,對照組、假造模組和造模組用NS做相應(yīng)處理,各組小鼠在實驗期間正常飲食,連續(xù)5天,每天注意觀察小鼠一般情況,如精神和腹瀉情況等;5天后處死小鼠,無菌取出回盲部,收集回盲部近、遠端各1cm腸粘膜組織進行白色念珠菌菌落計數(shù),病理切片顯微鏡下病理評分,用Tunel法及免疫組化技術(shù)檢測腸道組織細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達,同時采用圖像分析系統(tǒng)對其結(jié)果進行量化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結(jié)果 1.肉眼觀察:對照組小鼠一般情況良好,生命活動無明顯改變;假造模組活動減少,精神食欲差、造模組小鼠精神萎靡,基本不活動,個別處于瀕死狀態(tài),治療組出現(xiàn)立毛、活動減少等精神差的表現(xiàn);開腹后肉眼觀察腹腔情況:對照組小鼠內(nèi)臟顏色紅潤,腸道蠕動好,未見明顯異常,假造模組小鼠腹腔內(nèi)臟顏色蒼白,組織水腫,腸道蠕動減弱,而造模組腸壁明顯水腫,蠕動差,合并腸脹氣擴張,個別有腸穿孔現(xiàn)象,腸壁外有膿苔附著甚至膿性腹水;經(jīng)過生長抑素治療后小鼠的精神有所好轉(zhuǎn),活動及食欲增加,腹腔標本肉眼觀見腸道組織顏色變紅潤,腸蠕動增強,腸腔脹氣及組織水腫均有所好轉(zhuǎn)。 2.腸粘膜白色念珠菌菌落(CFU)計數(shù)情況:各組均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定植現(xiàn)象,在顯色培養(yǎng)基呈藍色光滑菌落;通過菌落培養(yǎng)計數(shù)顯示假造模組和對照組之間無明顯變化(P0.05),而造模組比假造模組明顯增多(P0.01),經(jīng)過生長抑素治療后(治療組)白色念珠菌落明顯減少(P0.01)。 3.組織病理學檢測:對照組未見明顯的病理變化,假造模組、造模組和治療組腸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yīng),具體表現(xiàn)為:腺體腫脹、炎癥細胞聚集、浸潤、毛細血管及微小靜脈擴張充血,腸絨毛尖端壞死、脫落等現(xiàn)象;假造模組腸粘膜較對照組損傷明顯出現(xiàn)炎性損傷(p0.05),造模組腸粘膜損傷程度大于假造模組(P0.05),經(jīng)過生長抑素治療后(治療組)腸粘膜損傷明顯減輕(P0.01) 4.腸粘膜組織細胞凋亡:各組小鼠腸粘膜均有凋亡細胞(鏡下表現(xiàn)為體縮小、核固縮、染色質(zhì)凝聚等特點),以對照組為參照,假造模組的凋亡細胞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造模組的凋亡細胞明顯多于假造模(P0.05);經(jīng)過生長抑素治療后(治療組)凋亡細胞明顯減少(P0.05)。 5.凋亡細胞Bcl-2基因表達:Bcl-2陽性細胞染色呈棕黃色,大部分位于胞漿,各組小鼠的腸粘膜細胞均可見,但各組表達水平有差別;假造模組的凋亡細胞Bcl-2基因表達少于對照組(P0.05);造模組明顯小于假造模組(P0.05);經(jīng)過生長抑素治療后(治療組)Bcl-2表達水平較造模組明顯升高(P0.05)。 6.Bax陽性細胞染色呈棕黃色,大部分位于胞漿,各組小鼠的腸粘膜細胞均可見,但各組表達水平有差別,假造模組、造模組及治療組比對照組升高,經(jīng)過秩和檢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造模組、造模組及治療組之間Bax表達水平均無明顯變化(P0.05)。 結(jié)論 1.白色念珠菌促進腸粘膜細胞凋亡可能與Bcl-2基因表達的下降相關(guān)。 2.尾靜脈注射生長抑素(14肽)對腸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小鼠有治療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1)減少小鼠腸道內(nèi)白色念珠菌定植數(shù)目(2)減輕腸粘膜的炎性損傷,保護腸粘膜(3)減少腸粘膜細胞的凋亡。 3.生長抑素抑制腸粘膜細胞凋亡可能與Bcl-2基因表達的上調(diào)相關(guān)。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19.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長玉,王江濱;益生菌治療炎癥性腸病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4年03期
2 許川山,孫華明,薛國文;小鼠腸道白色念珠菌定植模型的復制[J];激光雜志;2000年04期
3 侯震波,崔進,楊繼紅;念珠菌多糖升白細胞作用的藥理學研究[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王付彬;真菌性腸炎198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年06期
5 白曉東,仝青英,劉春;白色念珠菌的腸道預刺激與燒傷后腸黏膜保護[J];武警醫(yī)學;2003年08期
6 陳茂根;;雙歧三聯(lián)活菌制劑治療嬰幼兒真菌性腸炎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6年06期
7 黃雪峰;袁靜;魏泓;;抗生素誘導SPF級BALB/c小鼠胃腸道白念珠菌定植模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年12期
8 馬耀輝;王剛生;鄧潔華;張曉光;王愛學;四榮聯(lián);;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動物模型的建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年03期
9 鄭方算;;真菌感染在醫(yī)院感染中的地位及防治原則[J];新醫(yī)學;2006年07期
10 王丹敏,韓景田,董小青,屈野;白色念珠菌蛋白酶與其毒力關(guān)系的研究[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00年04期
,本文編號:1543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4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