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東方體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和評估
本文關鍵詞:恙蟲病東方體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和評估 出處:《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恙蟲病 東方體 診斷 環(huán)介導恒溫擴增法 染料熒光定量PCR法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摘要】:恙蟲病(scrub typhus)是由恙蟲病東方體(orientia tsutusgamushi)通過恙螨幼蟲叮咬而傳播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據(jù)調(diào)查,在亞太地區(qū),大約10億人群有潛在感染風險,每年約100萬新病例出現(xiàn)。由于自然疫源地不斷擴大,恙蟲病感染已經(jīng)成為亞太地區(qū)一個亟需解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本病臨床上以突發(fā)高熱、淋巴結腫大、蟲咬潰瘍和皮疹為主要特征,輕者呈自限性流感樣綜合征,嚴重者臟器衰竭甚至死亡。若及早診斷并服用抗生素治療,可避免并發(fā)癥。但由于恙蟲病的臨床癥狀和其他熱性傳染病有諸多相似,極易引起誤診。傳統(tǒng)的血清學檢測法間接免疫熒光試驗被稱為“金標”,但需制備菌體抗原,步驟操作繁瑣復雜,并且需要生物安全實驗室和熟練的技術人員,在基層醫(yī)療單位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建立簡便、準確、快速、敏感,適合在偏遠地區(qū)、條件相對簡陋的現(xiàn)場使用的恙蟲病診斷方法,是極其必要的。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大量制備高純度重組抗原成為可能,使得血清學方法檢測病原體感染更為便捷,應用前景更為廣闊;與血清學方法比較,核酸檢測方法可以大大縮短病原體感染的“窗口期”,能更早期確診病原體感染。恙蟲病東方體外膜蛋白56kD是最重要的病原體結構蛋白,已被研究者視為恙蟲病免疫學和核酸檢測的重要靶標。本研究通過PCR選擇性擴增出東方體合肥株和三界株編碼56kD外膜蛋白部分截短基因,克隆至原核載體pET28a構建表達載體,對重組表達產(chǎn)物進行活性鑒定分析;以合肥株和三界56kD截短重組混合抗原作為診斷抗原,制備膠體金免疫層析診斷試劑,通過檢測血樣中恙蟲病東方體的IgM和IgG評估其檢測效能;同時,以56kD外膜蛋白基因為靶基因,研究構建了可視化環(huán)介導恒溫擴增法和染料熒光定量PCR法,實現(xiàn)恙蟲病東方體的早期靈敏檢測。本研究建立的血清學和核酸檢測方法均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其中熒光定量PCR可用于恙蟲病感染的實驗室早期快速診斷,并可以定量評價體內(nèi)東方體的感染滴度,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和可視化環(huán)介導恒溫擴增法適用于農(nóng)村、基層醫(yī)院及現(xiàn)場的快速篩查。上述檢測方法的建立可為恙蟲病早期及時診治提供技術支持。
[Abstract]:In the Asia - Pacific region , some 1 billion people have a potential risk of infection , and about 1 million new cases appear in the Asia - Pacific region . 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 a large number of high - purity recombinant antigens have become possible , so that the serological method can detect pathogen infection more conveniently and has a wider application prospect ; and compared with the serological method , th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method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window period of pathogen infection . In this study , 56 k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 56 kD ) was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 as the target gene , and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roduct was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 .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1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家兵;胡岱霖;何凡;陸美娟;萬俊峰;朱理業(yè);;2008年安徽省阜陽市首起恙蟲病暴發(fā)疫情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9年06期
2 左小華;詹銀珠;郭憲國;;恙蟲病立克次體蛋白抗原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年01期
3 劉昌政;郭瑜琪;李小聰;周曉紅;李華;;恙蟲病東方體Ot56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學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8年08期
4 楊占清,劉運喜,于曉敏,吳欽永,邢瑞云;山東省秋冬型恙蟲病自然疫源地調(diào)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年04期
5 鄧艷琴,嚴延生,何似,翁育偉,陳亮;恙蟲病東方體56 kDa抗原基因片段在不同載體的表達[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年11期
6 郭恒彬,吳光華,徐毛華,劉玉,于明明,沈建忠,鮑明榮;秋冬型恙蟲病自然疫源地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4年01期
7 魯志新,胡玲美,蔡增林,金顯濤,趙占林,,陳庭才,李忠義,陶增光;琿春:新發(fā)現(xiàn)的恙蟲病自然疫源地[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4年01期
8 ;Molecular epidemic survey on co-prevalence of scrub typhus and marine typhus in Yuxi city,Yunnan province of Chin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7年15期
9 操敏,郭恒彬,郁興明,張云,朱進,王長軍,吳光華,唐家琪;恙蟲病東方體Gilliam株56kDa蛋白部分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初步鑒定[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3年03期
10 朱麗娜;張晶波;陳梅玲;溫博海;牛東升;李青鳳;孫長儉;楊曉;;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恙蟲病東方體[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1438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3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