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法棘球蚴繼發(fā)感染小鼠動物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微囊法棘球蚴繼發(fā)感染小鼠動物模型的建立 出處:《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細粒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 原頭蚴 微囊 小鼠 感染動物模型
【摘要】:目的通過體外培養(yǎng)原頭蚴發(fā)育成微囊,經腹腔注射建立穩(wěn)定的細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繼發(fā)感染小鼠動物模型。方法無菌條件下采集羊源細粒棘球絳蟲原頭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絳蟲原頭蚴,經胃蛋白酶消化后檢測蟲體活力并計數,于37℃、5%CO2條件下進行體外培養(yǎng)至發(fā)育成微囊,以每鼠50個微囊的劑量經腹腔注射的途徑分別接種BALB/c小鼠。接種6個月后,通過腹部解剖大體觀察和病理檢測分析各組小鼠的感染情況及包蟲囊的生長情況。結果原頭蚴在體外培養(yǎng)60d時發(fā)育成微囊,顯微鏡下觀察Eg具有明顯的透明角質層結構,而Em微囊角質層較薄。小鼠細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均為100%,Eg包蟲囊為游離單囊,成囊率達70%,囊內無原頭蚴;Em包蟲囊為類似腫瘤的團塊狀組織,病灶內有生發(fā)囊及原頭蚴。結論采用微囊法可建立穩(wěn)定的棘球蚴繼發(fā)感染小鼠動物模型,為疫苗研制、藥物篩選和療效判定提供研究動物模型。
【作者單位】: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臨床醫(yī)學研究院 新疆重大疾病醫(yī)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U1303203,U1303222,31260272) 新疆重大疾病醫(yī)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SKLIB-XJMDR-2015-Y4) 新疆醫(yī)學動物模型研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XJDX1103-2013-09)~~
【分類號】:R-332;R532.3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China(Nos.U1303203,U1303222,31260272);Open Project of 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Major Disease(No.SKLIB-XJMDR-2015-Y4),the Open project of 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Medical Animal M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明,王芳;犬定期驅蟲對棘球蚴病控制的調查研究[J];蘭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徐霞;舌囊性棘球蚴病提示患多部位該病患者的診斷[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3年01期
3 徐霞;南部以色列的穆斯林和猶太人群中囊性棘球蚴病的流行[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3年05期
4 曹得萍,史大中;二十五味銅灰散治療小鼠繼發(fā)性棘球蚴病的實驗研究[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樂美兆,陸海軍,李祥周;肝巨大囊狀棘球蚴病1例[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4年03期
6 徐成峰 ,趙亞;哈薩克斯坦農業(yè)耕作改變引起的棘球蚴病流行病學變化[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4年06期
7 許靜;一種棘球蚴病斑點免疫結合試驗的診斷價值研究[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5年05期
8 牛紅峰;;原發(fā)性脾棘球蚴病1例報道[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5年06期
9 余森海;;棘球蚴病防治研究的國際現狀和對我們的啟示[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8年04期
10 萬功群;王用斌;尹克霞;趙長磊;劉新;;山東省棘球蚴病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偉;;青海高原棘球蚴病流行與研究概況[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陽愛國;;四川省家畜棘球蚴病流行及防制[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增科;棘球蚴病的危害及檢疫[N];青海日報;2001年
2 家啟;反芻動物棘球蚴病的防治[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慧;棘球蚴囊液蛋白質組學及主要分泌蛋白對宿主免疫調節(jié)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鄒曉毅;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殺傷細粒棘球絳蟲棘球蚴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王俊安;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殺傷細粒棘球蚴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秋;多房棘球蚴Em95基因克隆、原核表達及應用[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肖云霞;阿拉山口鼠棘球蚴病本底調查及媒介生物性傳染病風險分析系統的建立[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余大為;甘肅省棘球蚴病流行因素分析[D];蘭州大學;2015年
4 周鳳聲;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棘球蚴病流行病學調查[D];青海大學;2015年
5 趙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間聚集性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
6 周虎;新型多房棘球蚴亞單位疫苗CTB-Emy162的研究[D];青海大學;2016年
7 齊顏鳳;四川省阿壩州棘球蚴病分布特征和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
8 房琦;青藏高原地區(qū)棘球蚴病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
9 蔡輝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兒童棘球蚴病調查[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年
10 曾祥Z,
本文編號:1320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32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