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6b通過靶標基因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轉錄和復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 乙型肝炎病毒 miR-26b 含半胱氨酸和組氨酸豐富域蛋白1 出處:《武漢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簡稱乙肝病毒)能引起人類感染急性和慢性乙肝疾病,其病毒感染對全球的公共健康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雖然乙肝疫苗的應用使乙肝病毒的傳播得到了遏制,但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依舊難以治愈。乙肝病毒在肝細胞中的表達和復制是受一系列宿主細胞因子調節(jié)的,而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調控這些細胞因子來增強自身的病毒增殖。細胞miRNA是高度保守的非編碼RNA,它參與了多種生理過程和疾病進程,目前很多文獻報道m(xù)iRNA在病毒與宿主細胞的交互作用中有重要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們報道了通過轉染化學合成的miR-26b模擬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抗原HBeAg與HBsAg表達、前基因組RNA (pgRNA)轉錄和衣殼DNA復制,而通過反義抑制子來降低內源性的miR-26b表達后可以增強乙肝病毒的基因表達和DNA復制。過量表達和敲除實驗顯示miR-26b可以顯著降低乙肝病毒的增強子/啟動子的活性,證明miR-26b可以通過調節(jié)病毒轉錄水平來實現(xiàn)抑制乙肝病毒。然后,我們鑒定了一系列潛在的miR-26b宿主靶標基因,它們可能與HBV復制的調控相關,其中主要有含半胱氨酸和組氨酸豐富域蛋白1(CHORDCl)。通過miR-26b與CHORDCl信使RNA的3'UTR互補序列特異性地堿基配對,miR-26b可以明顯降低CHORDCl的蛋白表達。過表達和敲除實驗顯示CHORDCl可以通過促進增強子/啟動子活性來增加乙肝病毒病毒抗原表達、pgRNA轉錄和DNA復制。我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乙肝病毒的感染可以使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和肝細胞中的miR-26b的表達水平明顯下調。另外,我們還證實了miR-26a,另外一條成熟的miR-26家族miRNA,也能降低CHORDCl蛋白的表達,從而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轉錄和復制。 我們的實驗結果表明,在肝癌細胞中miR-26b可以下調包括CHORDCl在內的多個靶標基因的表達,降低乙肝病毒的增強子/啟動子活性,從而抑制病毒轉錄、蛋白表達和病毒復制。乙肝病毒感染導致的miR-26b表達下調,表明乙肝病毒可以通過抑制miR-26b的表達水平促進自身的病毒增值。同時,由于miR-26b具有潛在抑癌作用,乙肝病毒誘導的miR-26b水平下降可能在相關肝癌的發(fā)生也有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發(fā)現(xiàn)為miR-26b用于潛在的臨床治療乙肝病毒感染的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Abstract]:Hepatitis B virus (HBV) can cause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diseases in human beings, and its infection is a great threat to global public health.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has prevented the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However,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s still difficult to cure. The expression and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liver cells are regulated by a series of host cytokines. Hepatitis B virus can enhance its virus proliferation by regulating these cytokines. Cell miRNA is a highly conserved noncoding RNAs that participate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sease processes. At present, many literatures have reported that miR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rus and host cell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that miR-26b mimics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HBeAg and HBsAg, pregenomic RNA pgRNAs transcription and capsid DNA replication.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DNA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could be enhanced by reducing endogenous miR-26b expression by antisense suppressor. Overexpression and knockout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miR-26b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ctivity of enhancer / promoter of hepatitis B virus. We then identified a series of potential miR-26b host target gene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HBV replication. Among them, there are mainly cysteine and histidine rich domain proteins (1) CHORDCl1.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HORDCl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complementary sequence of miR-26b and CHORDCl messenger RNA. The overexpression and knockout experiments show that CHORDCl can pass through. We also found that, by increasing the activity of promoter / promoter to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pgRNA transcription and DNA replicatio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iR-26b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and hepatocytes. In addition, we have also confirmed that miR-26a, another mature miR-26 family, can also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CHORDCl protein. It can also inhibit the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Our results show that miR-26b can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target genes, including CHORDCl, and reduce the activity of enhancers / promot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hepatoma cells, thus inhibi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the viru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viral replication. The down-regulation of miR-26b expression caused by HBV infection indicates that HBV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its own viru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26b.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miR-26b has a potential anti-cancer effect, The decrease of miR-26b level induced by hepatitis B virus ma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cancer. Our findings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iR-26b in the potential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12.62;R3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傲,羅端德;乙型肝炎病毒的變異與臨床[J];臨床內科雜志;2000年04期
