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qū)不同人群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感染狀況調查
本文關鍵詞:北京地區(qū)不同人群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感染狀況調查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區(qū)不同人群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狀況。方法 2012年對北京9區(qū)進行整群隨機抽樣,采集血樣,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血清中抗Cox A16和抗EV71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抗體。結果 2 140名被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 G和Ig M陽性率分別為27.0%和1.6%,抗Cox A16 Ig G和Ig M的陽性率分別為48.5%和4.2%,抗EV71 Ig M與抗Cox A16 Ig M同時陽性陽性率為0.7%,抗EV71 Ig G與抗Cox A16 Ig G同時陽性陽性率為17.2%。各年齡組抗EV71 Ig M、Ig G陽性率、抗Cox A16 Ig M、Ig G陽性率、抗EV71 Ig M和抗Cox A16 Ig M同時陽性的陽性率、抗EV71 Ig G和抗Cox A16 Ig G同時陽性陽性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1~歲組抗EV71 Ig M陽性率最高,5~歲組抗Cox A16 Ig M陽性率最高,10~歲組抗EV71Ig G和20~歲組抗Cox A16 Ig G陽性率最高。女性抗Cox A16 Ig G陽性率高于男性。結論低齡組兒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點人群,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應考慮地域分布因素。
【作者單位】: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分類號】:R512.5
【正文快照】: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主要威脅5歲以下嬰幼兒童,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口腔黏膜潰瘍和皮膚粘膜皰疹,部分患者會發(fā)展為重癥病例甚至死亡。2007年山東臨沂[1]、2008年安徽阜陽[2]等地發(fā)生多名兒童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Tzou-Yien Lin ,何愛華;臺灣腸道病毒71型暴發(fā)流行:發(fā)生與確認[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3年06期
2 陳宗波;人類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2005年06期
3 金榮華;;人類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診治[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8年06期
4 張禮璧,江永珍,莫紅梅,王睦深,李仕寬,楊勝堂;一種與腸道病毒相關的新的疾病——“紙坊”病病因的研究[J];病毒學報;1987年01期
5 王玲,楊麗芬,顏洪海,張鳳民,郭彩玲,谷鴻喜;小鼠艾滋病模型的建立及用鹿腸道病毒治療的實驗研究[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1999年03期
6 尤中良;腸道病毒引起的腸道外疾病[J];解放軍健康;2005年04期
7 王有國;;關于阜陽爆發(fā)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問答[J];求醫(yī)問藥;2008年06期
8 趙紅;歐蔚妮;閆杰;謝雯;;腸道病毒71型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08年03期
9 尹建華;;當心“紅眼”來襲[J];健康;2011年06期
10 葛瓊;龔黎明;嚴菊英;張嚴峻;茅海燕;盧亦愚;;浙江省急性馳緩性麻痹相關腸道病毒鑒定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欣;鄧小玲;管大偉;鄭煥英;郭雪;楊杏芬;柯昌文;;2008年廣東省腸道病毒71型分離株全基因組核苷酸序列分析[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林祥偉;謝若男;曾嫦;;潮汕地區(qū)臨床病例及正常人群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調查[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記者 袁立新 通訊員 段立華;腸道病毒71型研究步步深入[N];健康報;2000年
2 鄭靈巧邋馮立中;腸道病毒EV71感染并非新發(fā)疾病[N];健康報;2008年
3 胡德榮;中美科研合作結碩果:ECHO30腸道病毒基因測序完成[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4 佚名;手足口病和腸道病毒(EV71)[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5 ;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療指南(2008年版)[N];健康報;2008年
6 北京地壇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蔡fg東;與EV71對話[N];健康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為勇;南昌與武漢地區(qū)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2 常軍亮;長春地區(qū)腸道病毒71型小鼠模型的致病性及對候選疫苗的保護性評價[D];吉林大學;2015年
3 周紅桃;廣東省2009-2013年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學與臨床特征[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趙芳芳;河北省手足口病伴脫甲癥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朱艷菊;2009-2010年云南省腸道病毒相關無菌性腦炎的分子流行學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張盛;2007~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腸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
4 陳惠玲;應用RT-LAMP技術檢測腸道病毒Coxsackievirus A6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李志群;腸道病毒71型(EV71)與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A16)單克隆抗體治療的可行性評價[D];廈門大學;2014年
6 李文鳳;基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的人類腸道病毒區(qū)域性流行型別變遷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7 陳霄璐;福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調查及基因進化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76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176766.html