2 黃朝興,陳文偉;乙型肝炎病毒對腎臟直接作用的研究近況[J];國外醫(yī)學.泌尿系統(tǒng)分冊;2000年S1期
3 楊雙旺,楊歲虎,孫佩,但文富,肖蔚,陳美珍;乙型肝炎e抗原作為乙型肝炎病毒圍術期傳播監(jiān)控指標的可行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年04期
4 胡平香,廖奕華,吳斌,晏雪生,鄧云梅;鴨乙型肝炎病毒對鴨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0年06期
5 聞玉梅;;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會議[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2001年05期
6 蔡皓東;揭開乙型肝炎病毒的面紗[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01年02期
7 王麗;河南出入境人員乙型肝炎病毒檢測結果分析[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2年03期
8 王先明,但慶,葉林,楊道玉;乙型肝炎病毒防治的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2年05期
9 王巖,陳克林,蔣哲鋒,王曉靜;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檢測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3期
10 任金才,吳月平,施光峰;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啟動子變異檢測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佳鵬;吳其愷;王平;李煒;李曉良;鄧欣;;164例乙型肝炎病毒耐藥病例耐藥位點的分析[A];第二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劉玉剛;梁曉紅;張秋;韓麗輝;高立芬;孫汶生;;不同免疫狀態(tài)的乙型肝炎病毒荷載小鼠肝病發(fā)生的分子機制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3 李莉;朱明芬;李剛;盧建溪;陳偉;;一種新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組克隆技術的建立[A];第五屆全國肝臟疾病臨床暨中華肝臟病雜志成立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羅依;黃圓;譚亞敏;韓曉雁;朱曉黎;施繼敏;謝萬灼;黃河;;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臨床研究[A];中國科協(xié)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2008血液腫瘤論壇會議會編[C];2008年
5 曾藝軍;孫麗娜;劉學恩;張繼明;孫劍;徐東平;黃利華;陸忠華;張淑芹;龍波;劉云華;陳士俊;朱同海;劉錦堂;汪茂榮;王海艦;張躍新;郝沛;張欣欣;莊輝;;從中國乙型肝炎病毒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絡看當前耐藥現(xiàn)狀[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劉玉寧;程小紅;;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診治進展[A];第10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夏偉良;沈巖;謝海洋;吳李鳴;陳瑜;鄭樹森;;環(huán)孢素A對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體外實驗[A];2005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夏偉良;沈巖;謝海洋;吳李鳴;陳瑜;鄭樹森;;環(huán)孢素A對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體外試驗[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侯偉;劉克洲;沃健兒;李敏偉;;針對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1O-23 DNAzyme的設計及體外特異切割作用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韓梅芳;習東;羅小平;寧琴;;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對纖維介素基因激活作用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衛(wèi)東;乙型肝炎病毒結構圖繪制成功[N];科技日報;2008年
2 石家莊市第五醫(yī)院婦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yī)師 朱寶申;淺談乙型肝炎病毒的父嬰傳播[N];石家莊日報;2009年
3 北京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教授 莊輝;單項抗-HBc陽性說明……[N];健康報;2001年
4 黃顯斌 唐明山;乙肝病毒基因組研究記錄被刷新[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5 記者 徐可 通訊員 黃顯斌、唐明山;乙肝病毒基因組新編碼基因首次成功破譯[N];光明日報;2003年
6 成君;慢性乙肝患者不能只顧降酶[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7 ;我國成功破譯乙肝病毒基因組新編碼基因[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3年
8 中國肝炎基金會;乙肝感染途徑[N];農民日報;2001年
9 蔡fg東;治療前的評估和咨詢非常必要[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黃顯斌 唐明山;乙肝病毒新編碼基因被破譯[N];科技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爽;乙型肝炎病毒對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3A4表達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2 周福平;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對細胞色素P450 2C9表達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3 李金成;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種后無應答者免疫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4 李維娜;乙型肝炎病毒編碼蛋白對宿主炎性基因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于士顏;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抑制Ⅰ型干擾素誘生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趙震環(huán);蝎活性多肽Mucroporin-M1激活MAPK通路抑制HBV復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7 趙文亮;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變檢測與分析平臺研發(fā)[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8 李伯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的克隆化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9 邊濤;我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別地區(qū)分布和變異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10 黃力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啟動子變異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揚;一個新的負性調節(jié)元件對乙型肝炎病毒啟動子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何超;新疆維吾爾族與漢族乙型肝炎病毒耐藥基因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張v,
本文編號:1538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3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